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日益紧迫,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凸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意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两者结合发展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1)新《课标》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2)高校体育教育应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赋予"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以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背景,它影响着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传统"和"文化、"节庆"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对农村体育活动内容的产生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庸"思想阻碍现代体育在农村的开展,"礼制"观念限制农民对体育的参与热情,"小农意识"影响农民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和体育价值观,"封建迷信"制约现代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纵观农村传统文化的变迁轨迹,传统文化对现代农村体育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在教学目标体系上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陈旧框架,因此,客观上要求有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新体育教学目标出发,分析了"小集团"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设计,认为其应该是实施新体育教学目标的方法学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体育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健康第一"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但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在持续下降。究其原因,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健康第一"的认识,对运动技能传授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教育达到终身锻炼,提高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中学体育运动会的办会理念和组织形式的全面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注重全体性和健康性,贯彻"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体育理论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有着紧密的联系.着重从孔子的"六艺教育"、庄子的养生思想、和传统健康观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国传统体育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有着独特的内涵、表达形式、特点,它的"不伤不损、形神俱养、治未病"等精髓对发展体育健身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如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体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视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提出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阐述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内容构成和组织功能构成;分析介绍了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展体育教学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理论思辩法,着重从传统师生关系的点评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交互主体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并进行系统论证,以期达到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推进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女性受约束倾向、大众传媒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等影响女学生运动参与的隐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从"实用"的理念对体育考核进行硬性规定和实施"家庭体育补偿教育"相结合、重新定位女性健康运动与开发、创造适合女学生的运动方式相结合、普及针对女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加大媒体对女性健康美的正确引导相结合等措施,以期培养女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增进女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多少"这个基本学理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新旧两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体育知识进行分析,试图说明体育与健康知识不仅庞大有形,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清晰,为今后科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各层次教材中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体育的知识浩瀚如海,为中小学体育知识传授带来极大的空间,也带来教材选择的难题;体育知识更新很快,其更新规律将成为中小学体育知识淘汰更新的依据之一;运动项目知识是体育知识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小学传统体育知识教学的重点,如何使运动项目教材化是未来的课题;健康促进与身体锻炼知识是非传统型的体育知识,惯受忽视,其整理和教材化也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得到极大推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则备受冷落,逐渐沦为非主流体育文化。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中国道家主要思想这一视角,以人类健康和文明为出发点,分析指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存在的不足,并通过道家思想精髓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使形成合乎道的"自然体育"和"生态体育",以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和谐及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课程管理体系、目标体系、学习领域的确立以及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和民族传统体育功能的多重性等角度,分析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具备了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和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途径与对策主要包括:正确 认识课程标准的内涵,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课程内容奠定基础;建立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传统体育素养;探索、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习评价考核办法;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传统教育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学校体育价值判断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明确职责,学校体育应强调体育本质功能,重塑"体质教育"思想;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层面,应明确责任,加强协力合作,完善健康服务体制。三方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历史回顾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和实践应用法等,对"健康"与"健康第一"思想作综合考察,研究认为:"健康"是产生传统养生思想的动因,主要包括动静规律、形神兼备、均衡发展、阴阳合气."健康"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今天世界所认同的健康观是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的.在学校领域中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是以学生体质下降为社会背景的,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也是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并成为今后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阐述我国大众体育的五个"自然"特征:自然养生、自然环境、自然消费、自然组织、自然承传。自然养生所依赖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保健养生观念,自然环境所强化的"天人合一"环境意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消费所表现的黜奢崇检消费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自然组织搭建了人与人和谐沟通的社会平台,自然承传方式则以成本低廉、贴近生活而且便捷成为大众体育的传播和普及的重要通道。以期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视角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之学校体育改革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体质下降、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育行为、社会环境影响、体育促进健康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思考.认为,导人健康促进理念可以补足学校体育的综合干预措施,以行为干预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展望了导入健康促进理念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发生的几大变化:1.致力于影响健康的社会和行为因素研究.2.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核心.3.以行为干预理论为依据,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4.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领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主导的思想."健康第一"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是实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价值取向与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据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策略。研究结果将为政府部门和体育社团等相关主体加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推广,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具有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研究认为:在器物层面上,地域人文特质浓郁的977项民族传统体育彰显具有"文化定义"的中华民族文化外延,凸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之总和,是整个"民族体育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在制度层面上,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施行,从政治管理的艺术性和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脉络;在行为层面上,定期举办的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民族民间竞技游艺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规范性"和"原生态常态"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在观念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所扮演的群体生产、工具需要到处理和谐民族关系和处理人身心平衡的休闲方式姻蕴化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到"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明了和外延的拓展,对世界体育一元化发展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