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体操运动员的非衡结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明确体操各单项竞技能力要素的功能大小是实施非衡结构补偿的必要前提。教练员应着眼于体操各单项运动技术与专项力量的协调,同时兼顾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发展与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突出对运动员翻转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的体操运动员实施非衡结构补偿;2)以体操运动员上、下肢部位的力量优势能力为主线,并结合形态和柔韧素质的发展状况,对不同优势能力类型体操运动员实施非衡结构补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体能均衡结构补偿现象存在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竞技运动中,不同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存在优化配置的可能。通过训练实验比较,发现在少年男子l00m项目训练中采用体能均衡结构理论指导训练,对提高少年男子l00m水平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不同位置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结构模型,揭示不同位置足球运动员在形态、机能、素质方面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提出位置体能这一概念,为不同位置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运动训练和体能评价诊断提供了相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对无训练经历人群的体能适应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无训练经历人群中个体的整体体能发展存在着"均衡发展"与"非衡发展"的特征.2)无训练经历人群的不同个体相同体能指标及同一个体不同体能指标的发展存在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论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体能模型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赛艇项目为个案,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量与评价、数理统计、帕雷托分析、雷达分析及归纳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体能类项目运动员体能模型建构的理论框架。认为: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模型包括模型参数筛选、体能结构模型和体能诊断与评价体系三项内容。其中,模型参数(指标)筛选为体能模型的核心.运动员体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是体能模型的基础,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诊断和评价则为体能模型的目的。它们在彼此关联地完整构成运动员的体能模型系统。体能模型的建构科学性决定于模型指标筛选的科学性,而其运行效益则取决于体能诊断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体能结构与分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体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并以此为基础依据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提出了对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新观点,同时对运动员体能分类体系和获得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健将级以上23名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20项体能指标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建立了体能结构模型,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体能结构模型是这一群体体能基本特征的集中描述.该模型的建立包括参数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和结构模型特征揭示3个子系统,此模型既可为女子短距离速滑项目的科学选材提供导向目标,亦可使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操作性、针对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米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竞技项目。以9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1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百米跑运动员体能各指标与百米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的体能结构并建立了体能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
百米跑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辽宁省高校男子百米跑二级运动员体能结构进行分析,筛选男子百米跑二级运动员体能构成的典型指标,建立成绩预测模型,为我国高校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 km竞走是我国田径运动中优势项目,类属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鉴于体能水平之于竞走运动员竞技成绩重要效用,论文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对我国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体能结构、要素特征及各体能要素训练方法手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山区、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生活在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显示:海岛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明显的好于山区。海岛地区偏重鱼虾类与内陆地区偏重于畜、禽肉的地域性饮食结构,致使居民的营养物质摄取不均衡,对居民所患疾病的种类有较大影响。山区与海岛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排在前三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痛风、肝炎。  相似文献   

12.
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体育场馆资源非均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场馆资源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保障,近20年我国体育场馆资源建设成绩显著,然而长期存在城乡、行业系统、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依然存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我国体育场馆资源的未来发展更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开放行业系统内体育场馆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场馆资源的公共属性;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有计划的发展高、中、低档次相结合的体育场馆设施,形成中心城市——中小城镇——乡村的梯次发展布局,满足不同区域人们的体育参与需求.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比较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体育本科专业存在的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雷同,专业口径宽窄不合理,专业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探索调整专业设置、以体育大类招生,进行通识教育。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和需要,分层次、选方向培养,确立新型培养目标,实施“平台式教育”的新模式,为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及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专门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解读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概述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注重体育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创造投资发展的合理产业布局;打破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创意发展的不平衡;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增强体育创意产业自身资本市场的自给能力;加强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系列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空间公平是国家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所依据的一种空间原则,它要确保不同生存空间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为不同生存空间的人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并使不同地域空间的主体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基本的公平标准。我国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空间不公平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分布区位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机会的不公平、空间核心竞争力处于劣势、"国家——地方"的二元"等级化"的高校设置结构不平衡。平等、协调、可持续、补偿是高校实现空间公平发展的基本原则。实行阶段性区域倾斜的空间均衡政策、准确定位地方高校在高校整体竞争环境中的生态位、通过差异性和特色性发展战略弥补外延发展战略的历史不足、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化劣势为优势是不同地方高校实现公平发展的有效策略。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战略研究中,建构面向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发展不平衡性的空间公平治理体系的解答范式,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以世界各国奥运项目成绩与优势项目布局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基本状况,探讨非均衡发展的要素禀赋。研究认为:世界各国竞技体育项目呈现出非均衡发展基本现实,各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建立优势项目群,重点发展优势项目,这种非均衡发展的现实受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人力要素影响,并经过一定积淀形成特定的优势,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也是实现竞技体育效益最大化的基本路径。启示我们,尊重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理解奥运争光计划中“均衡发展”要义,有效进行区域资源配置,优化项目布局,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学生需求状况、开设状况、教学状况、师资状况及场地器材状况进行调研. 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是中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即具有课程开设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总体情况、年龄、性别比、学历等不均衡)、教学规划不均衡(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课时分配、年级分配、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性别等不均衡)、教学条件不均衡(场馆器材、学校重视程度等不均衡)等态势.并分析了这种不均衡产生的主要原因:人们认识不足,师资水平不高,场地、器材不足,训练竞赛缺乏,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等限制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生态平衡视角分析我国体育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研究得出,我国当前体育系统发展失衡,并且探讨了导致失衡的主要原因:体育结构与功能失调;管理错位;社会对体育需求与民众对体育需求改变以及不良文化的影响。最后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理性选择是调整体育生态结构;实现体育文化多元化;树立体育生态意识;继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回顾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通过奥运战略、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三种方式确立的;中国体育发展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以及竞技体育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国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必须警惕发展失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体育非均衡发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