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服务工作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本文从什么是“读者为中心”、“读者为中心”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图书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图书馆服务的普惠性、文献检索的不可替代性、馆员专业背景的局限性、读者需求的客观性及图书馆服务的现实需求等方面出发,对图书馆服务深度取向失效作了反思。指出图书馆服务的价值不在服务的深浅,而在服务的效用。强调图书馆要大力推进服务广度,要从读者需要和图书馆实际两个角度出发,扎实推进服务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图书馆服务的普惠性、文献检索的不可替代性、馆员专业背景的局限性、读者需求的客观性及图书馆服务的现实需求等方面出发,对图书馆服务深度取向失效作了反思.指出图书馆服务的价值不在服务的深浅,而在服务的效用.强调图书馆要大力推进服务广度,要从读者需要和图书馆实际两个角度出发,扎实推进服务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我国图书馆界 50年来一贯提倡和坚持的办馆宗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单一的传统事业型的工作模式,显然与形势不相适应,无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机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已经迫在眉睫。辽宁省图书馆自 1994年新馆试开馆以来,始终围绕“一切从读者利益出发”、“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方便读者”、“吸引读者”的读者工作原则,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工作重心,积极转变服务观念,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  相似文献   

5.
“文献”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地确定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构建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只有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科学研究对象产生、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客观逻辑进程才能在理论上得到准确地概括和反映,其本质属性才能被辩证地展开和阐述。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界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多以“图书馆”、“图书馆事业”范畴为逻辑起点。个别同志以“图书”为逻辑起  相似文献   

6.
读者服务是商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本质就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报与开展教育。怎样及时有效地为读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始终不变的主题。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读者在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需求也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高校图书馆要顺应这一趋势,不断适应读者需求,营造出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拓展资源渠道,使读者服务工作更符合读者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树立图书馆读者服务品牌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欲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必须从以往的单纯的一般借阅服务转变为多层次、多角度向读者提供全面的系统服务,从而增强公众对图书馆的浓厚兴趣,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而要实现读者服务工作的这一转变,就必须以创建“读者服务品牌”为出发点,进而实现全面带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目标。本文就树立图书馆读者服务品牌的理念及内涵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读者服务社会环境呈现日新月异,新环境下各馆都在尝试读者服务创新,以求得更好地满足读者新需求。从上海图书馆的"年度对账单"和暨南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逾期处理新规两个典型实例分析了从细节、人性化角度去深化传统服务,开创读者服务新项目更能让读者亲近图书馆,而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图书馆的主要作用是收藏和借还图书。近10多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传统图书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的收藏和借还图书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已渐渐地从单纯借还图书的服务发展为能为使用者(读者)提供视听材料、复印、学习场地,讲座场所及最新技术和经济信息等多种功能的服务。正因为如此,过去人们通常把使用图书馆的人称为“读者(reader),而今“使用者”(user)或“顾客”(customer)常常代替了“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读者文献需求,提高图书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创新采购模式,寻求文献资源建设新途径.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出现是对现有馆藏采购模式的补充.文章详细介绍了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通过“新书借阅室”服务,开展纸质图书“读者自主选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图书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同时受限于场地、资金问题,图书复本数减少,导致图书流通过程中读者体验感降低。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化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缩短读者借阅的等待时间,提高图书流通率。[方法/过程] 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C2C(Consumer to Consumer)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通过该服务读者间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的流通系统和工作人员,在实体图书馆之外完成图书的转借。本研究从具体实践出发,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该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结论] 实践表明,C2C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减少了传统图书流通过程中"一还一借"流程,尤其是在馆藏资源复本有限的情况下,能节约读者时间,提高读者阅读意愿和满意度,同时可以盘活馆藏资源,提高图书流通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流通服务创新和图书流通服务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新媒体及其深度融合给整个知识生态系统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正面临着传统服务业务量不断下滑,而数字信息服务方面却难以满足读者需求的尴尬局面。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为指导,提出新时期图书馆场景的构建策略,从而为解决当前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指明路径。[方法/过程] 依照"媒介情境理论"提出的"媒介是构成场景的核心要素,媒介的演进改变了场景中信息的流动方式,从而导致人们行为的转变"的基本原理,以"满足欲望""响应需求"以及"创造价值"为原则,从"媒介扩展""空间构建""角色转换""业务重组"以及"技术改进"5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结果/结论] 图书馆应扩展各类媒介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不断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重新规划实体图书馆的空间格局,并重视虚拟图书馆空间的建设;主动转变馆员的角色,并密切关注读者角色的变化;整合原有的业务流程,调整机构设置,改善服务方式和方法;通过技术改进,给予读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合力营造"虚实一体""泛在智能""注重交流""人机一体"的新媒体时代的图书馆新场景。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辅导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组成部分.通过阐述阅读辅导的含义,详细地介绍了传统阅读辅导和网络阅读辅导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包括书评、推荐式书目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了解读者的需求、掌握咨询接谈的技巧、馆员要熟悉参考馆藏、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建立用户档案等.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图书多维化"访"与"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校图书馆图书的“访”与“采”两大核心环节着手,详细讨论了对高校师生和读者图书需求的多种访问方式和当今出版发行环境下的多种图书采购模式,认为图书多维化采访模式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亚玲 《图书馆论坛》2012,32(5):6-9,56
针对传统图书馆学元理论中存在的研究对象"迷惘"、终极价值"悬置"、思维方式"混乱"、逻辑关系"断裂"等现象,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逻辑起点、终极价值等几个核心问题入手,对该学科元理论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期实现图书馆学终极价值和研究范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构建高校信息服务机制的扁平式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等现实情况,对金字塔式结构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提出质疑,从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服务机制建立的原则出发,结合国际上一些公司扁平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立高校信息服务机制扁平式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阅读时代来临,高校图书馆应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支持、推动、引导高校读者的微阅读行为,并借此机遇,基于微阅读平台改良传统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微推荐、微书评、微宣传等手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提高图书利用率,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阅读作为新兴的阅读方式,灵活弹性,极具发展潜力。四川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整合现有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扩展服务模式,有效满足读者的要求,使得读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图书馆服务,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馆藏文献布局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章 《图书馆论坛》2005,25(2):194-196
微观的藏书布局,就是图书馆藏书的划分或书库的划分。藏书布局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着藏书能否被充分地利用,能否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好坏。文章探讨了传统藏书布局、三线典藏制布局和阅览室三线藏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进行图书馆服务应用的解读,将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与相关性引入图书馆服务中,指出图书馆服务正是用户与馆员各自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将"期望———服务———相关性———效价——激励"的动态过程与图书馆服务的特殊性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了期望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动态模型,并阐述了个体需求与期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户与馆员的服务过程表现具有双向性、服务过程的体验与满意作用于相关性、每个构成要素共同作用于激励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