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企业的核心人员往往掌握着企业内部大部分的隐性知识,而这些人员的流动往往会致使企业原有的业务难以进行并且可能在原有行业中丧失竞争力。本文先从隐性知识的分类出发,然后通过分析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提出基于核心人员流动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并分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此类隐性知识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日趋为人们所重视.档案馆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地方,对档案馆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开发与利用,是遵循档案工作规律、发挥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手段.本文主要从档案馆隐性知识的分类、档案馆隐性知识的转化模式、开发利用档案馆隐性知识的途径方法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档案馆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有较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是全部知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隐性知识形成于档案馆实践活动中,并对档案馆建设和发展以及为读者提供服务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档案馆隐性知识的概念、存在形式及特点的基础上,就档案馆隐性知识交流与传递的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档案馆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SECI框架下不同组织和层级间的知识转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铁辉  彭捷 《情报学报》2006,25(6):695-699
野中郁次郎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建立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它讨论了一个组织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本文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两种新的知识分类方法引入SECI模型,在SECI框架下探讨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及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间的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技术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玲 《图书馆学刊》2010,32(2):28-29,36
阐述了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规律,介绍了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并着重论述激励机制对促进馆员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微 《兰台内外》2023,(5):76-78
从知识转化视角出发,结合SECI模型构建高校档案馆开发利用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高校档案馆要从多元化开发利用、营造知识氛围,完善交互场景、挖掘隐性信息资源,搭建档案资源库、完善平台功能,完善组织培训、延长档案服务链条4个方面策略,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从而不断提升馆员服务能力,完善高校档案开发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隐性知识概念与特征的研究,结合知识管理新视角,探讨图情领域馆员隐性知识的孕育、分享过程及挖掘价值,借鉴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揭示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间的流动转化规律及所处的知识产品阶段,并提出可行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定义、构成以及特点,重点提出了一馆内的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通过加强馆员的组织认同感,营造和谐图书馆环境;岗位轮换加强隐性知识的流动、将隐性知识的考核引入到职称评定中,以及利用各种工具构建内部交流网以加强隐性知识的流通。此外,还简要介绍了馆间的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博客和建立隐性知识案例库,  相似文献   

9.
从《中学语文教案信息的组织与服务》的课题研究中体会到:信息时代图书馆应使内部优势外在化、外部资源内在化,促进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知识服务中实现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部分。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创造价值,馆员的工作和创新更有赖于他们所固有的隐性知识。本文探讨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知识型团队组织;建立图书馆内部知识仓库;运用支撑隐性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创建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激励机制;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努力营造有利于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论文针对微博的广泛分布草根性特点和蒲公英式信息传播机制,借助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模型,分析微博对显性知识广度传播的基本功能和对隐性知识广泛挖掘和无形增值的延伸功能,得出微博在信息交流和知识流动过程中产生知识增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与知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前提,探讨了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并在把知识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的前提下,探讨了将知识评价纳入其整个过程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知识评价的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的局限与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的假设出发,揭示其要么集中在显性知识的组合上,要么集中在隐性知识的外在化过程上,而对于知识共享的典型形式——隐性知识社会化却缺乏关注,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作了某种程度的补充和修正,提出隐性知识地图的概念,对它在克服上述局限方面作了分析,并对其构建步骤和应注意的关键点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知识场与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场和知识场的概念内涵,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提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可视化的隐性知识转换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概念图、语义图、思维图、视觉隐喻等知识可视化技术能够有效地表示隐性知识,进而根据隐性知识转换的需要,构建基于知识可视化的隐性知识转换模型。并以想法鱼池为例,探讨应用该模型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姚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42-47,131
为解决隐性知识交流存在的认知及表述、耗时等问题,针对隐性知识交流的社会化属性,引入社会化推荐来探讨其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社会化推荐在隐性知识交流中的工作机理,继而设计不同社区利用社会化推荐进行隐性知识交流的算法。同时,构建面向社会化推荐的隐性知识交流模型。  相似文献   

17.
馆员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的宝贵资源。馆员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内的共享会极大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阐述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含义及具体表现,分析了目前馆员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图书馆实施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挖掘利用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阐述了隐性知识的含义以及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项目团队隐性知识按其隐性程度可划分为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其中结果性知识包括最终产品知识和社会网络关系知识,过程性知识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团队管理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团队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化可通过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整体框架来分析,以系统论理论阐释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整体框架便是系统的绩效,它更多决定于所包含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它们的独立性行动。  相似文献   

20.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纲  王忠义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03-12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占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隐性知识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该方法以主题图作为知识组织和导航工具,综合隐性知识管理的编码化和人格化两种模式的优势,实现对不同类别的隐性知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