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相关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进一步对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正论析:关于体育标志权和电视转播权的保护已达成共识,但缺乏普适性研究与法律保护;关于运动竞赛表演知识产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且还存在研究理念上的问题;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应立足于体育的特殊性进行专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奥林匹克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的依据,发现我国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方面存在缺陷;行政执法认定不准,缺乏配合;司法保护审理期限过长,效率不高;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完全接轨等.提出了完善我国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冠名合同的性质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从法学角度阐述了体育冠名合同与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公益事业捐赠合同、广告合同的区别,认为体育冠名合同属于唯一授权许可合同;论述了体育冠名法律保护的不足:冠名权尚未取得合法的法律地位;缺乏调整、规范体育冠名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就完善体育冠名合同的法律保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立法和修改完善情况,认为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五个特征:奥林匹克标志保护范围广且力度强;法律明确规定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权利人;通过引入"合理人"制度来判断合理使用和侵权行为;独立的法律救济方式;悉尼奥运组委会采取一切措施营造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指出,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加强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高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位阶,将《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修改完善为《特殊标志保护法》,建立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私权。首先探讨了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然后以奥林匹克标志的特殊性为例探讨知识产权作为私权的例外情况,并且从法律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奥林匹克标志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这也是《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提出的要求。面对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官方属性这一冲突,本文提出应该通过官方标志的保护模式加强对奥林匹克标志的法律保护。官方标志保护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应以此为契机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运用法学理论,从体育冠名权的法律性质、内容及权利合同的法律特征等方面入手,对体育冠名权这一新兴的权利现象作了较客观的分析.根据冠名权的立法现状和相关法律,探讨了体育冠名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提出了体育冠名权进行法律救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民体育权利的本质就是公民体育权利区别于公民其他法学权利的的基本属性.公民体育权利由应有权利走向法定权利是体育权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体育权利的内在要求.就体育法律关系而言,构建公民体育法律关系,保护公民体育权利具有现实可能性,应努力建立保护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理标志产品众多,加快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对我国的发展在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理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挖掘河南地理标志产品,尽快出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隐性营销"本身并非法律正式规定和认可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泛性伸缩尺度的概念。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行为须具备关联性和寻求商业利益两个属性。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具有侵权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性、侵权空间的特定性以及侵权客体的复杂性等的法律特征。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体育赛事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跟进了重大特定体育赛事标志保护的法律条款。完善对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法律规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体育媒体服务的结构调整是体育立法改革的核心问题,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众通过媒体实现对体育事业改革的有效监督的同时为媒体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主要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比例证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媒体公共服务属性角度出发,研究权利保护理论,对于体育媒体服务的结构重塑与规范路径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媒体服务的公共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媒体活动必然也是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必须兼顾体育媒体产权的立法保护、体育媒体服务的法律规制、体育媒体从业者法律保护等多个方面。同时,体育立法应为体育新闻供给提供法律边界,制定体育传媒领域具体业务规定和条例,以及明确体育媒体权利结构与其他权利之间的界限,来实现体育媒体监管与其他权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根据教学与训练的实际,运用场上标记法进行篮球意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力以及场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石红  马志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49-1050,1053
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对陕西省女子摔跤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在运动受伤、比赛失利、内外压力三个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其中运动受伤、内外压力两个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对运动员在大赛前存在的内外压力、过多考虑比赛结果等方面的心理应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广泛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实践表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有效地促进了比赛任务的完成,提高了运动员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无形资产开发应遵循的运作等基本问题,归纳协会最核心的三类无形资产资源:赛事举办权和经营权以及围绕赛事举办产生的广告权、广播电视转播权等;单项运动协会组织的名称、标志等;国家队的无形资产,认为我国单项运动协会无形资产表现出明显的国有资产属性以及周期性的特点,运动项目之间无形资产内容与价值也存在明显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及其变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得知体育学习兴趣初一阶段比初二、三阶段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初三男生比女生高(P<0.05)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初一、二阶段对问5题所得结果比初三阶段高(P<0.05)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调查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议。为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等方法,分析了第16届亚运会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法律保护的重大意义,阐述了第16届亚运会知识产权侵权的特征及其保护策略。保护亚运会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既为亚运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政保障,又保护了合法赞助商的权益,还能促使亚运会健康地发展,同时对我国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认为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应该是1901年或之前,地点是天津。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使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1935年在上海首次正式成立,标志着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始登上中国体坛;1919年后国内乒乓赛事快速发展,其活动逐步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各界,但国际化的交流主要限于中日之间,还没有加入到国际乒联组织;乒乓技术基本上处于一个完全模仿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战术风格;1937年联合日、美、英三国制定了第一个完备的国际乒乓规则,乒乓球规则开始与国际接轨。近代中国在乒乓球组织、竞赛、技术、规则、女乒乓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的探索与发展,为当今我国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休闲体育促进体育用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休闲体育的内涵与特点,界定了体育用品的概念,对国内外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休闲体育对体育用品业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休闲体育引爆体育用品消费,引导体育用品业向休闲方向发展,促进了体育用品数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对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出前景展望,为我国休闲体育和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及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社区体育在我国是一个逐步被人们认识的全新的概念。它包含有家庭体育、老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 ,兼含有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社区体育的概念、功用及其现状发展进行探讨 ,以利推动社区体育的大力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军事体育的由来与军事体育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战争与体育的起源,以及半个世纪以来军事体育在我国发展的过程。指出了国防体育和军事体育是同一概念。而军事体育和军队体育、军人体育却完全是不同概念。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家庭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家庭体育意识较强,体育行为相对滞后,体育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时间不充裕是影响上海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快家庭、社区和学校体育一体化进程,建立新的家庭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