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记录速度攀岩运动员上肢肌最大肌力的40%、60%和80%三种负荷强度下分别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时腕屈肌和腕伸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并用MegaWin软件对之进行时、频阈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1)sEMG信号分析中时阈指标AEMG和频阈指标MF、MPF都能较好监控速度攀岩运动员进行上肢肌力量训练时腕屈肌及腕伸肌的疲劳状况。(2)MF、MPF、AEMG出现显著下降时间的提前与负荷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为速度攀岩运动员训练上肢肌力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练员或运动员应根据上肢肌力量训练的持续时间来选择相应的运动负荷。(3)攀岩运动中腕屈肌与腕伸肌往往同步用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要重视腕屈肌、腕伸肌的力量训练,而不能有所偏向。  相似文献   

2.
实力接近的攀岩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从攀岩运动的特点出发,结合运动心理学理论和训练实践,对攀岩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训练实践的角度出发,针对攀岩运动项目的特点,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攀岩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缓解和消除攀岩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对策,为提高攀岩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部队科学开展攀岩训练,对受训官兵强化身心素质和提高攀登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军部队攀岩运动开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提高我军攀岩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部队科学开展攀岩训练,对受训官兵强化身心素质和提高攀登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军部队攀岩运动开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提高我军攀岩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举重力量训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献资料法及调查分析法对举重力量训练中的若干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章阐明了举重力量训练的特点、原则及方法,指出在力量训练中要建立静力性练习、克制性练习与退让性练习的合理比例关系,特别要加强肌肉快速收缩对抗最大负荷的爆发力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负荷进行综合的运动生物力学与运动生物化学的监测与评定。  相似文献   

7.
高校开设攀岩运动的推力与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专家访谈法,了解到攀岩运动在部分高校开展良好,参与攀岩运动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针对攀岩在高校的开设现状,分析了其开展过程中的推力与阻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有助于实现教育部《纲要》的课程目标,并为高校攀岩运动更好开展作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攀岩运动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攀岩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攀登者的安全,甚至严重影响到当地攀岩运动的开展。此外,安全防护技术还会影响到攀岩运动水平的发挥以及比赛的成绩。就我国攀岩运动防护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我国攀岩运动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运动适应特异性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可诱导肌体生理性适应性变化。在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运动适应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耐力训练以及力量和耐力相结合训练可诱导肌体产生不同生理性的适应过程;不同运动计划方案可诱导肌体产生生理特异性适应;不同训练方式可引起不同疲劳,取决于训练本身特性。选择特定训练方式与特定运动项目所需要生理性的要求相适应,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核心力量地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更加稳定且固定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与发展,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助于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将通过国内外运动训练学专家对核心力量的理论研究以及竞走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如何与竞走项目专项训练特征与竞走运动成绩提高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析整理,讨论核心力量的运动解剖学意义以及在竞走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体育锻炼呈现出业余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虽然多数职工主观上对体育锻炼持积极的态度,但由于企业、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职工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湘鄂渝黔边区居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大多选择简便易行、对场地要求不高、消费性支出不显著的运动项目进行自发的体育锻炼,而大多数居民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余暇时间和劳动后身心疲惫。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优先为行政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方面的扶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社区体育的物质条件、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方式及组织制度、社区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对山东省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高校高职称教师的健康状况、体育人口现状及其特征和体育健身意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体育人口为20.9%,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健身功能等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还没有达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研究法对1 453名中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的干预教育.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在体育教育中融入运动处方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及其对改善中学生身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维度.结果表明,在课内外体育锻炼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具有较好地锻炼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  相似文献   

17.
以商丘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差、体育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竞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7所普通高校的4 026名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参加锻炼的时间与次数;锻炼的形式;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消费;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在汇总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对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体育行为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龙  张君  钱娅艳  刘明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35-1336,1339
对内蒙古12个主要城市的1 2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内蒙古城市部分居民已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显性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消费行为较差等等问题.通过加强城市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环境建设,可培养城市居民的隐性体育行为,使其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农村居民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但体育知识的总体认知程度较弱;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促进健康、防病治病为主;农村居民喜爱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持续时间短,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最后从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资源利用和经费筹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