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逻辑法就体育教学模式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认为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操作性、实践性、针对性、优效性特征;体育教学模式的构造可分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结构与方法和教学物质条件四个层次。另外,还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从现代教育理论、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课的类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特征等进行系统梳理,着重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整优体育教学模式群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最佳方向;"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要求有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明显滞后。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演绎法等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重构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主要运用了资料法 ,调查法和系统论的方法 ,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的构建理论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体育教学目标是确定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根据。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对“低级”的教学模式 ,以主体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相对“高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及对比分析法时以往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理念及体育教学模式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提出当前体育教学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渊源进行总体分析,对于研究不同国家体育法律制度的特色和共性具有重要意义。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两大部分。根据英美法系的特征,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应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而制定法是作为判例法的补充。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相互融合的趋势,以及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是以判例法为主导的英美法系,在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的关系上,也应该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推动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体育教学模式应该首先从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几所开展体育俱乐部型教育模式的高校进行研究,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器材、运动场地和学生是否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分析,可以得出怎么样高效、全面的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应该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全新的把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课标实施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一是体育教师没有真正的理解体育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用的不是很理想,从而影响了体育的教学效果;二是体育教师对教学模式评价的关注程度较少,没有对采用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无法确定采用该教学模式的对与错。因此,当前体育教师所要解决的应该是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评价的问题,进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明晰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比分析美中两国的学校体育中的常见教学模式,指出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有竞技体育教学模式、健身体育教育模式、社会责任教育模式和学科联合教育模式,从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等主要内容入手,分析其特点。同时列举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认知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负荷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技能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情感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反映交往规律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其它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认为:美国教学模式针对性强,兼具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是其超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点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在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和目标的多元化与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据此,文章提出了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运用教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探讨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所反映的其本质属性的各个方面(内涵),以及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内涵所确定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及其影响因素,期望能为转型期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实现体育课程多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初步构建和分析了"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对促进课程多目标的实现效果进行研究和探索.两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与《指导纲要》体现的课程多目标的特点相适应,在篮球实践课中对实现课程多目标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标单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单位,目标单元设计和实施能够衡量体育教师教学驾驭和创新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体育课程目标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价值、分类和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现有教学或单元常常会无意识地“脱离目标”、难以从目标整体上把握局部和进阶提高、克服表面热闹的持续发展、发挥教师自身专长、为新的教学模式探索提供空间、实现多维目标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说明目标单元教学设计非常必要。2)当下的体育课程,从多维和综合理解且侧重的视角来设计,有经典运动项目、基本技术组合、体能发展处方、体育拓展题材、多维目标、知识、态度等类型。3)体育课程进行目标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把握单元教学设计的多维因素、功利主义、活动课程化及所需时间等几个基本问题。把握好目标单元教学设计是促使体育教师从关注体育的具体技能教学到关注体育教育内在规律的基本方式,也为体育教师重新规划课程和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院212 名大学生在不同体育时数教学下,实现体育教育目标情况的分析,表明高校体育教学时数减少对实现教育目标的负面影响很大;阻碍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妨碍了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及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应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习式”教学模式 ,建立以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主、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校形成终身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选项课型”与“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对过去教学模式进行了继承和借鉴,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有利于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符合高校体育的特点,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地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人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西安市20所主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俱乐部形式的双选项目模式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符合当前高校体育目标要求,是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并对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劣进行了比较,论证改革实验的得失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成效、研究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是大部分人接受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青少年步入社会前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的最后机会。如何不断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动机量表,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和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内在动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感觉动机氛围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任务定向、掌握动机氛围水平,从而促进了学生锻炼效果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能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体育学习中主导性的发挥。它把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与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就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意义、教学模式的构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有关方略等方面作些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