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心理适应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36位15~17岁具有较强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人。对照组的训练按普遍使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组则使用笔者研制的在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下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结论: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心理适应是提高15~17岁有较高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将确保改善足球运动员对外部不良因素刺激的应激反应稳定性,集中注意力完成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并在与对手对抗时,保持与同伴的运动协同性,等等。评估足球运动员心理适应水平的标准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模拟的一致程度,完成训练任务的效果,评价自身临赛状态的准确性,在低紧张程度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标。制定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旨在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丰富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研究发现: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可解释足球技术、战术的定型,不能全面阐释主动性思维的发展与足球技能形成规律。建构主义倡导比赛情境图式的不断建构和主动思维的培养,可以培养青少年球员的足球智商,提升其创造力和竞技表现。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操作模式:比赛发现、协调性训练、情境训练、技术训练和比赛。对其模式进行如下解读:逻辑性强,契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设计思路;比赛对抗因子丰富,符合足球运动本质。讨论了情境训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借鉴: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主动思维与创造力是我国足球教练员青训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是“顶层设计”,把握其实质,才能创新性地进行足球训练。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足球攻防战术思想和训练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历届世界杯足球赛进行统计研究,显示主动性的稳固防守与快速多变的攻防战术是现代足球的攻防战术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势。根据现代足球攻防战术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我国足球运动员实际,本文从心理训练、智力训练、训练与比赛关系、竞技训练中的精神状态训练、身体状态训练、技战术状态训练多方面进行论述,为缩短我国足球队与世界优秀球队的差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TRMP评估足球训练的负荷,简化足球训练中的负荷评价及控制过程。方法:采用芬兰产RS300X POLAR表对鲁能足球学校的U17梯队不同位置队员进行了TRIMP(Stagno算法)的采集,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通过现场采访和标准心里量表调查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所得分训练手段和分时间段指标,与队员训练和比赛的实际吻合;球员在比赛中体能状况以及训练和比赛负荷的差距也可以通过对TRIMP的分析得到概括;可以利用TRIMP评价负荷及判断过度训练和疲劳等。结论:TRIMP的采集快速而简单,可以计算累积负荷量,并且指标可以有效指导训练计划的安排和调整,包括对长期训练计划的制定和临场技战术的调整。为教练的训练监控和计划安排提供理论支持,并期望该探索能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足球队队员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的角度评述了高校足球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变化,阐明了在高校足球比赛中队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常常会影响到个人和全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甚至将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因此培养高校足球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逐步被每个从事高校足球队训练的教师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足球运动员移动能力训练进行研究.指出,移动能力是足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球员的比赛表现密切相关.在对移动方式特征和分类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针对长期被忽视的发展感知能力和移动效果反馈两方面,提出足球移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和重点,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要点.认为,发展移动能力要符合力学原理、结合专项技术训练,最终实现训练能力向比赛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结合教学训练的实际,对足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理解,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方法,即重视足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运动员观察力的培养;在技术训练中提高比赛意识;通过战术训练强化比赛意识;通过对典型战例进行分析提高比赛意识;欣赏、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提高足球意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足球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指出了裁判员必须要有稳定、贯注的注意品质,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的注意水平,提高控制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视录像对2002年世界杯、2004年亚洲杯、2004年美洲杯、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全部"点球决胜负"的比赛进行观察统计,并对罚球队员和守门员分别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我国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尤其是"点球决胜负"的比赛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阅读比赛能力,对"小场地比赛"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小场地比赛"可以提高青少年球员阅读比赛能力,建议加强"小场地比赛"的训练。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阅读比赛能力;小场地比赛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临场统计和观察法对广州足球队2000赛季所有主场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足球队主场比赛时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快速打法;主场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防守能力不强、后卫线上缺乏一名核心队员。后卫普遍存在速度较慢、脚下技术较粗等;广州足球队在主场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是广州足球队2000赛季主场比赛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旨在为球队改进训练、提高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代足球防守战术原理进行研究,在足球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实践基础上,对现代足球的防守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进行运用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能遵守并加以灵活运用足球防守战术的原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现场观察法和实验法,对2008年在昆明高原备战世界杯亚洲区比赛的中国国家队的赛前备战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旨在探索在高原环境下,足球运动员身体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赛前训练期间竞技状态变化分为四个阶段:高原适应阶段、基本训练阶段、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高原适应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较大,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刺激反应较强;在基本训练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都达到较高水平,运动员机体出现了训练适应现象,疲劳感逐步下降,恢复过程加快;在竞技状态形成阶段与赛前准备阶段,保持训练强度的同时减少了负荷量,大多数队员处于超量恢复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北京市两所足球俱乐部少地运动员训练兴趣产生的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性质的足球俱乐部和不同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进行比较研究。调查对象是国家奥林匹克中心足球俱乐部和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1983~1984年龄组、1985~1986年龄组、1987~1988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学员,共102人。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围绕着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兴趣产生的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问题。对结果的总体趋向、年龄差异和俱乐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观看比赛、球星影响和亲身参与足球训练与比赛是少年儿童足球兴趣产生的主要途径;踢球意愿、自我发展、足球运动特点吸引和精神调节是他们足球训练兴趣产生的主要原因;比赛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他们训练兴趣的主要因素。不同性质的俱乐部和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在足球训练兴趣的产生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赛前训练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极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对赛前训练适宜安排的探索需经反复尝试和调整,并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以及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介于2到9周之间,大部分为3周,可通过“赛后赛”反推赛前训练的适宜时间.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是减量提质,运动员的各种生理迹象是赛前调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现代竞技游泳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控制和追求.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甚为重要.赛前训练阶段常用的方法手段有模拟比赛训练、测验比赛及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6.
足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足球意识的重要性已开始被足球训练界重视,该文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足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比赛战术知识学习,观察能力训练,对抗训练、技术训练等因素是发展足球意识的主要手段。尤其应组织专门发展观察能力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了解沙滩足球的比赛特点和进球方式,对我国沙滩足球的训练和比赛进行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届沙滩足球世界杯全部20场比赛的164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揭示沙滩足球比赛的特点及得分途径,结果表明:沙滩足球在场地、球及规则上与传统足球明显不同;沙滩足球比赛进球数量多、进球率高、进球方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沙滩足球以定位球为主要进球途径,边路传中、守门员抛球助攻、挑射、踢反弹球也是进球的重要方式;个人能力及抢点是比赛中进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准确的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和水平是教练员实施训练的前提。通过对训练和比赛期间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尿素氮的测试,掌握聋人足球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变化。以评定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的身体机能状况,为集训期间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足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多年来,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导致科学的系统训练和比赛难以正常进行。严重地阻碍了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世界各足球强国都把防治运动损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笔者对全国217名足球运动员的459例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力求探索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措施,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科学化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作为适应高原比赛和提高平原比赛体能的一种训练方法已逐步地融人足球的科学化训练实践之中,但尚未成熟理论和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高原训练基本原理的研究,并结合多年足球训练的实践经验,探讨高原训练对足球运动员的影响及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科学化安排,以期为我国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