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1201名高校大学生做时间管理倾向以及与学习满意度关系的相关研究得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各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在不同性别、城乡不同来源上,仅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存在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学生干部仅在时间监控观维度上存在差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有显著的正相关。由此从提高大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时间计划和确保大学生时间利用的效率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升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及其三个分维度都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焦虑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③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时间管理倾向和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对焦虑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且时间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兰州某大学的300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依恋方面,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依恋;现在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比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安全型依恋;(2)在孤独感得分方面,人口学变量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安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合理利用暑期时间。针对这种现状,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暑期生活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减少不合理安排暑期时间的现象,提高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质量及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有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很多,时间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加强时间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时间压力,提高时间利用率.并且合理统筹学习生活、个人爱好与锻炼身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应对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缓解时间压力,促进体质健康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今,抑郁情绪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研究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三者的关系,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抑郁程度在年级和成长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时间洞察力是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的完全中介变量.这为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为普通大学一年级男生33名.采用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都分别先后经过三种处理:愉快情绪诱导,悲伤情绪诱导和无情绪诱导.三种实验处理随机安排以克服与抵消潜在干扰效应.每名被试所经过的三种处理均间隔一周进行.要求被试进行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定,然后完成情绪主观评定量表,再进行30秒钟仰卧起坐测试.研究发现,愉快情绪组被试完成的仰卧起坐次数较悲伤组多,自我效能强度与仰卧起坐成绩相关.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可推广到体育教学和运动技能领域,表现为情绪对仰卧起坐等体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取260名教练员(男性=176,女性=84)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教练员情商、教练员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教练员情商与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关系,以及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3)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对性格词汇的内隐态度。方法:从新疆地区某高校随机选取100名本科大学生,采用淡路向性检测卡进行施测,筛选出27名内向人格特质、31名外向人格特质的大学生。筛选出的被试完成内隐联想测验。分别对内向和外向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完成内隐联想测验和错误率进行2(组别:内向组、外向组)×2(词汇分类:内向性词汇/外向性词汇)×2(外在反应效价:积极/消极)的重复测量法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外向人格特质组被试对内外向性格词汇的内隐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内向人格特质组被试对内外向性格词汇的内隐态度却存在显著差异。且内向人格特质组和外向人格特质组均表现外向性积极词汇的反应时较内向性消极的反应时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HAPA阶段性和连续性理论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干预,期望找到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课堂和课下有效指导方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被试者所处锻炼行为阶段,进行分组研究,实验前后被试者接受了2次问卷调查和3次身体素质测试,实验组接受教育干预.结果:(1)被试者体育锻炼行为普遍缺乏,仅有14.1%的大学生处在行动阶段;(2)干预对被试者锻炼行为意向水平、锻炼等级、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具有积极影响;(3) HAPA的三个行为意向阶段中作为社会认知变量的锻炼自我效能感均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增加大学生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可以通过制定并执行合适的锻炼计划和提高个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表编排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率,关系着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课程表编排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到切实重视人本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科学采用合班方式,充分利用教室资源等几个方面,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河北省9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生理维度最佳,环境维度最差;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情感体验)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男生的行为意向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女生的体育行为控制感、行为习惯以及情感体验与大学生生命质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高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育途径增加大学生体育投入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一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这是刚踏进大学之门每个人较为关心的问题。要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必须过好"三关",即学习方法关、融入生活关、筹划未来关。只有"冲关"成功,才能真正进入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等问题,因此关注其积极心理资本有利于提升其抗挫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利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扬州某职业院校2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家庭困难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要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积极心理资本,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使之学会运用积极心理防御机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获得更多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运动、心理压力和健康信念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预防和缓冲大学生心理压力提供实证及理论上的依据。方法:以18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不同运动项目为干预手段,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组内、组间(前-后)测试对比设计自然实验法。结果: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的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改善效应强度为:足球和篮球锻炼效果好于排球,排球好于羽毛球和乒乓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好于武术和轮滑;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健康信念水平,但不存在明显的项目效应差异;运动不仅可以直接缓冲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可通过健康信念的合理性和控制性取向间接的缓冲心理压力。结论:健康信念在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过程中起着部分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实施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多中心分权式管理机制,开展明确的绩效目标考核,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办学,创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大中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存在差异。在校期间大学生锻炼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则以早操、大课间操为主;在离校期间高校学生锻炼比例高于中学生,80.00%以上的乡镇中学生不参加锻炼;在锻炼项目选择上大学生呈多元化状态,中学生则相对集中。第二,实施效果均不理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下,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大学100%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城区、乡镇中学只达到83.33%和66.70%;大中学校学生《标准》测试结果及格率大于85%的学校比例较低,远未达到目标。第三,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高校总体上优于城区中学,城区中学优于乡镇中学。  相似文献   

19.
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普通高校普通大学生群体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特征。主要结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且具有多元化特征;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兴趣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转移;余暇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善度余暇的能力不高;休闲活动中体育锻炼所占的比例较低;学习方面的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