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进展。本文从竞技能力理论研究的成果、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深入、参赛理论的提出与构建以及运动训练理论活动的哲学认识论研究等4个方面全面概括了几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以下事实,致力于证实构建项群教学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1)项群理论知识模块集合的广泛应用;2)已有的项群教学研究成果;3)跨学科理论支撑;4)不同项群本身具有的集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移植项群训练理论,结合现代教学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性构建了“项群教学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理论论证、操作实践、信息反馈等3部分。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比赛心理问题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和训练的实践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运动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和专项心理训练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于丰富的运动心理学理论成果和相对匮乏无序的项目心理训练实践之间的研究异端化而提出现代竞技主导比赛心理能力项群化探索研究,以弥补二者之间的研究断层。  相似文献   

5.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项目爆发力训练方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法 ,对“项群训练理论”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项目的爆发力决定因素进行了生理学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认为该项群运动项目爆发力训练应采取“重—轻”负荷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活跃并取得较多成果:多维度、多视角透视竞技能力问题;在运动训练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项群理论继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方法论意义;批判性与质疑性文献增多.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形成至今 ,一直是运动训练界关注的焦点。多年来 ,各国从事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 ,不断对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 ,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述 ,作者认为 ,对不同项群年度训练分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己经根深蒂固,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它。历数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经历了训练理论曲折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学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项群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训练实践积累的经验及特定的社会因素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外部因素,训练实践危机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内部动力。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不断革新及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全面发展,我国运动训练学呈现出"广泛的学科交叉"、"深化的理论回归及应用"、"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们常常抱怨自己选不到好的天才运动员而影响了自己训练水平的发挥。那么科学选材和系统训练乃至训练条件哪个更重要,且它们各自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综述了近年来运动科学界对遗传、训练和环境对竞技运动水平影响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竞技运动的理论研究及科学选材与系统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调查、访问,个案分析等方法对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赛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了高水平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项群理论中体能主导类项目分类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特征及项群体系的划分,针对项群训练理论中"体能主导类"的项目分类过于泛化、部分田径运动项目的归属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并提出了对于完善"体能主导类"项目分类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项群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运动训练方面,结合项群理论指导体育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技能主导类的同场对抗项目、格斗性运动项目、隔网对抗性项目、表现难美性项目的分析,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发现AD患者脑神经纤维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形成NFTs,和Aβ在脑内的沉积形成老年斑,是导致AD发病的重要机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tau蛋白和Aβ及运动对二者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对导致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和Aβ产生的机制进行阐述,并就运动训练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Aβ的影响及防治AD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运动训练抑制了AD实验动物脑内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和Aβ的沉积,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为体育运动防治AD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也为AD的防治提供了除药物治疗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5-2000年我国篮球科研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5 - 2 0 0 0年 ,在国内 6 0种公开期刊上共发展篮球论文 5 43篇 ,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2 8种期刊上发表的 2 5 8篇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 ,6年来发表的篮球论文年度量呈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特点 ,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理论方面 ,运动心理学方面研究逐年增加 ,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超前性 ,在生理生化、选材、场地器材方面研究和涉及中国篮球改革方面研究论文在逐年增多 ,在研究方法上 ,高科技应用研究方面有发展 ,但论文采用研究方法显单调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缓解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机选取我校二年级研究生245人,其中139人进行了3个月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通过SDS和SAS测试发现:1.体育锻炼使抑郁超临界值人数明显降低;2.参加锻炼的男、女研究生,锻炼后其抑郁程度比锻炼前和没有参加锻炼的对照组显降低;3.参加锻炼的女研究生,锻炼后其焦虑程度比锻炼前显降低;4.仅发现女生的焦虑程度与运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女研究生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通过再归因训练能使中学生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运动自我效能、体育情趣向理想的方向转变。本实验采用的再归因例练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理想再归因训练效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一般健身运动处方中强化力量练习后,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健康老年男性(60-69岁)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组、力量组,每组40人。对照组其原来的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一般组按照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方式运动;力量组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加入力量练习。分别在试验前、试验1月后、7月后对所有试验对象进行形态指标测试,结果进行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三个组的身高、体重、肩胛皮下脂肪厚度实验前后、各组之间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试验后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体脂含量%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BMI指数力量组显著上升(P<0.05);强化力量练习使男性老年人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机体的脂肪含量,增强体质,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强化力量练习使BMI指数显著上升;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结构,使身体粗壮,下肢力量加强,增强了抗跌倒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应该加强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运动员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前后外周血浆中内皮素 (ET)的含量 ,以探讨运动员运动时血浆 E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 ET的影响不同 ,运动强度越大 ,血浆 ET浓度增加越多 ,同时伴收缩压及血乳酸升高 ,并呈正相关 ,跑台力竭运动后血浆 ET浓度增加明显 ,而跑台恒负荷运动和自行车力竭运动不引起显著的血浆 ET的应答变化。提示运动是导致血浆 ET浓度升高的因素之一 ,升高程度具有运动强度的依赖性 ;同时 ,对于全民健身运动中锻炼者掌握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不致引起血压升高等身体不良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