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区市级)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基地,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形成,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也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阐述了制约此类运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困难,对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组织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支撑和基础,更是举国体制的核心。以浙江省“社会力量办体育” 中竞技体育改革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地方关系下的各级体育行政机关及所隶属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校等事业单位分别作为竞技体育治理主导和主体,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治理框架。基于此,归纳了竞技体育线性化单向治理、部门化内部治理及行政化孤岛治理的壁垒,并认为纵横交错的多元化组织以多种机制并存的方式,成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组织状态。第二,各级体育及相关行政机关、国家及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专业队、市级和区县体校、普通学校及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形成了相互作用、彼此支撑的多元主体传导式服务、协同治理网络式服务、资源共享耦合式服务组织关系;并以制度保障、组织支撑和柔性治理等治理逻辑,以及竞技体育全域化政策体系、网状化组织体系和协同性组织环境作为组织关系的生成机制,为实现国家主导整合各方资源共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广东的竞技体育要发展,要加大改革的力 度,实行多轨制培养体制,利用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省、市(区)、县,企业,学校等实行多层次、多渠 道、多形式、多网点、多轨制等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是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运动员文化水平、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受制度间的不配套、制度缺陷、路径依赖、制度执行失范等因素的制约,体教结合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越性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政府需要及时作出必要的制度优化,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消除这些障碍,明晰各级各部门的权责划分,建立符合体教结合人才培养管理需要的新制度框架和有效的管理及监督体系,以确保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状况。结果显示:"兵团"实施体育局与教育局合署办公的管理体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在校培训人数少于业余体校的培训人数,且在训运动员多数都超过适宜年龄;二级运动员及以上人数少,各类学校普遍存在向兵团竞技体校输送后备队员人数少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成立兵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四所"师市合一"的儿童业余体育学校,重点建设3—4所体育传统运动学校,形成体育管理队伍和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合理布局各师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体校现状除了存在经费短缺、学训矛盾、招生难等问题外,还存在着观念守旧、出路狭窄、学校有限与学生太少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体校价值唯一性的偏差以及学生出口路径单一性设计不足。提出正确认识体校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和学生发展目标的差异性,构建体校在义务教育体系中的招生、入学、培养、输送、奖励等多元发展的培养体系,多元化教育目标设计,优化体校在运训单招的特殊政策,拓宽出口途径,集中优势资源将体校建设成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枢纽,以促进各级体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业余体育学校(下简称业余体校)是我国五十年代学习苏联而建立的一种训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办学形式,它在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方面起到过较大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改革的形势及要求看,业余体校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仍然不够完善,因此,很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用先进的组织管理理论加以改革。本文着重以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态度分析为出发点,用组织管理学及管理心理学的组织综合评价变量——组织有效性(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为指标,通过业余体校现  相似文献   

8.
中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中美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观念、体制、运行机制、培养效益的比较分析入手。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向着: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运动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有利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对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产生良性刺激的方向进行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及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积极关注。从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思路、人才市场、国外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前瞻,提出了要重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体制为社会主导型,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体育管理的任务主要由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来实现,使体育事业得到均衡发展。通过对德国体育体制及其成功经验的研究和总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对于竞技体育要完善"举国体制"、优化发展模式;对于群众体育要推进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挑战因素及可能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且一直沿用至今。历史上,这套制度曾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促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时过境迂,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已经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使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今后的变革不可避免,只是变革的形式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主要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包括非介入性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学、社会学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几十年来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行详细的挖掘,力图从新的视角解读和探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认为:1)竞技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与逐步深化的改革发展过程。2)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发展体制决定了体育发展的模式。中国足球协会脱离国家体育总局,标志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3)通过研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新体制,以及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项目布局与结构、“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因素、科技因素及职业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总体社会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现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面临着外部社会基础缺失,内部运行机制冲突等严峻考验。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得我们在备战2008奥运会的同时也必须思考竞技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依据《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我们预计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竞技体育发展环境的优化,在新的一轮体育改革中,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改革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朝着目标任务多元化、实施主体明细化、资源整合市场化和发展途径社会化的方向演进。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将是竞技体育深化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运用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分别从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公众参与三个角度,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人才发展中存在多种非持续因素的制约,体校系统的人才规模有减少趋势,部分基层教练员制订的训练安排不科学。要使人才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青少年篮球竞赛体制,组建篮球人才管理机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战略,使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发展与世界水平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改革和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竞技运动竞争的实质是竞技人才的角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投入资金大、金牌数少的集体项目--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目前的现状如何是大家所关注的.对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首次在全国命名的15所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的后备人才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推动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操发展模式已越来越凸显其局限性。当前我国竞技体操遭遇亚欧美强烈冲击,单项决赛项次与夺金点锐减。现阶段我国竞技体操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有:(1)后备人才持续短缺,基层行政体制变革打破传统人才输送机制,加剧了体操人才的缺失;(2)竞技体操与大众体操发展失衡,学校体操凋零,社会体操停滞,项目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3)市场开发滞后,项目市场化推进困难,制约了项目的大众化与多样化发展。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应在社会化、大众化、市场化方向寻求突破路径:(1)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以学校体操为基础,以业余体校和俱乐部为依托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激活基层体操发展活力,创建以普及推广取代奥运夺金为目标的项目发展模式;(3)挖掘市场发展潜力,开发培育以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为重要着力点的体操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