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田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运动选材理论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研究不够全面,导致运动选材理论研究存在诸多不足,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理论与方法,为科学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认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相对停滞和快速提高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学习了阶段选材模式和滑动选材模式,并形成了理论三角选材模式、发育分型选材模式和竞技能力主导选材模式等特色理论.在对目前选材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体教结合,建立优秀竞技后备人才库;修订《青少年业余训练大纲》;强化竞技能力特征模型和诊断方法学研究;重视制约运动员成才的社会学因素;加强基因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构建运动员科学选材服务平台.旨在实现我国运动员选材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短跑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总结和研究,并从中看到了一些问题:在以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应用与研究中,概述性的定性分析较多,而分类较细致的定量研究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选材方法缺少与运动成绩相关性的研究;另外,模式选材中缺少了对心理特征、生理机能方面模式特征的研究。这些是我们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论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田径运动项日,对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水平运动能力和成绩,必须具备较好素质的运动员从事此项运动。本文以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入手,从运动员的形态特征、素质特征、机能特征、心理特征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6.
运动能力是运动员取得运动成绩的基本要素,它与遗传素质存在密切的联系,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科学选材的依据和基础。科学选材就是应用遗传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将身体性状特别优越的适于某项运动的人材挑选出来。遗传选材能揭示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性状的先天潜力大小,并研究这些性状随着人体发育的变化和表现的规律,因此,遗传选材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广州少年运动员选材评价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国家体委颁布的《运动员科学选材》评定标准,对广州市六专项178名优秀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心理、专项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测试、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的综合总评价符合选材一般规律,但运动能力集中在中等水平、尖子不多、可选率低等特征,为今后在选材工作中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特点,取优排劣地筛选出优秀运动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人类运动能力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高新技术手段。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应的技术平台应用于竞技体育,在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营养等方面实施创新工程是中国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通过早期选材的方式使运动训练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更快地培养出符合专项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寻求最佳选材途径和方法,此研究以专项运动员应具备特定气质为研究视角,以传统医易科学体质学说为依据,结合当今其它气质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运动员气质类型认定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射击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部分运动员进行了气质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医易科学体质分类方法在运动员早期选材上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能科学地解释不同气质个体在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心理特征、运动能力等方面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使早期选拔具有专项潜能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成为可能。其中,研究中首次提出的“黄氏五分六项气质认定法”,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早期选材气质综合性认定的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运动类型和专项技能潜力及心理表现特点的认定上,对不同气质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原则上也可以通过医易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别调整,说明医易科学体质学说在运动员早期选材和系统训练上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统计分析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及全国锦标赛运动员的级别、残疾种类及比赛成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法与访谈法,初步探讨了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规律.提出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结合残痰种类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和水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国际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残疾类别中脑瘫占有很大比重,且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以脑瘫为主,特别是重残级别脑瘫运动员较其他残疾种类更有优势.而我国脑瘫游泳运动员较缺乏,今后应加强脑瘫游泳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竞技体育教练员现状与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环链结构中重要的一环 ,在竞技体育的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是运动员的选拔者和训练者 ,是训练过程、战术方案的设计者和控制者 ,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也是运动员思想、生活的管理者。从运动员的选拔、对他们施以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到比赛战术的制定与实施 ,比赛的临场指挥 ,每个环节都反映出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综合能力。教练员的文化结构、对所从事专项的理解认知程度、执教经历、执教水平 ,以及敬业精神不仅对对运动员的成长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也对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应用于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通过对链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运动项目,参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方法,研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外有组织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武术运动员上肢本体感觉能力状况与其训练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更科学、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水平,对武术运动员和非武术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动作技能要求程度越高的项目,小肌肉群协调配合性越好,本体感觉能力越强,其训练程度和水平越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肘、腕关节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武术散打运动员,但两者的肩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无明显差异;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上肢本体感觉能力左、右两侧不存在显著差异;各专项运动员上肢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发展,不受关节活动幅度(柔韧性)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好的不乏其人,他们努力训练,通力合作,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有些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不融洽,使运动员过早地离开运动场,失去了为国争光的机会。文章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的研究,旨在为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教练员在选材、训练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质三大指标10个项目的调查测试,以及通过对测试结果与福建省、全国2000年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了我校学生体质各指标的状况,寻找到我校学生体质不足之处,为学校各级部门制定各项体育政策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项目和运动水平的关系.采用自编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调查表,对100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所得数据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下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方法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所属项群不同.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主要是国际级健将与其他等级运动员之间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分子水平上评价运动员在调整期、训练期和比赛期的体质、状态已成为可能.分子诊断技术早在2000年就应用于国内的竞技体育科研中,其主要应用在运动员选材、运动疲劳机理、运动诱导骨骼肌适应、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兴奋剂检测等凡方面.总结了各种新的分子诊断技术在运动分子生物学科研中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并指出未来其发展方向将侧重于以下几方面:①快速、简便的等位基因检测方法在运动员选材和运动遗传病筛查中的应用;②应用基因技术对运动员选材的地域和种族多态性进行划分;③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教学中所检测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跟踪研究与分析,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运动处方教学比普通教学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以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注册的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与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各省份成年组(20—39岁)的纵跳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区域分布与国民体质纵跳成绩的区域分布的特点进行统计,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认为:我国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人数和国民体质纵跳成绩的分布均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目前只达到中度相关。建议依据二者的相关性,调整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选材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