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资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星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5(4):41-42,37
文章通过对电子资源发展状况的回顾,指出当前电子资源在我国图书馆的使用障碍,继而进一步分析高校图书馆使用电子资源的优势,从而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应对电子资源的挑战,加大投入力度,为读者提供全新的服务。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校友信息服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校友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校友服务工作滞后、校友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校友信息服务欠缺主动性等问题。开展校友后续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体现,是提升学校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应提供以数字资源为主的服务信息;建立读者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专业馆员服务机制;建立校友会,加强对校友的组织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针对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电子资源远程服务所面临的新问题,为有效提升远程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提供可借鉴方法。[方法/过程] 基于高校实践和文献的调研,分析电子资源6种远程服务方式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图书馆的技术、服务、资源和馆员四要素探究疫情背景下电子资源远程服务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电子资源校外远程服务将会是多种方式并存,联合认证接入方式最具潜力。图书馆在与数据商的合作与博弈中,应重视用户在校外获取资源的权益。经历这次疫情,图书馆电子资源远程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对其需求空间做初步探究,提出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策略。[方法/过程]通过德尔文意义需求理论及模型的分析,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划分为:移动信息咨询、移动导读推广及移动检索教育服务,建立移动参考咨询服务需求的调查框架,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读者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样本读者对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整体需求较高,对其内容需求广泛,其中对移动检索教育的需求最多。高校图书馆应从服务升级、拓展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做好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5.
郑美玉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08-135
针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要求,研究利用本体论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书目信息推送服务。对书目信息本体论、用户信息本体论和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本体论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为每本书找到它们潜在的读者,还可以为读者节省时间,使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获取所需书目信息,为高校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服务已不能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图书馆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拓展电子文献的服务方式.论文简单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利用现状,从影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几个因素着手,进一步探寻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基本策略,从而不断完善电子资源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报刊的复合式典藏结构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潮流,随之兴起的对读者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也逐渐引起图书馆界研究者的重视。泛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报刊工作应建立与读者需求相匹配的、高效率的服务机制,变革或者舍弃传统服务模式中低效率的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然而调研发现,泛信息化背景下报刊读者身份与信息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而地方高校图书馆报刊资源并没有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界定报刊阅览部的职能,重新制定电子资源与纸本资源典藏结构比例,以提升报刊信息的有效供给率。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更新图书馆电子阅览的服务理念,提高电子阅览的服务水平就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入手,提出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体系的构建理念和构建模式,旨在促进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馆SNS社会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标不仅是提供书籍的典藏借阅、科技文献的传递,还需要面向读者提供可靠的网络交流服务平台。文章阐述了在Web2.0时代,从建设图书馆SNS社交平台起步,逐步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新型图书馆服务和用户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下,外文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西某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调查,总结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建设和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访问辽宁省87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对网站的开通情况、资源与服务情况进行调查。重点介绍各高校馆通过网站为读者提供的非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特色资源的馆藏揭示服务,以及读者便利通道、参考咨询、电子期刊等网络服务的开展情况,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例,根据数据库在线统计平台所提供的使用报告的主要指标数据,研究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并结合购买经费对使用绩效进行评价。通过统计重点需求期刊的学科分类和影响因子的分布,了解各学科电子资源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分析我校重点需求期刊的学科满足度及利用层面。同时,基于用户的检索行为数据,了解用户在检索过程中的习惯偏好。由此,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是指图书馆提供给读者信息产品的优劣程度,具体表现为信息服务取得的效益大小、达到的目的程度、问题解决的结果状况,最终通过读者的反馈体现出来。通过广东药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践发现,信息服务质量与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设备的建设、人员素质、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只有改进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法、调整信息服务程序,才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及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对新型服务项目的开展需求以及对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意见、建议,针对读者需求,提出了改进、深化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对信息社会读者多样化需求采取的有力措施.通过对50名图书馆员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个性化服务水平不仅受到馆员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技术,甚至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图书馆馆藏、制度建设及其两者在不同图书馆间的横向差异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努力克服工作倦怠、打造学习型馆员团队和优化图书馆制度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专题推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高校图书馆用户普遍面临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问题,提高图书馆专题信息服务质量和优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文章采用数据挖掘和数据推荐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专题推送服务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广西某高校图书馆MELINETS II系统中大量的查询借阅日志记录进行了挖掘和分析,以便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指引及时、准确、适宜的资源,并提供更具人性化和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下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创新信息服务内容、拓展信息服务方式、延伸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服务在理论研究、服务途径及实践案例等方面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政府决策信息服务的实施框架,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政府决策信息服务提供借鉴。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其自身的信息资源、馆员队伍、情报研究和用户服务优势,依托高校学科建设背景,深化与政府机构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很低的现象及其成因,提出可以将现代企业4Ps、4Cs营销理念引入图书馆业务工作,以提高读者工作服务质量,扩大读者工作服务范围,在充分满足校内师生阅读需求的前提下.努力为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创建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师生有效沟通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服务水平的低下。高校图书馆及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主要包括管理沟通、信息沟通、素质沟通、情感沟通等方面,与读者良好的沟通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分别从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机制、载体形式、读者需求及服务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