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领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主导的思想."健康第一"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主导理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快乐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体育,从事体育工作,必须重视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宽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目的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性、本质性的问题。目前,对学校体育目的界定的观点较多,这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与制定影响重大。“体质派”认为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多目的论”认为增强体质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或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育教育是运动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翻阅大量与学校体育教育及教育目的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从健康与体质的辨证关系;从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两者的辨证关系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4.
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之学校体育改革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体质下降、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育行为、社会环境影响、体育促进健康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思考.认为,导人健康促进理念可以补足学校体育的综合干预措施,以行为干预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展望了导入健康促进理念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发生的几大变化:1.致力于影响健康的社会和行为因素研究.2.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核心.3.以行为干预理论为依据,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4.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视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提出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阐述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内容构成和组织功能构成;分析介绍了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传统教育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学校体育价值判断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明确职责,学校体育应强调体育本质功能,重塑"体质教育"思想;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层面,应明确责任,加强协力合作,完善健康服务体制。三方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制约着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间接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论述了我国学校体育间接社会问题的成因,阐明了学校体育间接社会问题就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失衡和秩序的失调。其本质是学校体育与学生个体需要以及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传统体育价值观念导致学校体育发展的失衡和秩序的失调。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通过解读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学校体育具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健康、认识生命,发展和保持学生生命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特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等价值功能;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相融性,在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合在体育课程中,主动承担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性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效性、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融性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资源优势,这对于推动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体育活动增加对积极情绪、学校暴力和有校园生活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在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为目的,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表明:情绪和学校暴力态度,男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活动量增加与校园暴力态度的关系可以看出,男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度相对较高;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与积极情绪成正相关,与学校暴力态 度成负相关,体育活动越长,积极情绪越高.  相似文献   

12.
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在体育文化传播、体育基础设施、体育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讨学校体育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利用学校的"文化中心"地位加强体育宣传,依托学校优势建立健全农民体育协会组织,并结合学校课程让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等发展对策。旨在使学校体育的作用优势最大化,推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1941-1944年的民国学校体育视导制度的内容及启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1941-1944年民国学校体育视导制度,发现当时是由教育部门统管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比较重视体育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和组织建设;并且对体育防腐和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能比的努力在管理的制度安排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了生活方式变迁对安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发现:虽然安徽农村地区民众的民俗体育的参与情况、认知态度和传承意愿都比较好,但是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依然对民俗体育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分析安徽民俗体育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安徽民俗体育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积极走进社区,融入学校,借助旅游业来发展和传承。并对民俗体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倡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生活化情况有喜有忧,每周进行体育锻炼频率较高,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处于中等水平,但参与体育活动强度较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样,体育锻炼场所选择倾向于免费的场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个人生活习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减肥塑形等;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惰性、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少、设施及场地不足等。促进策略:强化青少年主导因素的作用,转变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念;拓宽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体育环境;营造以生活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阳光体育运动属于课余体育的范畴,针对其目前的困境,对大学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观念、阻滞因素进行了反思。认为发展大学课余体育应以大课程观为指导,在把其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完善大学层面的课余体育运行制度设计,并逐渐推动大学体育工作的重心由课内向课余转移。在此前提下坚持以技术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多元化改革,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兴趣引导;开展生命教育,激活大学生健身意识;在学校层面建立大学生课余体育组织管理的实质性机构,把各类学生体育组织做实,使其做事;组建以课余体育竞赛为核心的课余体育组织机构,实现课余体育竞赛的层次化、社团化、评价机制的周期化,扩大课余竞赛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效果对其一生的综合素质乃至退役后的就业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通过对影响竞技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目前应通过增强与改进对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的相关因素的构建,提高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最终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集体效能感,进一步通过集体效能感影响中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更好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研究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选取某高中高一年级篮球专选班的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成功经验的训练与反馈对高中男生集体效能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集体效能感对学生运动成绩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预测作用。研究得出,成功经验的训练与反馈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高中男生的集体效能感;集体效能感对高中男生的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集体效能感对高中男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