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拳击运动员进攻技术动作的表象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训练实践的角度出发,将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拳击队24名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表象训练,在试验前后分别对运动员的表象能力进行测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执教经验,并征求专家意见,将表象训练的内容确定为:针对提高时间知觉的表象训练;针对提高距离知觉的表象训练;针对提高击打准确性的表象训练;以及单拳进攻技术的表象训练.试验结果表明,对运动员实施系统的表象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能力;运动员的时间知觉能力和距离知觉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单拳技术水平和击打准确性提高的效果不明显;心率可以作为监测和评价表象训练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认知干预为代表的心理技能训练被广泛用于运动员技能的改善,其中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对运动操作表现的改善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但在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中的适用情况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能否通过认知干预来加以改善不同水平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研究对象为国家网球青年集训队男运动员( n =24)与网球专项大学生男运动员(n =24)。研究采用3×2组间设计。实验组在两周间进行6次发球表象训练或自我谈话训练,对照组观看体能训练录像。因变量为一发击中目标区域的准确度改善率,协变量为身高。结果显示,对高水平选手而言,表象训练与自我谈话对一发准确性均有改善效果,表象训练效果更优;对大学生运动员而言,只有自我谈话能改善一发准确性而表象训练无显著效果,但自我谈话对大学生运动员一发准确性的改善效果比优秀运动员更明显。本研究总体支持了认知干预的有效性,同时提出针对专项需求和训练目的将心理训练方法与运动水平进行匹配是确保心理训练有效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对平原自行车队的运动员分别在平原、2 300 m的高原、实验室和公路现场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功率低氧较常氧下降约20%,血乳酸值短期高原训练后较平原增长20%左右,由此提出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安排模式,以期为解决各种缺氧条件下的负荷强度问题提供有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动动觉表象训练对提高射箭比赛成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动觉表象训练是指练习者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通过表象呈现出各种动作,从而唤起各类感觉的训练方法。通过运动动觉表象训练在射箭比赛中的应用研究,我们认为可以起到调节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率,稳定情绪的作用,尤其对过度紧张、信心不足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剑运动员距离感表象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运动训练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名重剑运动员进行8周的距离感表象训练的实验研究。发现距离感表象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能力、持剑手的距离知觉能力和准确判断距离中运用简单反攻的能力;对脚部的距离知觉能力、准确判断距离中运用简单进攻和防守还击的能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最为广泛运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关于表象训练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掌握有作用,而对表象训练有助于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方面的研究却很少。阐释了焦虑的定义以及引起焦虑的原因,认为焦虑不是环境刺激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环境进行消极思维的结果,因此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运动员的焦虑。控制应激反应,首先要控制自我认知,表象训练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对改变运动员的认知有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视觉运动行为演练、压力预防措施、压力控制训练、表象转移训练、成功情景表象训练5种表象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并对其实施步骤进行了说明,以便为竞技运动中进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赛艇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也是决定赛艇运动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2 000 m最大能力和三级递增负荷测试的方法结合血乳酸、心率和功率等指标对5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能力特别是对无氧阈情况下运动员的功率、心率和血乳酸值进行评价。所用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阈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为以后教练员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动时间知觉的表象训练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表象训练的方法,研究其对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的影响.通过三项运动时间控制的实验证明,表象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很明显;然而在暂时终止实际训练的消退时期的情况则明显地不同,这说明表象训练对防止已获得的时间判断、控制能力和技术技能消退的作用尤为突出.就此,对表象训练效果作了理论分析,认为表象训练主要是通过加强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改善注意的集中、加强记忆等知觉因素,使得对运动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提高.同时,还对表象训练影响的特性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表象训练理论是铅球技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表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结合在铅球技术教学训练实践,就表象训练理论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中的技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14名标枪运动员(男子3名,女子11名)为研究对象,对比他们参加标枪专项训练前后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情况,结合教练员训练经验和体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对身体素质与成绩的影响,总结训练的关键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14年的训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平均提高20%左右,上肢力量提高接近200%,而投掷专项能力和成绩提高了1到3倍.因此,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训练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到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紧紧围绕专项技术进行,依据完整技术来设计训练手段,训练负荷安排一定要适宜,强度安排一定要合理,切忌拔苗助长.要认真抓好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为今后大规模的突破专项能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已经经过长期训练的耐力运动员来说,次最大强度训练对他们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好像只有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才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本文对高水平耐力项目自行车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中所涉及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以期对今后优秀耐力项目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项实验证明,表象练习可促进力量素质的训练效果;在暂时终止实际训练的消退时期,表象练习对防止已获得的力量素质消退的作用尤为突出.大量引证了国内、外心理和生理的基础研究资料,对表象练习的效果作了充分的理论分析.该研究的结果对拓展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被迫停止训练的运动员的能力的保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耐力项目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耐力运动员HIT的相关生物学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现就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为训练和选材服务,使训练及选材工作落到实处,更具针对性.对中、外177名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成材年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国内、外运动员具有相似的成材特征.运动员在6~8岁开始接受启蒙训练,经过8~12年左右的系统专项训练后,我国运动员在16~19岁左右就能够成材参加国际性比赛.国外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稍早于我国运动员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
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56-1657
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运动能力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试,旨在观察高原训练是否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高原训练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下一次高原训练累积经验.结果显示:1)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模拟2 000 m测功仪成绩和3 000 m成绩,高原前后成绩分别提高6.6 s和9.5 s.2)高原训练后心率值有所下降,下降5%.3)高原训练后血乳酸下降,下降11%.4)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升高3%.5)高原训练后血尿素值有所下降,下降12%.综合所有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高原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原运动能力提高和其余生化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男子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依此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研究结果发现:1)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2)运动员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对稳定运动员的思想情绪,提高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是竞赛成绩好坏的关键.3)长期在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中实施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坚定、勇敢的品质,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能力.建议把在运动训练中突出心理训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22名不同运动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表象研究,以期探讨不同运动水平的表象使用和自信心、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业余水平还是专业水平的运动员使用表象,特别是激发控制动机功能表象,都可以提高或预测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水平,同时激发唤醒水平表象和特殊动机表象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和预测业余水平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比赛时期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和系统康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比赛实际运动员机能状况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广西体工大队参加九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优秀运动员13人,对他们进行纵向跟踪检测,在大负荷超常式训练后实施系统康复,用生化指标和运动成绩衡量效果.结果发现:1)比赛时期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Hb、T和SOD明显下降,C、CK、BU和MDA明显上升,总体表现出竞技水平下降;2)进行1个月系统康复后,Hb、T和SOD明显上升,C、CK、BU和MDA明显下降,总体表现出竞技能力上升;3)有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大大好于无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表明:1)比赛时期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运动员机能的下降;2)设计实施的系统康复,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提高有良好效果.3)采用的生化指标,能从多方面对运动员机能进行有效评价,可作为一套机能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性格测定、暗示等方法对少年跳高运动员进行了心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表象训练能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增强跳过横杆的信心,对成绩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中药生血方剂及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草药的研究发明一种生血制剂(生血宝胶囊).从处方、方解、胶囊使用进行了分析.在动物和人体运动试验中通过对血红蛋白含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引起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状态和运动能力.采用中药生血宝胶囊对调理运动员内分泌机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1)生血宝胶囊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生血宝可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减少体内乳酸的生成和堆积.3)生血宝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耐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