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动性劳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性损伤。持续地超负荷训练往往造成组织结构微细损伤,微细损伤的积累是运动劳损的主要原因,运动性劳损的本质是组织的慢性炎症.在悭性炎症过程中,前列腺素(PGS)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运动性劳损的关键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降低其活性,从而减轻慢性炎症。本文还讨论了过度训练时肌腱、软骨和骨组织发生运动性劳损的特点以及解剖结构的异常与运动性劳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氧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以及按摩与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氧自由基代谢理论,旨在为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运动后的抗氧化损伤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军事训练中运动性损伤是影响军校军事训练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某系学员在12个月中发生的242例运动性训练损伤进行统计分析,从训练损伤发生的多发期、多发项目、多发部位、损伤种类和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放松活动、抗氧化剂以及抗缺血再灌注植化物补充,均可以减轻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运动性内脏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运动性疲劳现象,起到预防和养护机体、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越野滑雪陆地训练中经常会发生下肢运动性损伤.训练实践证明,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马步站桩"法有助于下肢疲劳性骨折、膑骨损伤、韧带拉伤等运动性伤害的预防与治疗."马步站桩"法同时可以提高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就牛磺酸做为细胞保护剂,抗氧化剂的生理功能,阐述了牛磺酸抗运动性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鼠进行不同方式运动后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血尿素血液指标进行研究。本实验旨在找出一种既能够导致大鼠运动性肌肉损伤又简便易行的损伤模型。在下坡跑、负重游泳和钝器打三种方式中以负重游泳120min和下坡跑组的血清指标值较高。负重游泳120min这种实验模型既可以导致运动大鼠运动性肌肉损伤,又简便易行,可以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6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可以引起血浆中IL-6浓度大幅升高,而这些增加的IL-6绝大部分来自运动着的骨骼肌,运动引起的IL-6的增加与运动的强度及运动持续的时间有关。丹麦科学家曾认为血浆中的IL-6增加同运动性肌肉损伤有很大关系,但是这个结论引起学术界广泛争议。近年来,对于IL-6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原有对IL-6在生理和病理方面作用的认识,认为IL-6作为代谢因子在骨骼肌代谢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对IL-6同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认识。本综述将介绍IL-6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之间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报道的资料,着重探索运动性贫血产生的机理。多数学者研究认为:运动性贫血的产生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内环境急剧变化,使红细胞机械损伤、血管内溶血、血浆容积增大、血红素结合素(Hapt)增加、铁素的丢失、蛋白质补充不足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证明,运动性贫血损害运动员的运动耐力是无疑的。因此,了解它对于保护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和提高训练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刮痧防治运动性肩袖损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临床实验法对1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了刮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2例肩袖损伤患者中,有10例2次刮痧后明显减轻,6次刮痧后基本恢复正常;1例刮痧2次后效果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刮拭10次后仍未能彻底治愈;1例未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实验表明,刮痧对运动性急慢性肩袖损伤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1.67%,治愈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任务,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同时要教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保护自己的意识。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表现形式,指出所应采取的对策,在重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学会有效防护自身,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健身锻炼中常见损伤部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练习和锻炼身体的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运动损伤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不同项目的受伤情况差别较大,有些同学仅为保持良好健康状态而参与锻炼,也会有伤害的可能。通过科学运动理念教育和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健康的从事体育活动,真正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转移到使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和健康学生身体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的角度,对学校和学生是什么关系,证明过错的举证责任是谁,如果学校和学生都没有过错怎么办,是否适应公平责任原则进行探讨,认为:《民法通则》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出现了学生和学校关系不明确,举证不合理,公平原则无根据现象。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中的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体育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参与教学法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等,同时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其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后进生"的气质类型、"个性"心理特征和"体育后进生"气质类型与体育教学活动关系的分析研究,提出矫正"体育后进生"的教育要"以人为体、区别对待";要"关心爱护、表扬激励";要"民主教学、团结协作";要"降低难度、培养兴趣"等教学对策,从而来帮助和提高"体育后进生"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军体教学训练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探析损伤特点、原因及预防措施.对解放军体育学院部分学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符合一般运动损伤规律,与动作技术及人体生理解剖特点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具有自身特点。如能掌握军事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就能够减少受伤人数或次数,增进学员的身心健康,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促进军事体育训练组织管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抓住生活实践这一切入点,探讨了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三个对策,即:消除胆怯心理,激发说话兴趣,使学生敢说;营造宽松、自由、尊重、支持的心理环境,让智力障碍生愿意说;加强练习,养成习惯,让孩子会说。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大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运动创伤的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创伤的时间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造成大学生运动创伤的体育项目,多见于对抗性较强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创伤部位以踝、腕指关节、肘、膝处最多.建议大学生多做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这是减少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专项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专项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采用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很难顾及全体学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章通过对我院篮球专项班进行“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调动积极性.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