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早已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权利定性出发,对人格权益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国《人格权法》的修订为契机,再次探讨此问题。首先在人格权体系中提出人格标识的概念,并进一步界定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然后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商品经济国家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目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法律规定;最后针对提出和分析的问题,阐述某些观点和看法,以求有益。  相似文献   

2.
在新兴与传统媒体并行的传播环境中,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的纠纷频发.基于公众人物主体特殊性、公共利益相关性、平衡其他法益等综合考量,该主体名誉权保护采公众利益为最佳法益点,受其他法益的合理限制.试从公众人物名誉权的相关立法例、特殊性保护来探讨对其合理限制的正当性,并为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运动员商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是运动员的基本民事权利,具有人身依附性和财产性。我国体育法对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发生纠纷时缺少法律上的救济渠道。依据现实问题和立法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从法律上保护运动员的商事人格权。  相似文献   

4.
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可以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在人格权受到侵害或者有侵害之可能时能够更好保护人们的人格权益.所以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由人格权派生的请求权,其必要性表现在民法人文主义的体现与体系要求、人格权的绝对性要求、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区别.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格权,建议在民法人格权部分直接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通过区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等方面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5.
胎儿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在国内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因坚持自然人以出生为要件而取得民事权利能力,故胎儿一直被认定不具有权利能力,不享有生命权等人格权。现实中对于胎儿及母体权利的侵犯引人使得公众对于侵犯胎儿权益的事件已由道德层面转向寻求法律保护。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胎儿取得权利能力,具有生命权的条件,并对侵害胎儿生命的行为进行了剖析和对保护胎儿生命权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对人格权的保护一直以来是我国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但是基于对其性质的不同认识,对人格权的保护也有很多差异很大的观点。因此,借助于现行立法来对人格权进行保护,是一种较为折衷的保护方式。但是这种保护并不能完全实现对人格权全面的保护,因此应当加紧对人格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侵权行为也逐渐增多,存在未经许可使用、超出约定范围使用、合同到期还仍无偿使用等侵权行为。而立法层面,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人格权商品化法律,其保护条款主要分散于民事基本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以及社会行业行为守则中,且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如保护范围狭窄、损害赔偿责任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继承和转让等。在司法实践方面,法院对人格权商品化性质的认定模糊不清,对人格权商品化侵权行为的认定缺乏明确的依据,也没有统一的赔偿和判决标准。为更好保护运动员的人格权,可借鉴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完善与人格权相关的民事法律,健全《侵权责任法》救济途径,建立多元化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运动员商事人格权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其行使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如违反平等权、违反公平权、违反契约、违反社会公德等带来的法律风险,由于缺少规避风险的途径和措施,造成合法利益难以获得,甚至承担赔偿责任。学术界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研究成果较少。通过文献研究与现实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措施,为保护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被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法制不健全,运动员人格权保护出现真空,提出应加强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法律监督;用法律手段明确运动员商业开发办法;尽快出台体育仲裁制度,完善体育法。  相似文献   

10.
隐私权与相关权利冲突,应运用权利制约机制进行权利均衡,并侧重对弱者加以保护。对权利的限制就是有效地运用权利制约机制对权利加以配置,其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尺度本文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