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GDP核算体系所固有的缺陷使得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是巨大的,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体系。国外许多成功经验已经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进绿色GDP核算。在绿色环境建设方面,江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未来应不断完善在这方面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建设绿色江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而“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所引申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衡量国民经济体系的经济核算指标应更加科学和规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分析应更加具有指导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GDP,更要研究和发展“绿色”GDP。  相似文献   

3.
绿色核算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核算)是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然而从现行的GDP中,我们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经济发展的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难以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环境和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和资源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4.
绿色GDP刍议     
实施绿色GDP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由于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领域一项新的变革,必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目前面临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实现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健康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目前需要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实施“绿色GDP”战略。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绿色GDP”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能源消耗、污染状况、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实施“绿色GDP”的客观必要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实施“绿色GDP”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GDP包容性增长将写入十二五规划,它是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及调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重要手段,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古代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事实的考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分析了资源环境价值内涵中的生态成本,从而提出如何以生态成本作为修正因子核算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从GDP到GNH: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幸福总值(GNH)是一个全面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指标。以既包括GDP基本计算方法,又涵盖心理和精神层面的GNH指标为根据追求经济发展,可以使社会经济在环境、文化、健康、福利等各方面均衡协调发展。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讲,GDP的增长要以GNH为指导,对GNH指标的追求也要以GDP的增长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追求,体现“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和新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相继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对应着无色(虚无)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绿色发展四种发展范式。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下以低消耗、低排放与高效率为特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资源短缺危机和环境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从黑色发展范式到绿色发展范式的转换,需要实现“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主体由“单一理性经济人”向“双重理性经济人”转型;发展目标导向由“只注重经济发展数量,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向“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数量”转型,发展模式由“低成本竞争、高资源环境代价”向“高成本竞争、低资源环境代价”转型,发展过程由“线性强物质化过程”向“非线性弱物质化过程”转型,发展路径由“黑色工业化、黑色城市化与黑色现代化”向“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与绿色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循环经济的今天,绿色GDP指标显然比现行的GDP指标更为科学,它符合我国目前提出的又好又快的建设方针。要达此目的,至少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全民教育,观念先行;二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三是要有法可依,依法问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限制地资源开采与不当利用,给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的冲突逐渐升温。如何衡平必然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传统的调节方式已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地役权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优势,从而提出了生态地役权的理念,本文围绕着生态地役权,从概念到意义所在,到实施困境,再到具体的建议,旨在较为完整地介绍生态地役权这一新兴理念,从而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母的,并有效平衡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2.
徐萍 《职大学报》2002,(4):54-56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扩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则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缩小.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根本途经是进一步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其中,缩小贫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和投资环境方面的差距是加速发展经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型发展理念.在环境立法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法治化过程与手段.以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概括分析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环境立法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立法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立法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从而确保绿色发展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发展同其生态环境相适应是一条任何社会与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新余市把自然生态与能源生态发展相融合,为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开辟了良好前景。为扬长避短,促进该市的深层生态发展和进一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探讨适合新余市地域特征的七大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构已显得非常必要,并期待为该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卡脖子”技术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生存、产业长期自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举国体制下“中央—地方”联动构建“卡脖子”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与长效机制,是破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剖析央地两级政府联动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的路径与内部机理,可构建嵌套交互的战略性“卡脖子”与一般性“卡脖子”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厘清人才、资金、信息数据等要素在跨体系、跨主体间的流通机制。融通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作用,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构建本地联动创新生态体系与长效机制的研究,为共破“卡脖子技术”指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其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发展慢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税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韬 《职大学报》2007,(1):94-98
本文对美国、荷兰、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状况进行研究,并分析我国绿色税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推动绿色税收有助绿色GDP的增长,关键是做好对纳税人的确立、税基的选择、税率的确定以及对绿色税收的优惠条款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已有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环保教育从孩子抓起,让学生从小学习环保知识,养成环保习惯,参与环保行动,在他们心灵深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这已成为每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工程,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课堂教育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社会教育为大背景的综合管理体系,把环保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之中,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于各个领域,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环保教育格局。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生活用水的水质调查”,“家乡生态植被情况”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家庭,走向社会,开辟出环保教育的新途径。一、抓好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的高度,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中一改过去“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提法,而突出强调“生态文明”的概念,这表明未来我国不仅要在环境保护上要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心理、行为层面的构建。近年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不仅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不具备,而且也缺乏健康、绿色、休闲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因为能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对我国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样,休闲旅游因为公众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又必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且需经历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和绿色休闲旅游这三个低、中、高发展阶段,最终实现“生态休闲”、“文明旅游”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