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按方位角行进是指在某一控制点,从其待寻找的目标点与地磁北线之间的夹角为依据,按一定的要领和办法行进,迅速、准确地抵达目标点的技术.此技术逐渐被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认可,成为定向运动诸多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提高运动成绩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2.
利用先进的仪器对中学生棒球练习者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为相关研究和运动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验采用三因素被试内设计,应用iViewX头盔式眼动仪对中学生棒球练习者与普通中学生注视棒球投球视频的眼动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2组被试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出手追球差及主要注视位置等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投球方式对各指标的影响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水平是影响被试对各个位置注视时间和次数的主要因素,专业组的注视过程较为全面、细致,且注视轨迹比较紧凑;专业组在球出手后开始视觉追踪球的启动时间明显快于非专业组被试;2组被试注视位置的最大差异是对"球出手附近"的注视,专业组对球出手的动作有一个预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动作发展理论为支撑,采用实验法,以某市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24名学龄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被试,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试进行12周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研究,对照组被试接受常规教学活动,探讨大肌肉运动干预的有效性及其对自闭症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大肌肉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在实验前未见显著差异,运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均提高,实验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与基本运动技能的变化未见显著相关。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组自闭症儿童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但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对基本运动技能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专家—新手的研究范式中加入中间级,以90名不同运动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作为被试,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软件为测试工具,分析优秀排球运动员在拦网过程中的决策特征。结论:在拦网过程中,不同水平被试的决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具有专家优势,专家组优于中间组,中间组优于初级组;由此说明运动水平因素是影响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专家组在拦网过程中的决策信息加工水平具有专家特有的决策策略,表现出决策速度快、准确性高,这与多年的训练、专项知识经验、关注主要信息线索、提取信息速度快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为普通大学一年级男生33名.采用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都分别先后经过三种处理:愉快情绪诱导,悲伤情绪诱导和无情绪诱导.三种实验处理随机安排以克服与抵消潜在干扰效应.每名被试所经过的三种处理均间隔一周进行.要求被试进行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定,然后完成情绪主观评定量表,再进行30秒钟仰卧起坐测试.研究发现,愉快情绪组被试完成的仰卧起坐次数较悲伤组多,自我效能强度与仰卧起坐成绩相关.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可推广到体育教学和运动技能领域,表现为情绪对仰卧起坐等体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亮氨酸对无训练史被试进行抗阻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方法:16名青年男性大学生据体重随机分为补充亮氨酸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亮氨酸和安慰剂组被试从测试日深蹲抗阻运动前3周直至运动后4 d分别以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摄入150 mL亮氨酸或糊精溶液。测试日各组被试以50% 1RM负荷完成5组深蹲运动,每组20次,组间间歇2 min。深蹲运动前于肘正中静脉采集血样,测量大腿围、纵跳高度、膝关节活动幅度与肌肉酸痛程度,并于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和96 h重复测试。ELISA法检测血清CK-MM、Mb与血浆IL-6,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结果:与安慰剂组被试相比,补充亮氨酸显著降低了亮氨酸组被试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水平、大腿中段周长及血清CK-MM、Mb、CRP与血浆IL-6含量,而深蹲1-RM值、纵跳高度及膝关节ROM组间差异则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亮氨酸能够削弱抗阻运动所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与疼痛,该效应可能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且推测亮氨酸对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在其中亦有贡献;2)该剂量亮氨酸不能明显促进工作肌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表象运动推断加工子系统年老化过程中的神经认知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水平视觉加工理论为基础,采用斯腾伯格加因素法作为评定加工效能的研究范式,检测了10名老年被试及其控制组的表象运动推断加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较易水平上的任务相比,老年组在较难水平上表象运动推断加工的速度和正确性方面均未同青年组构成显著差异;与青年组被试相比,老年组在加工耗时量方面受加工量增大的影响较小,且在反应正确性方面与青年组相比也未发现显著性的改变。负责表象运动推断加工的子系统没有因年老化过程而出现功能上的明显改变,从而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神经认知特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罚篮视频预测过程中,预测能力与运动皮层兴奋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分为2个实验,预测能力实验采集篮球运动员(实验组)和普通大学生(对照组)对罚篮视频的出手、最高点以及入筐前阶段预测回答率和预测准确率数据;经颅磁刺激实验采集2组被试在不同阶段预测过程中的运动皮层兴奋性数据,刺激强度为0.2mV和1mV。结果发现,运动员在出手和最高点阶段预测回答率和预测准确率较对照组高,入筐阶段2组被试没有显著性差异;0.2mV刺激条件下2组被试运动诱发电位振幅都增高,而1mV条件下只有对照组振幅增高。结果说明预测过程可以使运动皮层兴奋性增加,而运动技能水平增高导致预测过程中运动皮层兴奋性增加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与运动专长相关的特征方面,如与决策相关的注意、视觉搜索行为,再认或回忆等,近些年也开始探讨运动专长的神经机制及影响运动专长发展的因素,如训练时间、内容、出生和成长环境。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多采用口语报告、按键反应、时间和空间阻断技术等研究方法,它们都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如采用按键反应会忽略被试真实动作下的机制,而时间和空间阻断技术则会遗漏一些关键的信息和身体的真实反应,这些都使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偏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运动场景进行模拟,可以解决运动专长研究中的方法学效度不高的问题。另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缺陷进行了述评,未来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运动专长的神经机制,以及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对运动专长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跳跃运动力量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跃运动中要重视专项的力量训练,在训练中制定有效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就跳跃运动中力量的发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科学地运用超等长力量和深跳训练,防止训练中过多的IIb肌纤维转变为IIa肌纤雏,并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原则,培养出更优秀的跳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比较、思辨等方法对动作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意义、儿童早期动作教育的概念与内容、当前我国幼儿园动作教育现状与困境进行了阐述;指出:儿童动作学习核心经验的研究是中国早期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并对进行幼儿动作教育与综合训练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为落实教育部于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的动作教育与综合身体训练的常规化、正规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平衡木木上起跳是高难度分值空翻动作的关键技术,本文旨在揭示平衡木屈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F180”)起跳阶段运动技术及下肢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3台高速摄像机(300Hz)对世界冠军眭禄 F180起跳动作进行拍摄及三维运动学分析,基于 LifeMod 建立19个环节个性化人体模型和平衡木模型,仿真 F180的起跳动作。通过比较实际运动和仿真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人体下肢发力特点及承受的内外负荷。结果:F180起跳阶段,运动员下肢髋、膝和踝关节反作用力依次增大,踝关节负载最大;下肢木上反作用力、关节反作用力和关节力矩均是右侧大于左侧;矢状面和额状面内关节力矩均为髋大于膝,踝最小;平衡木水平反作用力左右方向相反、大小接近。结论:平衡木 F180,运动员为了保证起跳效果和稳定性,双脚必须同时起跳,且都应向正中矢状面发力,大小接近。髋关节力矩在F180起跳中起主要作用,右腿为主要发力腿。下肢关节力及力矩的有效协调配合,提供了 F180起跳垂直动量及向左转体角动量。  相似文献   

13.
反应时是一种可靠的心理活动指标,能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探讨智障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190名10~21岁智障青少年进行了反应时与运动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在青少年早期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具有明显年龄特征。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绝对值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及运动时与其智商无显著相关关系。唐氏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特征与普通智障青少年存在差异,但罹患自闭症对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未产生影响。系统的运动训练使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缩短。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价值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在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数量、价值、类型、表现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相对较少;成套动作中平衡类、转体类动作所占的比例很少、难度类型不丰富;难度动作表现形式还有待丰富和提高.同时,提出了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价值水平的主要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外优秀单杠选手在三次大赛中所完成的成套动作及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邹凯和张成龙的成套动作以D和E难度为主体,难度价值并不占优,而以更多的有效连接来提升D分;左兰德的成套则以E及以上难度为主体,是以高难度飞行动作及其连接来提升D分。中外运动员分动作难度差距主要在飞行动作组,中国最高难度为E,外国最高为G。中国选手的成套动作完成质量仍然处于“逊人一筹”的局面。改进成套动作的编排、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及成套发挥的稳定性是我国优秀选手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40余种动静力伸展运动对普通高校19~22岁男女大学生进行教学对比实验,每周进行三次,每次80分钟,时间为4个月,运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分析,这种运动对大学生个体体型三因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力牵拉运动对女生的内外因子值影响较大,使内因子下降,外因子上升,也就是脂肪的相对含量变小,身体相对的瘦高程度增加,男生的三因子值也有变化,但不显著,主要影响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  相似文献   

17.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0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类似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场上不同位置的动作应答为任务,对评价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水平的手反应时和脚反应时的恰当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1)羽毛球练习者的手脚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相关系数较非专项情境低;2)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脚反应时没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远低于初学者和其它非运动群体。3)与手反应时相比,脚反应时能更有效的评价运动员的知觉技能水平,是评价运动员知觉速度的适宜指标;4)羽毛球运动员手反应时要明显快于脚反应时,且表现出水平差异,在进行知觉运动技能评价时应注意练习者的性别与水平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在400m跑训练中运用“神经肌肉易化拉伸”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柔韧性拉伸方法对400m跑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神经肌肉易化拉伸的方法与手段在短跑训练中增大步幅并可减少运动员的受伤概率。  相似文献   

19.
运用时间知觉与时间估计理论,探讨操作与控制田径运动技能中时距、时序、时间估计对节奏的影响。通过节奏构成的要素,阐述了动作技能中的节奏是一种组织结构,是动作技能操作过程中的一种组织表现。时距知觉可以直接控制节奏的快慢和影响动作技能的时间结构从而改变节秦;时序知觉的启动效应在个体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控制过程中影向着完成的质量,并具有不断发展变化和个性特点;准确的时间估计是动作技能操作中时间信息的反馈与记忆或经验的一种对比,其对完成长距离径赛项目中的节奏控制有着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的网球移动技术训练中,通常较重视以肌肉向心收缩为主的加速训练,短冲和爆发力训练是主要训练手段。查阅网球运动及体能训练的相关文献显示:不重视离心收缩的训练将影响运动员移动中的减速能力、移动技术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并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研究选取36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的方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共同实施6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再施加6周的离心训练,与对照组就离心减速能力、移动能力、身体姿态控制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在训练中增加离心训练对增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离心减速能力、移动能力、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