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田径是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也是奥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之一。通过对2001年我国田径运动员的成绩在世界排名的分析可以看出,男子项目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女子项目在竞走项目中具有夺金的实力,其它还有一些项目具有争夺奖牌和进入前8名的可能性。因此若想在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必须实施举国体制,选定目标、刻苦训练、努力提高成绩,同时抓紧后备力量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未来两后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进行分析,客观描述世界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格局变化、发展走势以及规律特点,同时,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田径运动员在本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表现,寻求中国田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函调大量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收集了近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九运会的田径运动成绩,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知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正处于一个下降过程,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年轻优秀选手,并针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为迅速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比较法,对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名次和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我国目前田径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几年我国田径运动的努力方向,以期对我国田径运动在世界田坛的落后局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田径运动是北京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在其发展的几十年的历程中,曾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田径选手,近几年北京市的田径运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不断改革,北京市的田径训练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真实的了解与掌握北京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以确保北京市田径运动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北京市田径一、二线运动队训练现状、成绩现状和在训队员现状;北京市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北京市田径三级训练输送体制;家长支持孩子训练的动机等影响北京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北京市目前的田径一、二线田径训练状况、运动员在编人数不能适应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随着社会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家长不支持孩子从事田径专业训练,致使各级训练班都难以招收到理想的田径苗子。在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管理措施配套不到位的情况,运动员学训矛盾较为突出等。为此我们也提出了整合有限资源,谋求整体快速发展;完善和拓宽训练输送体系;有效改善田径二线的瓶颈问题等发展对策,力图为北京市田径运动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就中外部分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和竞技黄金时段的巨大差异,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彼此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对如何延长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和竞技黄金时段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全面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 2 7届奥运会田径比赛结果的分析 ,透视出当今国际田坛美国遥遥领先、保持世界第一 ;进入第二集团国家增多 ,竞争激烈 ;田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 ,奖牌出现分流的总体实力格局。同时 ,从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来看 ,具有一定的发展不平衡性和较为明显的优势项目洲际分布特征。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欠佳表现 ,暴露出了我们训练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转变思想观念、注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训练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化训练水平、在全面提高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同时 ,注重几个重点项目的突破等 ,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构成及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项目是奥运会中金牌数最多的项目,专项运动能力是田径短跑运动员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专项运动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战术、专项心理品质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雅典奥运会看2008年中国田径取得突破的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雅典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取得了2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规划中我们取得进一步突破的方向应该是:保持和提高已有的优势项目的水平,如女子中长跑、竞走等;瞄准技术型项目进行攻关,争取有所突破,如技术含量较高的跳高、撑杆跳高、三级跳远等项目;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女子项目上,是我们取得快速突破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的观察及统计分析,以客观的视角对我国田径运动员在这届奥运会中的表现进行评述,为迅速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田径比赛前八名平均成绩以及十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与23~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揭示我国田径运动的基本现状,明确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不足以厦与世界田径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录像及成绩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展望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39届体操锦标赛录象及成绩的分析,了解当前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田径迎战北京奥运之峻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法,对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特别是从2004年雅典奥运的成绩剖析了中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并以雅典奥运会参赛选手(我国重点项目北京奥运的主要对手)为背景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只属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能令人乐观.经过与世界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后,把我国田径竞技运动规划为优势、潜优势项目(高栏、链球、中长跑、竞走)、待发展项目(女子长投、全能等)进行积极备战,并对这些重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科学化攻关训练.在训练实践上,教练员、科技服务攻关团在训练理念、方法、手段上要勇于创新,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进行科学的总结与推广,完善与发展田径竞技运动训练、参赛的理论体系,力争把脉田径竞技运动的训练规律;加大资金与科技力量的有效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科技服务的宏观控制,调动一切资源为奥运备战,确保最大效能产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通过对北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进行深入分析,对北京奥运会后的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及中国田径运动的竞技实力现状进行评述,通过对中国田径运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届世锦赛世界田坛奖牌格局大变,其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奖牌的地域归属特征日趋明显,表现在: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非洲的优势项目中长跑整体上无人可敌;南美洲、大洋州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迷.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总体成绩有进步,尤其是男子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都有亮点,但中国队国际大赛失常、阴盛阳衰、竞争实力不强等老毛病再次凸显.建议中国队从提高队员比赛能力、实施洋务运动、狠抓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组建高水平科学训练基地、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这几个方面加强备战,力争避免08奥运会"失田径却得天下".  相似文献   

17.
刘翔雅典奥运摘金和洛桑大奖赛刷新世界纪录的精彩演绎,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在分析刘翔成功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充分利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田径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树立新的训练理念、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素养、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等诸多启示。既认真探索中国田坛的发展之路,也真切希望我国田径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奥运会和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演变历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各类学校体育的田径理论教学和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奥运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非规范性的田径比赛项目,现今奥运会和世锦赛均设置47个比赛项目.其中,奥运会男、女走跑类项目演变经历了60年和80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跑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22年时间;奥运会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72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16年时间;奥运会男子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12年时间;奥运会男子全能类项目设置稍晚,女子项目比男子项目晚近80年,世锦赛男、女全能类项目在第1届世锦赛就已完成设置.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呈现女子项目向男子项目相统一、相规范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录像及成绩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展望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