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系统科学、社会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寻四川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现行的足球训练体制对青少年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对文化素质对足球水平提高影响的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和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普及和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延边男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训练与竞赛管理、教练员队伍状况及影响延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硬件设施、教育体制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构建延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一个新的设想,为延边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讨论珠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培养体制单一、培养效益低等问题.提出培养体制多元化,拓宽训练网络,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创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机制等建议,以促进珠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运动员、教练员、硬件情况、训练与比赛等现状的分析,探讨河北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河北足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美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美国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优势.结果得知: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上整体不如美国,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教育系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而改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足球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运用社会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足球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力求探寻出四川省足球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关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搜索,阐述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日韩三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对学校足球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是日本、韩国足球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对基层足球的投入力度明显不够,致使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水平落后,这直接导致我国足球基础薄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与足球管理部门联手合作,重视对足球人才的文化教育,确立“体教结合”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促使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能够回归学校,中国足球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四川省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探讨了我省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在培养、输送、梯队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开展现状以及开展中存在的对青少年足球的认识、环境、体制机制、场地和经费、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基础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青少年足球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优化改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人、场地建设力度;校园足球活动方面对策;加强青少年足球的规范化训练与管理;健全竞赛体系;夯实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基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设后备人才基地的紧迫性,并进一步对构建后备人才基地体系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当前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并探索了四川省教练员、运动员对教-体-商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的认知和态度,为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模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四川省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制约我国女足运动发展的诸多因素,认为我国社会发展环境与女足生存环境之间存在强烈反差,女足运动发展投入欠缺,职业认同度较低,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变化影响了女足的参与度,现行体育体制、教育体制不利于女足的普及,运动员培养理念和方式较为落后,运动员再就业能力不足。指出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改善女足生存环境;加强社会宣传,培育女足市场;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发展女足"特区"带动落后地区女足发展;让女足青少年人才培养回归教育本位;建立健全女足运动员退役再就业保障制度;学习国外先进的足球理念;加大青少年女足教练员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女足竞赛制度和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手段对日本足球的传入、转型、联盟成立等职业化进程及其职业化的催生动力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传入日本军中的足球在文部省体育传习的大力支持下,先于师范学校体系推广,逐渐普及为各级学校的体育竞赛项目,奠定足球职业化的运动参与人口基础;二战后经济高速成长与劳工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公司型态的足球俱乐部的成立,学校与社会的足球组织渐成体系,全国性的业余足球联盟应运而生;由于业余运动模式无法符合日本对于足球国际整体战力的期待,日本职业足球联盟除拥有一线与二线队伍外,另下设19岁、16岁与13岁以下的青训队,提供源源不断的足球人才和参与人口,建构由下而上运动体系,展现职业化实力。其中文化培植下的足球人口形成;合理的梯队组织以及同步世界职业化标准的虚心态度和快速改革是日本职业化快速成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教两系统学校对各自优势与劣势的认知基本符合当前的现状及趋势;体育系统学校生源短缺、质量下降、出路不畅、读训矛盾等问题仍然严峻;教育系统学校的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呈下降之势;体教两系统学校对"体教结合"优势的认知高度一致,体育系统学校的认知与诉求更为强烈;体教两系统的学校对"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秩序的诉求高度一致,体育系统学校的诉求愿望更为强烈。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分析,研究了足球运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并揭示和总结出如下研究结果:年龄优势对足球青少年人才选拔有很大的影响,在青少队足球队中,同一年龄段中,年龄稍大的球员往往获得更多的表现和培养机会;竞技体育领域的商业化导致足球俱乐部身价高低不同,足球俱乐部的身价同它们在比赛中的成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球队在主场比赛中往往具有主场优势,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在点球大战时,主场优势往往变成主场劣势。针对伴随着研究结果浮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改变青少年球员的选拔规则以及平均分配收入等方法,修正和解决足球运动项目乃至其他体育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体育项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热的兴起及其意义、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审思及校园足球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有利于根植校园足球文化、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校园足球的发展尚存育人与竞技博弈、应然与实然背离的价值取向分野,并存在观念瓶颈、资源瓶颈、体制瓶颈等现实困境。提出:遵循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要求和规律,回归校园足球发展的本义;实现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合力共举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倡导“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媒体”联姻,营造校园足球发展的大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的角度分析日本足球迅速崛起的原因,认为与学校系统的紧密合作,大力推进教练员培训,三位一体的普及强化体系以及青少年足球与J联赛接轨方面采取的诸多措施是日本足球称霸亚洲的重要原因。提出中国足球的发展必须扎实做好青少年足球的推广,并就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积极推进教练员和裁判员专业培训、改革业余体校,建立训练中心制度和青少年足球培养理念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国家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思考二者协同发展的问题。指出,学校和家庭不重视、人才短缺、运营管理落后导致我国校园足球赛事开展困难,地皮资金紧张、建设不科学、运营效果差致使校园足球场地建设不足,师资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缺乏分类、不接地气,因而培训效果不佳。足球产业与校园足球协同发展是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趋势。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足球赛事的组织运营,实现企业与赛事的良性循环;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足球场地的建设运营,实现场地资源量的增长和优化配置;要依托社会机构开展足球师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师资共享。  相似文献   

20.
发展校园足球,有利于培育新一代足球人才,提升我国群众在足球运动上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本力量"。研究根据中国足球与文化自信的内在文化联系深入展开,分析得出发展校园足球对当代校园足球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具有:培养后备人才,提升未来我国足球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展示当代中国软实力。利于构筑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独特特色的足球文化、体育文化。普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让群众产生文化归属感等多重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