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太极拳概说     
一、太极拳命名的由来“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到清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  相似文献   

2.
理之大成拳之规范--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其首开先河地构建了以太极阴阳学说为中心的理论框架,既总结了古典哲学众家之长,又颇有自己的见地和特点;同时用辩证的观点论证了太极拳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太极之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与武术文化的最终契合。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虽属武术派系,而武术基本功原是从古代导引发展而成。太极拳名家向恒然曾说:“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之意,这是采用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而命名的。我在从事太极拳教学30余载中,深深领悟古代导引、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体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求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的核心问题,在于“恒动论”,它指导着太极拳,达到上下内外完整协调的周身运动。  相似文献   

4.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问题上,众多学者都把太极柔力球项目与太极拳运动相提并论,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汲取了太极拳精华的拳理和功力之精髓”,或是“把太极拳的拳理和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技术精华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为正确、务实地引导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方向,通过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起源、核心思想、运动特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努力探求其文化根源,辨析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运动、网球和羽毛球运动的区别,还原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的真实面貌,纠正不合实际的偏见言论.为此,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太极”不是某项运动的专有名词,它是宇宙万物普遍运动发展变化的法则,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拳是“太极”法则下的2个事物,是2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不能仅依据起源时间的早晚,囿于太极拳运动理念和其他球类运动概念来决定2项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仅仅只停留在一招一式的简单教学上,过份的讲求技术正确,忽视太极拳理念内容的讲授,往往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舍本而趋末,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前,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明确练拳的目的,进一步展示太极拳的机理,然后,以特定的技术动作表现太极的意念与精神,这样的教学需要在思维上充分调动人的想象力,启发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间对照实验法,对传统的太极柔力球教学方法和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的同步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进行同步教学符合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能提高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借用了“太极”概念,建立在太极学说基础之上的武术拳种。为改变当前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中对太极文化的遗漏和疏忽,从文化本源切入,结合高等院校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肢体活动等技术载体来充分展示和表达太极拳内在的文化坐标,并提出符合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发展与创新改革的对策,以期在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将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文化传统的太极拳切实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8.
太极推手伴随着太极拳的传承与演变而不断发展,在《太极拳论》与各代太极大师的逸事中,对太极推手技法的描述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通过对太极推手的实践分析,尤其是对竞技太极推手中最后发放的典例技术动作的三维录像解析,认为太极推手实践中的技法与其理论差距较大,竞技太极推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形似变异的站立式摔跤,很难用拳论中描述的那些精彩技法来吸引观众;太极推手不适宜作为一种纯技击性的竞技运动走上擂台。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不但体现了太极五行、阴阳辩证等古代哲学思想,更集健身、竞技、趣味、娱乐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拳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5所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拳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身法的角度探讨太极十三势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十三势之“势”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势”是一种原始的、潜在的、并贯穿于太极拳运动始终的能量.无论太极运动形态怎么变化,必须保持“势”的不丢.2)“势”蕴含于太极拳身法之中,保持正确的太极拳身法是维系“势”这种能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锻炼对人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极拳具有用意、阴阳八卦五行、动作呈弧形、懂劲四方面特点。本文结合国内近些年研究成果,证实经过太极拳锻炼达到调整中枢神经、促进机体循环与代谢,提高免疫能力、调和阴阳平衡作用。并为太极拳作为人体健康的绿色运动方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同结构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设计并实施同结构教学法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实验研究显示:同结构教学法较之常规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效果上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接受太极拳信息的质量,强化其对太极拳的理解。分析认为,同结构教法符合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相关原理,促成其运动技能的双边迁移与垂直迁移;此外,同结构教学符合认知心理学有关人的学习原理相关理论,充实大学生已有的有关同结构运动技能概念,进而达到强化对系列动作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和中国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性与中国艺术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并认为中国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术化宝库中蕴藏着在富的化资源可供开发,这些资源由三个化层面构成即表层一武术物质化层面,中层,武术制度化层面和深层,武术内涵化层面。在中国武术资源的开发中虽然存在某些优势条件,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武术套路中的实用技术,技法的开发是武术资源开发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将从化学角度加以阐述和分析并运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针对武术化资源三个层面中的优势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以便为新时期的武术健康发展提供可鉴资料。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运动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本使用一些常用的与平衡能力相关的测试手段,分别对老年太极拳练习和未练习进行测试,然后对各种指标加以对比,寻找太极拳对老年练习平衡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造成这些影响的可能性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探讨其机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易参同契》在唐宋之前一直为道教外丹术士尊奉的"丹经之祖",唐宋间内丹术盛行,朱熹作《考异》对此书作了笺注,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阴阳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亲自诊查,选取18名有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体质倾向者,用中药调理机体阴阳平衡超量恢复,即高水平的"阴平阳秘"。对比其用药前后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恢复值,发现机体处于高水平的"阴平阳秘"时,对拳击运动员生化指标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提示运动员的机体阴阳处于高水平的平衡时,可能有利于促进恢复、消除疲劳和改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纲要》为依据构建的“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通过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育人的创新理念;建构体育课程的5个板块;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一操一拳一泳”教学内容,对学校体育的课程模式与内容进行专门设计与严格控制,实现了发展理念和有效途径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常年习练太极拳老年女性和无锻炼习惯老年女性的骨强度、骨密度以及骨代谢调节水平,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女性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提高跟骨的骨强度,提高骨代谢调解水平,全面改善骨健康状况。提示:太极拳是适合老年女性锻炼的有益运动,对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西安市八区的600名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动机是比较广泛和复杂的,主要有:防病治病、太极拳健身、消遗娱乐、社交活动、精神解脱、审美与自我完善、能力显示、太极拳防身。通过分析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团体性较强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