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我选择刘禹锡这首绝句来欣赏,并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特别有成就,而是因为它在立意上有特点,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12.
孙绍振先生长期关注中学语文教育,既对各种教学弊端痛加批判,也兢兢业业地专注于研究建设。本文是他为新著《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所写的序言。该书对目前甚嚣尘上的“读者中心论”和教条主义的“多元解读”作出了严峻的批判,可视为作者近十年致力于建构中国学派的文本中心论的小结。  相似文献   
13.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近几年来,他连续在报刊上发表关于高考作文试题研究的文章,见解独到,针砭时弊,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强烈反响。以下是他对今年高考作文的感言。  相似文献   
14.
论述律诗艺术,从方法上说,宜置于相关谱系之中比较,切忌孤立研究.首先,与绝句相比.绝句的好处在于情绪的“婉转变化”:开合、正反,瞬间的一次性转折,而律诗则情致起伏迭宕故杜甫的“沉郁顿挫”堪为其代表.其次,与西方的十四行诗相比,十四行诗结尾倾向思绪升华,最后两行(或三行)带总结性,情绪强化达到高潮,其极至往往为格言,言尽而意达.而律诗则追求余韵,最后一联,留下空白,妙在思绪的延续性,往往回避古风歌行式的言尽意穷,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这两个方面看,则作《登高》当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就遭到各种批评,<新京报>6月7日的社评认为"新意不足",理由是"与现实相关的命题""几近绝迹",这可谓睁着眼睛说瞎话.比如大纲卷:代买彩票;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突出变化;北京卷:中国乒乓球队包揽金牌;福建卷:袁隆平的梦想;浙江卷:我的时间.这怎么能说"几近绝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荒谬的指责呢?原因很难说是作者粗心大意,更明显是出于一种狭隘观念--命题只能直接与社会感性现象有关,否则就是脱离现实,"了无新意".  相似文献   
16.
<正>这期专题以"文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为话题,我细读了几位作者的文字,觉得他们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不然不会写出这样有见地的文字。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编辑同志希望我就这组文字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就择其要谈几点读后的感觉。阅读的个性化不是绝对的语文界总是主张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但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阅读的主体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不但受到作者意图的制约,而且受到文本的制约。阅读的过程,是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个性搏斗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对话对于教师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如果不能随机应变,把自己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组织起来,把学生的问题,哪怕是看来无理的问题引向深层,就很难驾驭课堂。不是听任问题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导致课堂一片混乱。实际上,问题已经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无深度、无指向的满堂问,只能是空热闹一场。要把肤浅的满堂问引向层层深入的对话,就要求教师在学养上有充分的准备。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学术储备,在新形势下,肯定是不够的。从观念上和方法上提高自己,已经迫在眉睫。要追上形势的要求,不能鸡毛蒜皮,零打碎…  相似文献   
18.
发财的感觉     
突然收到来自尼日利亚的一封信,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发来的,说是由于政治上的变乱,发信人的一笔款项(两千六百万美元)卡在该国中央银行里了。只要我提供一个账户,就可以把款项提出;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就属于我。算了一下,五百多万美元。凭良心说,我想像不出,这么多钱对我有什么用处,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浪费,一  相似文献   
19.
"自然门工作室"创始人徐应源先生以独特的审美思维从自然对象的组织结构发现其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并将之转化成了架上艺术。不管是根雕还是"漆画",创作者坚信"天地有大美",因而秉承顺道无为的创作原则。富有东方哲思和自由恣肆的艺术创作给人"惊异"的审美体验,并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百年潮流作出东方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李白有一首绝句《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篇幅短小,但却经历了千年以上的严峻考验,至今仍然保持着艺术感染力。这么一个简单的艺术现象,要从理论上说明其间道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人说,这是反映了长江中游的壮丽江山;有人说,这是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前者是反映论的,后者是表现论的,但是都不得要领。因为不管是反映客观还是表现主观,都不是原封不动的把感觉和情感搬到作品中,而是经过了诗歌想象的重新熔铸的。情之所至,和语言表达并不是一致的。这其间有矛盾。这用得上分析。分析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