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军事体能训练的运动生化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体能训练最突出的特点是全面性,要求士兵尽可能地增强肌体各个系统功能。但肌体对运动适应存在一些局限性:力量与耐力训练适应相互不兼容性,爆发力和耐力训练适应相互不兼容性。其内在分子变化的机制不断被发现和证实。选择和设计军事体能训练方案和手段,以发挥肌体的最佳机能状态值得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肌肉力量训练神经适应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力增加,神经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是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从运动单位募集、放电、协调与同步,力量训练中枢适应等方面对肌肉力量训练的神经适应特征与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阐明其研究的现状。运动单位募集遵循尺寸原则,不同收缩方式募集控制策略不同;运动单位放电率的变化对肌肉力量产生影响,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运动单位同步与肌力的关系尚不明确,力量训练可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变化,由于技术与方法的限制,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运动方式与运动性磷酸化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训练可诱导骨骼肌的线粒体的生物合成,而力量训练可显著诱导运动肌发生肥大。两者之间是否在运动中存在相同信号通路,或运动后存在不同信号通路,目前尚不能完全清楚。运动性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寻找与运动方式相关的磷酸化蛋白,探询其中的变化机制,可能有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运动诱导骨骼肌反应可能存在复杂信号网络,存在信号间交互方式、以及前反馈和后反馈调节。运动性磷酸化蛋白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其中的变化机制,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训练方案的制定和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的小分子RNA。miRNAs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骨骼肌增殖、分化和再生。运动诱导骨骼肌生理性适应机制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取决于训练量、强度、训练的频率和蛋白的半衰期。并且这些适应性的特征表现和运动方式有关。但这些生理性适应性变化和确切机制并不清楚,存在非常复杂的基因调控网路。骨骼肌特异性miRNAs的发现,为运动诱导骨骼肌生理性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认识运动性骨骼肌适应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负荷递增耐力训练方式对大鼠快、慢肌ATGL,HSL,CGI-58,Perilip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跑台耐力训练构建低负荷递增耐力训练、中负荷递增耐力训练和高负荷3种运动训练方式。4周耐力训练结束后次日,宰杀大鼠。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腓肠肌、比目鱼肌ATGL,HSL,CGI-58,Perilipin基因表达。结果发现不同强度递增耐力训练方式引起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ATGLmR-NA表达出现差异。中等负荷递增耐力训练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中ATGLmRNA表达同时达到峰值(P<0.05)。在相同训练方式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ATGLmRNA表达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HSLmRNA表达大负荷的递增耐力训练达到峰值,差异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不存在差异(P>0.05)。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相同训练方式下,在最大负荷训练时腓肠肌CGI-58mRNA表达显著高于比目鱼肌(P<0.05)。而在不同强度递增耐力训练和不同肌肉之间,都不存在per-ilipinmRNA表达的差异(P>0.05)。结论:ATGLmRNA的表达对耐力训练的与负荷强度有关,而CGI-58mRNA表达的快、慢肌差异只会在高负荷耐力训练时出现;而HSLmRNA与PerilipinmRNA表达不受耐力训练影响,且不存在快、慢肌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耐力训练工作肌IMTG供能和运动性骨骼肌适应的深入理解,更好地为科学进行耐力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6.
1 赛艇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中周期性原则的贯彻赛艇运动是周期性力量耐力项目 ,全年训练周期的划分应根据一次重大比赛的任务安排一个大周期。赛艇训练中需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在训练中 ,训练应根据任务 ,对象 (男、女 )水平 ,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安排运动负荷从对象水平考虑。根据不同训练时期的任务 ,运动员的承受负荷的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训练各时期的任务和运动员的水平安排运动负荷 ,确保其完成训练任务。每一个训练周期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 ,根据下一个周期训练的主要任务 ,制定出训练的方法、手段和措施 ,使每一个…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是展现高科技的窗口。这反映了当前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的投入和配合,多学科、高科技、新技术已多方面地应用到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对提高训练运动员技术水平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运动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各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以及达到创造专项运动最高成绩的目的,都是依赖于科学训练方法的正确运用。现就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案设计分析如下:身体素质训练和水上专项训练的方案与安排表如下:表1 力量训练重复次数与最大负荷的百分比类型1234训练项目一般力量力量耐力爆发力绝对力…  相似文献   

8.
常用动物运动模型的方式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10年动物运动模型的不同运动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各种运动方式的优点与不足:传统的运动方式如游泳、跑台、电刺激肌肉收缩等,操作比较方便,而训练的相似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较差;一些新的运动方式在模型复制方面已经体现出一定优势,如转笼运动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耐力训练,举重、负重爬可较准确地模拟人类力量训练,不足之处主要是动物的驯养较繁杂.建议广大科研工作者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筛选和复制.  相似文献   

9.
耐力训练对高脂膳食雌性大鼠瘦素和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与女性性发育异常具有内在联系。通过对幼年雌性大鼠进行饮食控制和耐力训练,探讨大鼠在青春发育前因营养过剩引发的肥胖对其性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同时探讨耐力运动对降体脂和改善性发育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脂膳食可诱导雌性大鼠发生肥胖,引起血瘦素水平升高,性激素升高。同时,耐力训练可明显降低体脂和血瘦素水平,同时改善性发育。其机制可能是运动增加机体能量消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削弱了瘦素对卵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以及竞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规则的演变,通过对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不同周期总则部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教练员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得分相同的情况下首先考虑最高完成分是教练员训练的首位;适应场地与成套时间的改变应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以及小关节力量;在成套编排中难度动作的改变,要提高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率;教练员还必须进行运动员心理素质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已经经过长期训练的耐力运动员来说,次最大强度训练对他们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好像只有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才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本文对高水平耐力项目自行车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中所涉及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以期对今后优秀耐力项目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高原训练所引起机体生理适应的主要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系统高原训练后,机体可发生一系列有利或不利的抗缺氧生理适应。目的在于论述高原训练能否有效提高平原运动能力,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及时而准确的监控是训练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负荷适当与否,是对某一特定运动员的机能而言的,特定的身体机能只能与特定的运动负荷相适应;科学地把握训练中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举重运动的生理、生化特点,选取几个相宜的生化指标,用于监控举重训练负荷,检测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以实现举重训练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参阅大量的儿童心理、生理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对 7~ 9岁儿童开始武术启蒙训练的心理、生理学依据以及是否符合武术运动训练专项特点、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 7~ 9岁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武术启蒙训练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发展规律的 ,可以在专项训练以及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发展等多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提示教练员 :选择该年龄阶段作为武术启蒙训练年龄 ,具有经济、节省、事半功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长跑运动员全年力量训练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25名男子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分期进行研究。探索科学系统的阶段性力量训练方法,为力量训练理论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力量阶段性分期训练能够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与非分期力量训练相比,专项成绩提高幅度更为明显;(2)适度的最大力量训练可以防止由于过多的耐力训练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并且可以提高长跑运动员的最大跑速和冲刺能力;(3)中长跑运动员在竞赛前期应重点发展力量耐力,并在随后的竞赛期继续保持一定负荷的力量耐力训练。在重要比赛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减量安排,减少负荷量度,培养运动员的最佳准备状态,并在比赛中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6.
对25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血清酶和尿素氮.结果表明:1)力量训练和无氧训练引起CK活性变化明显大于长时间的有氧训练.2)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后LDH呈现显著增高,而且运动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3)三种训练应激后,血清GO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较为明显,GOT升高可作为判断心肌疲劳程度的参考指标.4)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后BU明显升高,并有非常显著差异,运动后24 hBU均能恢复正常.表明BU可作为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机体随负荷和恢复状况一项简易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耐力运动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在形态学上的差异,本在大鼠游泳训练心肌肥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肥大模型上,测量了各组心肌细胞参数及心肌线粒体比表面与内膜比膜面。结果表明:病理性心脏为向心性肥大,属于生理代偿反应,出现心肌舒张不全、收缩力下降的现象;长期负重训练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肌纤维增粗,增强心肌收缩力,另一方面,心肌线粒体体密度、比表面不能随运动出现增加,且内膜的比膜面降低。可能是长期负重训练引起心肌舒张功能降低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运动员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前后外周血浆中内皮素 (ET)的含量 ,以探讨运动员运动时血浆 E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 ET的影响不同 ,运动强度越大 ,血浆 ET浓度增加越多 ,同时伴收缩压及血乳酸升高 ,并呈正相关 ,跑台力竭运动后血浆 ET浓度增加明显 ,而跑台恒负荷运动和自行车力竭运动不引起显著的血浆 ET的应答变化。提示运动是导致血浆 ET浓度升高的因素之一 ,升高程度具有运动强度的依赖性 ;同时 ,对于全民健身运动中锻炼者掌握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不致引起血压升高等身体不良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皮划艇运动员小周期训练期间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指标的测定和分析,了解该指标在训练周期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22名运动员的测试分析表明:皮划艇运动员的CK的基础值、运动值和恢复值均高于常人,基础值高于正常范围与运动员长期训练得不到完全恢复有关。周期训练中运动负荷达最大时,CK值达峰值,说明CK与运动负荷密切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训练总量和强度增大,CK值呈随动性变化。可见,CK指标能监测运动训练,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