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少儿剧烈运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但消耗大量的体能,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本研究寻求解决该矛盾。方法:对集训队员随机分组:实验组在准备运动引入肌肉静态拉伸运动,对照组依照传统方式进行,实施三个月后进行模拟比赛,测定运动成绩。结果和结论:发现实验组能够把分布于躯干深部的短肌兴奋性调动起来;牵拉肌肉激活神经元;改变骨骼肌物理特性的粘滞性;适当降低运动过程中心率;降低能量的消耗。准备运动引入肌肉静态拉伸运动,能够提高少儿耐力性和全能运动项目的运动成绩(耐力P<0.05 ;全能P<0.001)。建议:少年儿童耐力性运动项目,准备运动引入肌肉静态拉伸,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亲身体验易化牵拉,对易化牵伸术的操作原理、练习方式、注意事件、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理论和操作进行了研究。易化牵伸是PNF牵伸术的衍生,具有简单易学,限制性低,操作性强等特点,将易化牵伸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中,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和伤后康复训练,有利于运动训练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动饮料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会使糖大量消耗,脱水和电解质丢失,从而诱发疲劳,使运动能力下降。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以适宜的运动饮料对运动员进行补液,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采用40余种动静力伸展运动对普通高校19~22岁男女大学生进行教学对比实验,每周进行三次,每次80分钟,时间为4个月,运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分析,这种运动对大学生个体体型三因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力牵拉运动对女生的内外因子值影响较大,使内因子下降,外因子上升,也就是脂肪的相对含量变小,身体相对的瘦高程度增加,男生的三因子值也有变化,但不显著,主要影响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  相似文献   

5.
卫星细胞一般表现为静息状态,无法参与基因表达和/或蛋白合成。但可以在创伤、牵拉或者负重训练等特定的应激过程中被激活,并进一步分化融合形成肌管参与骨骼肌的修复。正常的肌肉活动过程中细微损伤经常性发生,尤其是机能代谢逐渐衰退的老年人群。运动可作为抑制或逆转与衰老相关的骨骼肌纤维数量减少和功能缺失(例如sarcopenia)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通过阐述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探讨衰老过程中对于卫星细胞在骨骼肌纤维数量方面的促成作用及不同的运动方式是否可削弱或扭转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肝脏、脂肪和骨骼肌中运动因子对急性运动的反应。方法:C57/BL6N雄性小鼠在低温环境(4℃,CE)、室温环境(21℃,RE)和热中性环境(32℃,TE)中进行一次急性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取内脏脂肪、肝脏和胫骨前肌,检测3种组织中运动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肝脏中,急性运动上调gdf15的表达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下运动可上调fgf-21的表达;热中性环境下运动可上调apelin的表达。在骨骼肌中,急性运动上调fgf-21的表达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脂肪组织中,低温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下调irisin、spexin和上调adipolin的表达;室温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上调metrnl和spexin的表达;热中性环境下急性运动可上调leptin的表达。结论:运动时所处的环境温度会影响fgf-21、apelin、adipolin、metrnl和leptin mRNA的表达。通过调节运动时的环境温度可以影响特定运动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缺一不可。运动训练就是在这对矛盾的动态平衡中发生和发展,不断延伸推进。当这对矛盾出现失衡时,训练效果难免会打上折扣,出现机体机能无法及时恢复,免疫系统机能下降等,我们称之为运动疲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导致运动员疲劳的原因有许多,神经系统能量不济、体内能量物质耗竭、酸性代谢终产物及自由基堆积和免疫机能降低等均能导致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8.
手球运动常识起源于欧洲的现代手球运动,以其激烈的对抗性和大强度、高密度的攻防节奏及丰富多彩的战术变化;密切配合的集体意识,而与篮、排、足并列为“四大球”运动,早已成为奥运会正式的和稳定的比赛项目。在亚洲特别是我国手球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以“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运动解剖学状况和前苏联运动形态学状况的分析,对两者在教材体系、教学和科研诸方面进行了比较。运动解剖学(或称运动形态学)不仅属于体育专业的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体育专业的综合应用学科。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在运动解剖学方面改革的建议设想。  相似文献   

10.
逻辑和运动     
在运动科学模型里,人们之所以感觉物体是运动的,首先是这个客观的物体已经作为我们感知的对象和在我们的意识之内能够测定,为了使这个判断合乎科学,这里尝试在此在存在(Da-Sein),如是存在(So-Sein)和价值存在(Wert-Sein),同一性和相同性的逻辑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感觉和运动统一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1.
人体小腿肌腱生物材料力学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人体小腿肌腱损伤后的防治、修复、人工材料替换等需要大量的生物材料力学特征方面的实验数据作为其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德国产Zwick万能材料实验机,对小腿9种72条成人新鲜小腿肌腱进行“一维拉伸破坏试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当应变为0-5%范围时,形变随拉伸应力改变较小,属于曲线的“坡脚区”;当应变为8%-16%范围时,应力随应变增大而增大,属于曲线的“直线区”;当应变达到20%左右时,拉伸应力则随应变增大而减小。(2)小腿肌腱之间极限应变没有显著性差异;跟腱极限应力明显小于趾长伸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P<0.05)。(3)部分小腿肌腱之间拉伸刚度与弹性模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小腿肌腱与前臂肌腱均是以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为主构成,故其“应力—应变曲线”也呈现基本相同的特征。(2)从小腿各肌腱极限应变指标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可以推断小腿肌腱抵抗最大负荷的能力基本相同;跟腱由于其截面积大,应力呈现分散现象,故极限应力最小。(3)跟腱的拉伸刚度较大,从生物材料上保证其能够承受踝关节完成高频率、大强度、较大运动幅度的背屈运动。(4)肌腹强大的肌腱主要通过肌肉收缩力使其产生弹性变形,而肌腹较小的肌腱主要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满足承担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很重要,是决定运动员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能成人化,要结合专项特点优先发展小肌群、肌腱和较弱的肌肉力量,并注意各肌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疏筋壮骨功提高人体机能的医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练习疏筋壮骨功者3个月前后的部分指标进行了测定,论证了提高人体有关系统机能的方法及原因,为指导人们更好地练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包括韧带、肌腱和肌肉的损伤,还涉及一些心理因素。本文介绍了主要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及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对如何面对运动员运动损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尹军  田凌  王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77-1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田径速度力量类中外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肢和跟腱较长、躯干呈桶型是速度力量项群特有的形态特征;他们的身体机能表现为骨骼肌中的ATP和CP储量大, ATP酶和CK活性高,白肌纤维比例大、质量高等特征;在身体素质结构特征方面,投掷类运动员表现出以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为核心,但是跳跃类运动员则表现出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助跑速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17.
铅球投掷滑步的作用不仅使铅球获得一定的预先运行速度,而且将人体处于推铅球前最良好的准备状态(精神高度集中,超越器械和拉紧有关肌群),从而使投掷在利用滑步惯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机体的能力对铅球进行最后的加速。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低功率激光照射对一次性离心力竭运动大鼠跟腱IGF-Ⅰ及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一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组又分为1、2、3、7 d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及ELISA法进行测定,动态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跟腱修复过程中低功率激光照射前后IGF-I、羟脯氨酸、Collagen-Ⅰ、Collagen-Ⅲ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镜观察激光照射3 d组大鼠跟腱被破坏的胶原纤维排布结构已有所改善;1、2、3 d激光照射组大鼠跟腱IGF-Ⅰ含量均显著高于同一取材时间对照组(P<0.05),7 d激光照射组显著低于7 d对照组(P<0.05);Collagen-Ⅰ含量3、7 d激光照射组显著高于同一取材时间对照组(P<0.05),2 d激光照射组Collagen-Ⅲ含量显著高于2 d对照组(P<0.05),3、7 d激光照射组Collagen-Ⅲ均显著低于同一取材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低功率激光照射使大鼠跟腱组织中IGF-Ⅰ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加快腱细胞增殖的速度,减少微损伤修复的时程;同时能够调节腱细胞外基质,加快胶原的代谢,提高微损伤修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临床病例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探讨了退役运动员发生跟腱断裂率及原因。对调查的30例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中的15名退役运动员患者发病率、发病特征、诊治及预防进行总结分析。退役运动员发病率为50%、年龄41.1岁、训练史14年、退役史13.47年、体重平均增加16.7kg。结论:由于慢性跟腱退变发生率高,造成退役后的专业运动员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高于其它群体。体重增加、准备不充分、运动强度或幅度过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间接原因。建议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0.
跳跃运动力量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跃运动中要重视专项的力量训练,在训练中制定有效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就跳跃运动中力量的发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科学地运用超等长力量和深跳训练,防止训练中过多的IIb肌纤维转变为IIa肌纤雏,并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原则,培养出更优秀的跳跃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