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主动式图书推荐服务存在的对服务对象信息需求挖掘、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通过引入读者专业、角色、学历、借阅记录等影响和反映读者信息需求的因素构建读者特征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优化的协同过滤算法挖掘读者信息需求并产生个性化图书推荐信息,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通过提供专门而深入的信息服务使读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决定了个性化服务是其必然选择,主要措施有:研究读者信息需求特点,建立读者档案库,加强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和沟通,为重点学科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相似文献   

3.
曾红 《图书馆学刊》2015,(8):100-102
通过使用微信平台来拓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范围,使其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有利于推动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分析了微信平台在个性化图书借阅服务中的需求,阐述了微信平台在个性化图书借阅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基于微信的个性化图书借阅服务平台搭建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产生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即图书馆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而主动为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就是为了给读者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的信息检索的需要。本文就是初步探讨作为医学图书馆改变以往封闭式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利用数字化图书馆模式将服务领域向读者延伸凭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据挖掘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得海量数据所隐含的潜在价值信息,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对用户偏好、借阅行为和访问日志等因素展开综合分析,为用户目标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知识资源服务,有效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及图书资源信息的服务效率。比较分析了图书馆数据挖掘方法、个性化推荐服务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对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差异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已是共识。读者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存在不同答案。文章在强调与分析读者信息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图书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策略,即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信息需求特征,提出一套开展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了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户需要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使用得并不普遍;用户非常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用户对个性化信息环境的需求高于对个性化服务功能的需求;用户对图书借阅服务的需求高于其他个性化服务功能的需求;性别、图书馆使用行为、网络使用行为等因素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发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6点建议:图书馆应该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个性化服务应当超越Mylibrary模式;加强个性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个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保障用户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用户的非功能需求;应该重视基础性服务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知识门类的不断分化、细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读者的信息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个性化信息服务使图书馆为全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人与人、人与信息自由交流的空间,任何读者都能够随心所欲地畅游于图书馆知识的海洋,陶冶情操,获取灵感,吸取动力,无偿地得到帮助。图书馆也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中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获取准确的个体信息需求,传达一种发现个性、培养个性、引导需求、促进社会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时代,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高职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图书馆服务联盟体系,促进信息资源与服务方式的高度集成,是满足网络时代读者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影响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因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吴晶娥 《图书馆论坛》2005,25(1):146-148
简要论述了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改造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影响,提出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适应读者日益变化的个性化需求,适应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化信息服务,既是一种个性化服务,又是一种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应该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这样可以帮助个体培养个性,发现个性,引导需求,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概括地说,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根据用户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提供的一套工具来构建用户的个人馆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收集、存贮、提供知识信息的公益事业机构,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读者工作和参考咨询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利用不同方式和手段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针对图书馆图书利用率低的问题,从提高服务能力与满足读者需求两方面充分利用馆藏图书。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用户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必然是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方式决定其必然涉及读者隐私权保护问题。这种隐私权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信息互动中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利用权。对它的保护应该成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研究目的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探讨,构建一个面向需求驱动的,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和学科馆员服务能力的,以解决读者问题,促进知识创新为最终目标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秀文 《图书馆论坛》2007,27(5):144-146
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剖析,结合读者实际需求,提出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应为主动与务实相结合,大众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就业服务中存在与读者就业需求不对称、与就业信息机构联系不紧密、对就业信息关注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引入需求理论作为指导,以图书馆就业服务平台为媒介获取显性需求,并挖掘隐性需求,使隐性需求显性化,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图书馆个性服务模式的拓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煊海 《图书馆论坛》2006,26(1):172-175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及行为特征已发生显著变化,并向个性化方向转变,图书馆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服务模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紧迫。图书馆应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构建个性化服务平台,拓展个性化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CRM:顺应图书馆发展趋势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引入图书馆,是图书馆工作实现向“以读者为中心”模式转变的有力措施。图书馆的CRM主要是整合分散在图书馆内各个部门的读者信息,实现读者信息共享,完成读者资源的统一管理,使整个图书馆以统一的形象面对读者;整合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渠道,使读者能够方便、简单地与图书馆联系,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继续分析读者信息,挖掘其潜在的信息需求,对服务活动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0.
吴萍 《大观周刊》2010,(37):74-74,39
目前,我国职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现有的信息系统运用不太熟练、也不能为读者提高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得不到保证、不能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时出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关系紧张。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高效化,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