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运动量训练期散打运动员血清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散打运动员血清睾酮(total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肌酸激酶(ereatinel kinase,CK)和血尿素(blood urea,BUN)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睾酮水平先下降后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皮质醇水平先升高而后下降;T/C比值在训练初期变化幅度较大,但到训练后期其变化幅度减小;血尿素含量在训练过程中呈现走低趋势。研究得出上述指标的采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运动员减体重过程中机能的变化规律,同时寻找减体重过程中评价机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对11名浙江省散手、跆拳道、拳击优秀运动员在赛前不同减体重阶段的血液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睾酮(T)、血清皮质醇(C)及血清T/C比值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减体重过程中血清CK、BUN及T是监测运动员机能变化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动态观察电针对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半程马拉松比赛后机能恢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18-22岁中长跑运动员6名,采用生化检测及放射免疫法,测试其在不训练、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h、28h,外周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两次比赛间隔正好1个月,其中一次赛后给予针灸.结果: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后4h血清BUN、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值下降,提示机体的运动能力有所下降,产生了运动性疲劳,电针可帮助其指标恢复,以T/C比值反应更加敏感.结论:电针可对其赛后机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男性跆拳道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跆拳道运动员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前、运动后即刻及次日晨的CK、BUN、C、T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运动后即刻血清CK和BUN较安静时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尽管CK和BUN已达到国内外报导的疲劳阈值,但次日晨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该运动负荷的训练是合适的.因此CK、BUN、C、T以及T/C比值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一次大运动量训练课后跆拳道男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选取测定了与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有关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BNU)、血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对陕西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负荷及机能状态进行监测和评定.结果显示:队员基本适应训练计划负荷并能在高原训练期表现出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运用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队男子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在基础期、集训期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晨脉、血压、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睾酮(T)、血尿素(BUN)等指标能够反映身体机能状态、运动量、运动强度、营养和恢复状况,对集训期间的训练监控具有指导作用,其中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睾酮的变异系数较高,表现出对强度变化敏感,且个体差异较大;血红蛋白与运动量、营养和恢复关系密切;血尿素与运动量和身体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并比较"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两种过渡训练模式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藏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影响.方法:将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20名藏族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名和对照组10名),实验组进行"高原1周-亚高原2周-平原1周"过渡训练,对照组进行"高原3周-平原1周"传统的过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别在高原(四川康定)、亚高原(四川泸定)、平原(四川成都)进行12min跑测试,测定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和运动后尿蛋白等,并在安静状态下测定运动员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等生理指标.结果:(1)两组世居高原藏族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运动后尿蛋白、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从高原到平原均呈上升趋势,各项指标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员进行"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安静状态下的血清CK-MB、HIF-α和血睾酮增加更明显,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这一训练模式较传统的高原训练模式对于提高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有着较好促进作用,有利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更快更好的适应从高原到平原的海拔落差,有助于运动员训练时运动强度的提升和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对女性运动员运动能力及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女性运动员游泳训练模型,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对女性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皮质醇及其两者比值运动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三阴交穴使运动女性运动员Hb和Hct升高;血清T、T/C显著提高、血清C明显降低,运动后血糖恢复加速。结论:针刺三阴交穴能纠正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对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赛艇训练周期内的训练特点与运动员机能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方法:在整个赛艇训练周期内,对中国国家队15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的常规机能指标如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和血睾酮(T)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BU、CK、Hb基础值处于正常人的标准范围,但个体差异较大;在整个训练周期,BU、CK、Hb等机能指标伴随着训练周期训练方法的变化也经历了周期性变化,T的变化则是先降低后升高.结论:BU、CK和Hb各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纵向比较和综合BU、CK、Hb等机能指标进行赛艇训练监控更有意义,不能以单一机能指标作为上量上强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2015年中国男篮高原期间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过程中对中国男篮队员进行体能训练干预并进行追踪测试,并对高原前后身体机能与身体形态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高原体能训练进行科学化探索。方法:使用韩国Bio Space公司Inbody3.0体成分测试仪分别在上高原和下高原前测试身体成分;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GEN.S血细胞分析仪等仪器分别在上高原、高原中和下高原前测试身体机能。结果: HB、RBC和HCT在高原训练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1);BUN与CK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T与C则先降低、后升高;T/C则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身体成分中除了脂肪含量、腰臀比和体脂百分比有显著降低外(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1)高原体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篮球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这种能力在高原训练第11天的测试中发现有明显的提高,并于第21天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因此要改善篮球运动员机能水平,高原体能训练应至少持续21天。2)BUN和CK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高原体能训练负荷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BUN和CK可以作为今后高原体能训练负荷量控制的参考指标。3)T和C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C则呈升高趋势,说明此次高原训练负荷安排科学合理,运动员没有发生疲劳现象,机体合成代谢能力得到提高。4)高原体能训练可以降低篮球运动员的体脂含量,但对肌肉围度的影响则与高原训练的高度、形式及负荷有关。5)此次高原体能训练模式可以作为其他高水平篮球队进行高原体能训练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篮球“多元组合”训练过程的生化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篮球多元组合训练过程中采用生物学指标进行阶段性监测,测试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以了解在训练负荷和训练内容变化时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运动员Hb总的变化趋势为先逐渐上升而后趋于平缓;整个训练时期运动员睾酮浓度基本呈上升趋势;皮质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先升后降;在整个训练期中运动员的BUN均升高,但变化趋于平缓,各训练时期BU均未超过8.0 mmol/L。说明在整个训练时期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睾酮和皮质醇等生物学指标结合使用,能够较准确地监控队员的机能状态;睾酮水平与血红蛋白的变化基本一致,血红蛋白可成为篮球运动员机能监控的基本指标,在今后的监控过程中,结合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可使监控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现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56-1657
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运动能力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试,旨在观察高原训练是否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高原训练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下一次高原训练累积经验.结果显示:1)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模拟2 000 m测功仪成绩和3 000 m成绩,高原前后成绩分别提高6.6 s和9.5 s.2)高原训练后心率值有所下降,下降5%.3)高原训练后血乳酸下降,下降11%.4)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升高3%.5)高原训练后血尿素值有所下降,下降12%.综合所有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高原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原运动能力提高和其余生化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选取备战2010年冬奥会周期国家速滑队外教组为期3周的高原训练,通过观察与分析高原训练前后训练周期的安排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探讨高原训练手段在速滑运动员陆冰能力转换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原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中,有氧训练和陆上的专项训练占了最大比例;2)3周高原训练前后相比,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出现明显增高,但高原训练结束后两周,则普遍出现下降;高原训练结束后两周,运动员睾酮水平与高原训练前相比明显降低。该现象提示:高原训练前及高原训练阶段的训练质量影响下山后的体能状态;训练内容转换时,相关的体能储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了常压模拟高位(海拔3000m)低练对大鼠合成解代谢的影响。随机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并分为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四组,高住大鼠每天在模拟3000m高度休息12h,运动大鼠每天常氧状态下进行跑台速度为25m/min的跑台运动训练,1h/d,5d/w,测定4w后的血清T及C、BUN的变化。结果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SD大鼠血清T/C比值均显著性地增加(P<0 05、P<0.01),血尿素氮没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 表明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增强了机体的合成代谢能力,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8名国家女子中长跑队员5周的青海多巴高原训练(2 366 m)及3周模拟高原训练--高住低训(2 500 m)的血象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受试者均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但高原训练并没有引起血象指标的明显升高,反而在高原训练后期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等明显下降.下高原1周后血象指标高于或接近高原训练前水平,2周后大幅度下降;同样,模拟高原训练也没有引起血象指标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影响的神经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名健将以上运动员(全国冠军以上4名)采用时序实验观察方法,分别采集运动员上高原前、高原训练中、下高原后、下高原后12 d(赛前10 d)的训练成绩,生理生化、免疫指标,脑对运动训练负荷的自主适应调整指标等.实验表明:1)高原训练不能代替专门的赛前训练安排,高原训练效应的保持,依赖于赛前训练与高原训练强度控制安排的连续性.2) 脑功能指标如信息熵离散,信息熵集中的主震荡水平离散或右移,均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而一般生理生化指标如血色素、血清尿素氮等只能反映运动员的一般功能状态,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高原训练所引起机体生理适应的主要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系统高原训练后,机体可发生一系列有利或不利的抗缺氧生理适应。目的在于论述高原训练能否有效提高平原运动能力,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参加比赛运动员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理机能反应及比赛后的生理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监督 ,搜集较完整的数据资料 ,为今后在高海拔进行自行车拉力赛及自行车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从此次自行车拉力赛的科研测试结果分析 ,运动员在高海拔上进行自行车比赛时 ,身体机能基本处于良好状态。在控制好量和强度的同时 ,在此高度上进行自行车比赛是可行的。在海拔 40 0 0米左右的高度上进行比赛 ,应做好赛前运动员的身体检查工作 ,并且要搞好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膳食补充 ,确保运动员的体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男子50 km竞走队12名运动员高原训练进行全程跟踪,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记录每天训练总量及训练强度.结果发现:上高原后,RBC、HCT、WBC、Hb、BU生化指标出现下降趋势,而T出现持续上升,且在上高原后第3、6周出现差异显著;高原训练期间,RBC、HCT、WBC、Hb、B指标变化不明显,高原训练第5周CK升高,T下降,且与高原第1、3、6周比较差异显著.提示高原训练期间各生化指标的变化与运动量、运动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且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