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地藏族大学生不同BMI指数大小,将其分为五个类别,并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营养不良组女生多为瘦高型,而男生为瘦矮型,超重的男女学生体型都较高大;体重偏轻学生的身体机能要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男女生下肢爆发力普遍较差,耐力水平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追踪调查等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期间,学生的身体仍在发育过程中.男生的身高发育已经到了缓慢阶段,体重、胸围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女生的身体发育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形态指标趋向相对稳定.2)系统的体育教育,能够全面而明显地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医药学院2008级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三年跟踪监测,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体质健康状况改善显著,男生体质状况优于女生。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偏瘦,身体机能改善明显,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出高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17岁藏族城市男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质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改善藏族男女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来源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论:藏族男生的身高和立定跳远成绩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女生,而藏族女生的BMI向标准值变化的趋势和男生基本一致,但比男生更接近标准值.此外,藏族男女生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男生下降趋势高于女生;而藏族男女生在50米跑成绩上,均出现了显著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藏族、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部分高校的藏族、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民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中藏族、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的形成主要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艺术类院校是高校中一类相对特殊的学校,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改进艺术类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及体育教学提供依据。通过现场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五所艺术类院校的2009、2010级本科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艺术类院校本科生体质平均分为71.6分,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各年级对学生体质总分的影响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即大二男生的体质优于大一男生,而大二女生体质较大一女生差;学生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上肢力量一般,心肺耐力和下肢力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7~18岁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哈、柯等三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间,新疆地区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女0.8cm、1.6kg、2.7cm,哈女6 cm、4.9kg、2.7cm,柯女4.2cm、3.2kg、1cm;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柯女生,柯女生的优于维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太原理工大学看高校入学女生体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高校入学女生的体质现状,为今后进一步体育教育改革和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测试与数据统计法对太原理工大学1992-2002年10年间的体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入学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三项身体形态指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其体格发育仍为"细长型"(豆芽型);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中的耐力素质显下滑趋势,其它三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为依据,对我校2015年男女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校男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总体的体质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男生的身体形态水平不及女生;身体机能水平好于女生;身体素质除速度素质其他素质均不及女生;而总体上学生的各项素质成绩处于及格线水平,优秀良好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香港小学生体质若干指标的调查,并与加拿大、广东省,等国家、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客观地分析香港小学生身体发育情况为了解和研究香港小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论: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正常,好于其他普通高校,与同类体育院校状况相当;总体上社体系、体育系学生成绩优异于其他系学生,而人文系、艺术系和冬奥学院学生测试成绩则相对较差;各年级的学生呼吸机能一般,男生平均体质指数稍高,上肢爆发力偏低而下肢较好,各年级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下肢爆发力和柔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70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和6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体质及跟骨超声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控体重、运动等原因,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有较低体重和体脂率,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瘦体重均低于普通大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较好,而男花样滑冰运动员则相对较弱;身体素质方面,男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好,而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受瘦体重的影响,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握力素质有待提高;3)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质及骨密度进行定期监测。掌握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质、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旨在发现其肥胖程度与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脂指数(BMI)与其身体素质相关,表现在随BMI的升高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因此高校可通过运动与肥胖、饮食与肥胖讲座及改变肥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及开设身体锻炼课程和加强课外辅导来控制肥胖学生体重,提高其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上海早期女子体育师资培养的历史语境及历程进行了研究.可知:早期上海女子体育师资是晚清新式教育改革、女性新身体的体育观和"尚武"思想把女性身体纳入民族国家视野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上海早期女子体育师资的培养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的女子体育教员,为我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三所高校在校藏族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从年级到性别上有许多共性。他们 都注重健康、社交、审美等功能。而在体育对精神解脱及体育运动中给人愉悦刺 激等功能方面认识不够。同时藏族男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上也有一些 差异之处,如男生注重社交,而女生首先注重健康等。从总体来看藏族大学生在参 与体育活动时,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体育意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应在今后的体 育教学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测试法和数理分析法对大学生的BMI与其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保持适宜体重,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的BMI指数相对集中,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体重偏低和超重或肥胖的学生。男、女生的BMI在均值和分布上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的BMI与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BMI的大学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生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仰卧起坐以及男1000米/女800米跑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超重或肥胖者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最差。体重正常与体重偏低者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在不同性别、不同项目上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高校女生体育课程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分析了花鼓灯健身舞引入高校女生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并认为它符合高校女生群体的特殊需要,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相一致。为此文中对这一课程的具体设置与相关安排进行了构建与探索,并希望以此能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入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目的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性、本质性的问题。目前,对学校体育目的界定的观点较多,这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与制定影响重大。“体质派”认为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多目的论”认为增强体质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或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育教育是运动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翻阅大量与学校体育教育及教育目的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从健康与体质的辨证关系;从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两者的辨证关系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引发大学生焦虑过度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刺激条件引起心理应激负效应分析,大学生形成焦虑过度的主要原因为对体育课厌学、对高难度有危险性技术缺乏信心、应试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教师与同学的评价等,由此造成了消极对抗情绪等.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方法,培养学生防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