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篮球运动防守战术为切入点,对世界最高水平的12场比赛录像41项防守战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当前欧、美等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强队运用防守战术的特征与现状,把握当前世界篮球强队防守面貌,以指导我国篮球运动教学训练,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防守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篮球运动防守技术为切入点,对世界最高水平的12场比赛录像57项防守技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当前欧、美等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强队运用防守技术的特征与现状,把握当前世界篮球强队防守面貌,指导我国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世界男子篮球竞技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历届世界最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即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男子比赛)前三名成绩的分析,把世界男子竞技篮球格局的演变划分为四个时期,并讨论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世界男子篮球竞技格局演变的原因,并预测当前世界男子篮球竞技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确定了对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关系密切的14项特质性心理因素,选择四项特质性心理因素和运动心理技能对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成绩前8名球队的106名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量,将各项数据同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意志品质和特质运动自信心这两种特质性心理因素可以预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技能-自信、技能-注意力、技能-动机这三种运动心理技能可以预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观察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过程和技术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呈现以下发展的新动向:篮球理念上的改变;篮球进攻技、战术上的改变;篮球防守技,战术上的改变.通过研究,找到我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为我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世锦赛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6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对当今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流派提出了见解和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能是职业球员承受大负荷训练与高强度比赛的基础,为保证中国男子篮球运动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篮球协会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球员体能水平的监管也在持续加强.研究针对中国篮协重新对CBA联赛实行体能测试的措施,使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材料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球员和世界强队球员有较明显的体能差距;CBA体能训练体系安排、计划设置和检测水平不足;当下使用的体能测试方法和手段还有待提高.建议:篮协要以加强信息收集为出发点,不断改进测试内容与方法;以体能测试为手段,不断加强思想引导;以测试标准为引导,充分发挥体能测试机制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五大洲球队的整体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揭示世界男子篮球的竞技格局,透视当今五大洲男子篮球的发展态势,旨在为提高和发展我国男子篮球竞技水平,为更好的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参加的全部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本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定位,指出了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将来参加国际重要篮球比赛时中国男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损伤情况及其相关的病因学进行了分析。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患病率为7143% ; 损伤多发生于指、踝、膝等部位, 具有明显的运动专项特点和青少年损伤特点; 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有缺点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主要的损伤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十三支省艺术体操队及国家队教练共25人为研究对象,对教练员工作特征、工作一家庭关系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艺术体操早期专项化的特点和劳动成果以运动员成绩为指标下,艺术体操教练员需具有创新编排能力、主动的专业拓展能力。艺术体操教练员工作对家庭的促进高于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工作对家庭的促进体现在对个人能力发展、情感促进、心理资本促进正性增长;工作对家庭的冲突主要诱因体现在:压力疲劳冲突、价值实现冲突、时间冲突、收入满足感较低的冲突。工作对家庭的促进和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对主观幸福感起着调节作用;工作对家庭的促进作用可以缓解工作压力、防止职业倦怠,同时也对艺术体操教练员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和调控运动负荷,保证大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我们根据本院国子足球代表队运动员的特点了一套有球大负荷训练的计算,选择五项指标来监测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本院男子足球代表队的有球大负荷训练收到了预期效果,整体质量已经达到我国优秀青年足球队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足球队有球大负荷训练课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我国优秀成年女子足球队有球大负荷训练课的现状与特点,分别对我国优秀成年男、女足在1997年和1999年的有球大负荷训练课进行监测,并通过五项监测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优秀成年女子足球队的有球大负荷训练课的整体质量要高于1997年我国优秀成年男子足球队的有球大负荷训练课整体的质量;我国优秀成年男子足球队有球大负荷训练课的运动密度明显低于我国优秀成年女足,我国优秀成年男子足球队有球大负荷  相似文献   

14.
对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前六名队伍中的巴西、意大利、中国、古巴和荷兰五支队伍的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仍保持了快变灵活的特点与优势,快攻运用区域主要在2号位,快攻扣球质量强于欧美女排队;以强攻夺取网上优势是各欧美女排队的共同特点,在快攻战术中主要采用在3号位区域的高点短平快、近体快攻为主的扣球手段。  相似文献   

15.
篮球中锋身体对抗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比较法对篮球中锦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攻防技术及其心理等多角度分析其对抗能力 ,认为中锋在良好身体形态的基础上 ,必须具备超常的身体素质、娴熟的攻防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善于巧对抗 ,才能激烈比赛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为什么要立足素质教育入手 ,通过对知识经济的概述 ,表明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阐述围绕制约改革深入发展的难点和着眼于未来的改革应注意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省市帆船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有待于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新时期省市帆船队发展的客观需要。帆船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根据不同训练时期的任务和赛前、赛中、赛后的特点及不同对象,积极探讨训练竞赛中思想政治土作的新规律。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使省市帆船队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再创辉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摘要:长期以来,与体育课密度测量密切相关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划分存在已久,且一成不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划分与分配比例的合理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认为:1)现行的划分存在的问题有:“相互帮助、观察与分析”部分难以观察与计算;“组织措施”与“教师指导”相互冲突;体育课密度测量的观察点不明;体育课堂教学各个部分的参考比例不合理。2)依据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结构,把体育课堂教学时间一分为二:教师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并根据体育课密度测量的要求,把体育课堂时间简化地划分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与学生休息三个部分。3)提出了落实有效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六个策略。  相似文献   

19.
摘要:短跑是一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主要由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为主导。尤其是力量素质训练对短跑运动员整个训练至关重要。其中核心区力量对发展短跑髋关节力量及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专家问卷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名男子短跑专项学生进行12周不同力量训练的对比实验,期望寻找到短跑运动员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具体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60 m加速跑成绩略高于实验前,半蹲负重重量显著高于实验前,且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核心区力量训练法对短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都有提升,训练安排得当。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灰色关联等多角度分析 ,结果表明 ,现阶段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前国内外优秀运动相比较 ,力量、速度素质和技术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指出今后训练应加大量和强度 ,努力提高专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