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学校-院(系)-班级、公寓"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并探索通过三级危机干预中心的运作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即危机的预防性干预、危机的咨询与治疗性干预和危机的应急干预。  相似文献   
2.
高校“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或表现为学业不佳,或表现为行为偏激,或表现为心理亚健康,或表现为心理缺陷,或表现为情绪失控。文章首次提出在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实施触动教育这一新的理论视野,并就触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确立依据、形式和实施途径作了解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量化管理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管理原本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它在很多方面吸收了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企业运作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将量化管理运用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面临着由于评估主体、方式非理性带来的效应危机,监督缺位导致的诚信危机,评估价值导向错位引发的发展危机,评估缺乏后续环节造成的质量危机.在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兼顾,就业过程与就业质量相统一,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等原则下,教育管理层面应制定科学的评估决策,学校层面应正确理解、把握和执行评估决策,社会层面应加强对就业评估工作的监督与引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家庭经济背景差异视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其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交友观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分析家庭经济背景差异视域下的大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应教育管理对策,并阐述其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其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交友观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分析家庭经济背景差异视域下的大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应教育管理对策,并阐述其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现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实效性的缺失,首次分析就业评估危机,从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增强就业评估实效性的途径,并论述构建就业评估实效性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各种形式和类型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相继兴起,并初见成效。通过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个高校战略联盟,发现其呈现出如下特征:联盟经历从倡议构想、理论探讨到实践运行的发展过程,联盟动机清晰明确,联盟专业化或行业化特征明显,联盟运行机制完备而有效。推进"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建设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政策基础,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建设中,需要政府适度参与,设定主体间性观念逻辑;立足联盟情境,确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容的联盟目标;拓展"公共空间",助力联盟组织化进程;科学探索,推动联盟从"制度共建"走向"文化共鸣"。  相似文献   
9.
触动教育,就是采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方法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它突出一个“情”字,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与受教育者沟通,用善意的言行触动学生心灵,从而深化或转化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行为品德以及知识结构。经验表明,触动教育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对高校“问题学生”实施触动教育的形式有:以触动教育对象的多少为依据,可分为个别触动和集体触动;根据触动教育的手段,可以分为人格触动、关爱触动、环境触动、文艺触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提出通过创立品牌特色、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对外宣传、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等途径来改善和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