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成靖 《江汉学术》2011,(4):99-102
新世纪以来的"三言""二拍"研究有别于上世纪的地方在于文献考证方面的成果较少,研究视线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文本本身的解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人物形象研究;为某种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的出现探索原因,结果往往归于社会思潮和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校排球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本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探析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比赛教学方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儒家入世精神和西方体育思想的梳理,认为:入世精神不乏西方体育思想"竞争""冒险""超越""征服"的精神基调和"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寻找中西体育文化的契合点,受民族文化熏陶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普世价值,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之文化环境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普遍流行的"体育微博"、"微运动"等体育"微"现象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索体育"微"现象产生的根源,把握当代体育流变的特点。研究发现:体育"微"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解构式后现代主义现象,带有鲜明的反结构、反中心、反理性、反宏大叙事等解构式后现代特征,既需肯定,又需反思。建议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出发重新阐释"微"的本质并构建"微体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南通现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通市作为江苏省一个中等城市,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等竞技体育高端人才密集、持续地涌现,被誉为竞技体育的"南通现象"。通过分析"南通现象"的物质文化成因和体育自身因素,可以对竞技体育领域中的科学选材、业余训练、运动员培养方式和输送机制、运动员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对于探寻竞技体育改革发展之路完善举国体制优势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重物轻人"问题,提出变乒乓球"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变"技能传习"为"文化传承",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乒乓球教育课程新体系,即将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每个人发表个人意见更为便捷,但网络媒体的开放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监管带来困难,引发一系列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媒体也应当担负社会责任,通过"把关人"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公序良俗和良好媒介生态的形成,保证社会健康发展。本文以"69圣战"作为案例,从社会责任角度,对网络媒体中的"把关人"及其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大浪淘沙的文化精粹,是学生吸纳写作"养料"的理想途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很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把"言"和"文"割裂开来,出现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现象,使文言文教学无法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并不令人乐观。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言""文"并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村落体育是推行农村体育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是实现农村体育繁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村落体育,解决村落体育推行中的误端是一有效的村落体育路径。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地域性、内生性、民俗性、象征性、仪式性等特点。目前村落体育推行中存在着"主客体"易位、"同一化"取向的误区。村落体育"善本再造"要做到:村落原生态体育是村落体育开展中的善本资源;村落"草根群体"是村落体育开展中的善本组织;"非模式化"是村落体育开展中的善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意见领袖在体育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育危机事件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分析了"意见领袖"在体育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提出了发挥"意见领袖"在危机传播中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也已成为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人们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可以多开展一些不需要大量建设体育场馆的体育项目来保护环境。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体育,是体育的责任,也是今后体育发展的方向。"再造""原生态"体育"善本"是定向运动引领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定向运动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现代体育理念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一种更有效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文献、实验、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SE"模式在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对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先秦"六艺"教育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先秦"六艺"教育中的"礼"、"乐"、"射"、"御"均与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先秦时代"六艺"教育中所具备的丰富体育内容,从而折射出先秦时代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效融合以及体育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这对我国当前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单位问题是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否认汉语"词"的存在这个前提。词的问题客观上已经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因此,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从"词"的心理现实性等方面讨论汉语"词"的问题,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字""词"关系、"词"的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动“弱链接”及其训练学应对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介绍了运动"弱链接"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分析了改善运动"弱链接"、促进运动"动力链"形成的竞技价值,初步探讨了改善运动"弱链接"的有效途径。得出如下结论:运动过程中的"弱链接"现象主要由于运动链上各环节或环节内部出现的肌力不足、疲劳、损伤引起的部分环节相对薄弱的现象;运动过程中的"动作不对称、代偿性动作、动作不稳定"可以作为判定运动过程是否存在运动"弱链接"现象;"加强专项力量、提高动作经济性、减少运动损伤"是"改善运动弱链接、加强动力链形成"的竞技价值体现;目前流行的加强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训练理念可以作为建立改善运动"弱链接"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在此训练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其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一独特现象,即喜欢将参与的人或器械连结在一起进行娱乐。本文试图对这种"连结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探究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为仫佬族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考察不同途径在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5个维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教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时的体育经历""职前培训""非组织性的专业活动"等知识来源途径对发展他们教学知识的作用是相同的,但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职进修""有组织的专业活动"等知识来源途径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般是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评价显著低于11年以上教龄教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不同教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