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从体育教学发展规律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三层次"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二阶段"观点,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教学观及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初中体育课程目标建设50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中心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在各个历史阶段先后颁布了5个中学体育课程方案,提出了5个课程目标,以此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学体育课程目标建设、发展过程的回顾与研究,提出了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目标建设的“三个时期和两个阶段”以及目标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研究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领域中 3个至今仍未能得到严肃审视和明确厘清的核心概念——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尝试在整合“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两大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从应然、或然、实然等 3个层面进行辨正,旨在厘清三者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消弭其实务困惑与误区。研究认为,第一,“体育课程内容”主要回答的是为了达成体育课程标准中设定的体育课程目标而“理应或应该教(学)什么”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基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及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将蕴含在不同类别运动项目中的素材课程化,属于应然层次的概念;第二,“体育教材内容”主要回答的是为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既定的体育课程内容,达成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或许可以用什么去教(学)体育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体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深意,属于或然层次的概念;第三,“体育教学内容”则主要回答的是面对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和具体的体育教学对象,为了达成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实际上最好教(学)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学)”的核心问题,属于实然层次的概念;第四,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应科学把握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互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新《课标》中目标边界模糊和层次混乱等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体育课程价值是体育功能向体育课程目标过渡的中介,体育课程价值真理指向性确证了体育课程主体价值选择的真理向度,是体育课程的理论自觉。在体育课程的学科边界之内,以体育课程的事实真理为基础,在不同维度上确立体育课程主体的价值真理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价值真理指向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国、英国两个国家的近20余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变化,以中国、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与分析产生中国和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英国中学体育课程的必修课充分体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原则",其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设置,对我国体育课程的类型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英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向所有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并在实践操作层次,进行"个别差异化课程"的开发和推广,这一点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活动课程概念、分类、特点及其与课外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精神,从课程目标、体系、设置、实施几方面设计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模式,为高校体育活动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操作3个不同维度来探析作为第7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所隐含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用以指引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发展,为全面解读提供元认知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达成与现实体育教学之间的隔离还较大.学生体育素质是由基本素质、发展素质和创新素质3个层次构成的.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从"课程本位"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施"课程目标统领课程要素"的改革策略,构建以"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观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课程目标力求全面,难以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时安排上不利于完成"每天锻炼1h"的任务、课程内容上难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课程开发上没有发挥"校本优势"、课程结构上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形成"、课程资源配置上不能保障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要"、课程评价上不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困惑,同时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思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以"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学生体育素质的新要求,对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身心发展和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课程,应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角度系统的、务实的对体育能力的发展进行开发,建立一套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如何紧扣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构建什么样的体育课程,才能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分定型"体育教学的实践,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暴露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三个问题:狭隘的专业发展基点、脱节的教师培养机制以及低效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指出:在课改之初同步或优先改革与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模式是一项有效的实践策略,其内容包括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化基点,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同步配套改革以及实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由"扩容"向"升级"的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立足具体的教学实践,经过近10年的试验和探讨,总结出了个性和共性杂糅的"五.三"体育教学新模式,即"三结合"、"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和"三开放"。新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搭建多样化体育教育平台、创设全新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复合评价体系,充分地体现了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它在课程目标、教育模式、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与传统课程模式相比均拥有突出的优点,使体育课贯穿大学整个过程。实施4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全面地提升了教学质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学生体质状况也得到了大幅度改观,实现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彻底改变了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类型单一、狭窄、封闭、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军事体育教育训练是军队院校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军队院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型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军事体育教育训练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改革需求。本研究着重围绕军事体育教育训练课程改革的主要现实问题进行揭示和思考,以期有助于军队院校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变革,2001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这场变革的标志和产物.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体系的得失,并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构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专业生潜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扩招"是一项有益于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喜事.但由于施教维度,即观念意识、场地设施、教师资源等准备不足,各校既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也出现了不少个性问题.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视点,从学生体育意识与基础、教学计划改革下的"多能一专"的学习、教师职业倦怠因素等,探讨了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造成体育教育专业生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及潜在可能放大的因素所在,以及试图应对的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诸因素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资料研究法,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教育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世纪要求,在“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教学目的由过去“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转变.探析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素质等诸因素,为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三自主"选课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对当前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下的体育课现状和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浙江科技学院的体育课改革实践,提出普通高校建立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三自主"网络选课等改革措施.建立学生选课制是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新一轮课改需要的举措,"三自主"选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学生选课制的建议,旨在为其他高校开展"三自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领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主导的思想."健康第一"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高校体育体系模式一直是以课程为中心构建的,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来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目标任务的,这个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建立、规范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围绕着考试、达标的指挥棒转,而忽视大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的规律;体育课过分强调增强体质的生物功能,而轻视体育的文化内涵、职业效能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相当多的高校进行了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的体育社团进行调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社团在大学体育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