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汉语词汇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与语言之间形成了密切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语言反映文化、新词集中反映文化的历史特征、文化因素与语言现象互相诠释等语言文化现象充分说明,否定文化与语言间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一味地强调某一者的主体性、决定性和独立性都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学、文学史、符号美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可以见出"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文学中的形形色色的物化形态,即自然语码.中国文学的自然语码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一种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其中(1)沉淀着中华民族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集体无意识;(2)印证并物化着人与自然的"同胞物与"的关系;(3)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理想和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3.
对"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概念及其含义分析,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英文译法.认为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的语言意义,这样的词语可以称之为文化词语.而那些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就是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即国俗词语."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可以分别翻译为"culture-bound terms"和"culture-loaded terms".  相似文献   

4.
中国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的有效阐发、诠释及转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代任务.本文主要采用身体现象学的方法,依据儒家文化之礼仪观、身体观,从实践智慧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传统意蕴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与诠释,揭示了"身礼一体"的文化意义.研究认为,中国武术"身礼一体"体现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与心关系等四重维度的智慧表达,彰显了显著的根身性、反身性、切身性的具身性特点.最后,根据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创新转化的时代诉求,提出了加强"身礼互训、契合"内容与形式"、建构"主体间性"、对话"传统与现代"等复魅及重构路径,旨在促使"身礼一体"的中国武术得以真正可能.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学角度,按照英语语法规则造出来的,表达汉语中特有概念的说法应称作"中国英语".它有4个特点.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是:1.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内容;2.它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比较,能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3.它能够充分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在语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汉语熟语是汉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总结出的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精华。通过对熟语进行搜集整理,笔者发现关于"狼"的语条多达151条,占较大比重,几乎全为贬义,具有十分典型而特殊的文化内涵。涉"狼"熟语极为生动地反映了汉民族的社会制度、经济形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风貌、审美趣味以及与北方游牧民族征战、融合的民族关系,对于探析和研究农耕文化影响下汉民族"厌狼"心理及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意象图式、语言与世界观等多重关系的分析,来阐明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制约语言篇情景。语言与语篇情景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得出结论:语言要放在特定的语篇情景中去理解,才能有效地避免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8.
"脸"在汉语中属一词多义。对有关"脸"的隐喻和借喻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脸"的5种引申义:脸代表人,脸代表人品,脸代表面子,脸代表情感以及脸代表健康状态。其中,"脸代表面子"这一用法最丰富,反映出中国人民重情义、爱面子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探讨优化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借词与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总会发生交流,而借词是语言交流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顾名思义,所谓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各种借词所受的文化的影响,来探讨借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双语教育问题是当今知识界关注的中心,把语言的学习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幼儿的双语教育,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引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个体文化"论是以教育思想体系的转变为目的的。本文阐述了从以效果及效率为目的的效率主义教育,向重视与社会的联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转变,不能单单理解为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更。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才是语言教育思想体系转变的意义所在。本文以"个体文化"的概念、想法以及立场的变迁进行研讨的同时,检验"个体文化"与日语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其在日语语言文化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意识目标是200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一项内容,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关于文化意识目标的内容及表述存在若干问题,比如对文化意识目标的阐述缺少中国文化以及英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而且在文化意识目标的阐述中,对文化的要求只有"了解",而没有"应用"。所以目前高中英语课程的文化意识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应该在课程目标中加大培养文化意识目标的比重,在文化意识目标中加入对中国文化和英语语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了解以及对文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是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背后蕴含的文化积淀、思维品质、人的观念、审美意识等,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独享"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美誉.本文是在充分研究"二十四节气主题式融课程"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尝试构建英语核心素养与"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的关联.主要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角度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了作为"事件化的自指"标志的结构助词"之"的两处很少被提及的使用环境:一是用于分句间,一是用于状谓间。其作用同用于主谓间一样,标志着在具体语境中,这种分句与分句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已是一个不能拆分的体词性语言单位,充当句子的一种成分(包括分句)。  相似文献   

16.
"语言论转向"成为20世纪知识生活的范型与专注的对象.语言是使用者之间用来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用语言去诠释对象.美学是人学,研究的范围应更广,美学应该研究人类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走向人类生存大系统的完美以及研究人类设计自身健全发展和完美实现.在当代站到历史和美学的高度上看,形成掌握人类生存整体事实的思维,就应该是科学主体论思维.  相似文献   

17.
简要概括了"直引结构"的语言结构特征,探讨了"直引结构"中转述分句和引语间貌合神离的句法关系并指出其根本原因是"直引结构"所使用的独特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段造成的.认为对处于边缘地位的"超语句"结构进行语法分析需要一种新的语法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阅读板块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阵地,写作板块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难点,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相互融合的整体.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即:分析篇章信息、结构、语言和文章内涵,找出阅读中可以借鉴到写作中的点,在写作中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课程"成语"部分虽然不是词汇理论教学的重点所在,但是因其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蕴含文化丰富的特点,成为学生通过自学锻炼其语言实践能力的绝好材料.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搜集成语,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语言知识,对以深入研读中国文学著作、了解中国文化、甚至针砭时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语言都富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哲学内涵,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否则,就算你能够说一口地道、流利的第二语言,在很多情况下却难免显得"愚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