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育活动不单纯是青少年在发育期身体发展的手段 ,而且是贯穿人们一生的生活内容。因此 ,“终身体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终身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 ,以增强体质。所以学校体育改革要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归宿点。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立场,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世界观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主张学校体育要以学生健康为目的,反对选手制;主张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改革与塑造学生的体质和精神面貌,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以教学任务为核心的基本观点与认识,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标问题。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以知识技能为先导,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其核心是要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延长体育课程开设的年限,制定手段与方法统一,运动与护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大纲,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各种功能,着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协调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应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生活化,满足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需要,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有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发挥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也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提高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使之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5.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体育是由终身教育演化而来,其核心和目标是个体的终身体育学习。建立在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致力于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原理与体育运动规律、形成终身体育学习的基本能力、扩大技能储备和建立正确的体育态度、思维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等,以达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满足感的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必要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担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的改革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习惯、技能来进行,以便更好地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接轨。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一定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如建立适应终身体育的新的课程体系,成立多种体育项目俱乐部,打造现代体育文化氛围.另外,通过教育使学生真正的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加强体育锻炼的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重“实践活动”轻“理论知识” ,重“应试体育”轻“过程体育” ,重“竞技标准”轻“生理指标”等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 ,提高体育能力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为目的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培养积极自主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充分落实体育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否满足女生的体育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女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高,而对教学内容、成绩评定和场地器材的满意度则很低。建议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安排,满足女大学生的需求;学校应加强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体育课成绩评定标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以体育教学为基本途径和组织形式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对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体育教学的社会效应,加强“社会角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及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在校的必修课。因此对学生既要注意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立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以研究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系统地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讨.并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课程总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浅谈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针对当前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教学目的着手,建议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体育课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逻辑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借鉴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教学目标设计时应以学生三类学习结果为依据,同时提出了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预想。其目的在于为体育教学目的设计提供一个逻辑思路和一般的轮廓。  相似文献   

17.
转变观念,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学生目前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现代体育教学是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而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是从本质上为学生体育课"减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游戏课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游戏课程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它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但同时又给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怎样在体育游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创编新颖的体育游戏,是我们应重视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排球教学课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技能,进而为树立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思想,为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排球教学的最终目标.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对高职学生排球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思想及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我们的课程改革概括为"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三自主"模式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互动"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模式是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三开放"模式是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十年实践表明,该体育课程模式既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