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改进的并行FFT/IFFT蝶形运算结构.该结构采用按时间抽选的FFT基-2蝶形算法对IEEE单精度浮点数构成的复数进行8路并行处理.利用Xilinx ISE 13.1软件完成FFT/IFFT处理器的设计, 并在Virtex6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利用这种8路并行结构设计的FFT/IFFT处理器可在合理利用硬件资源的同时提高运算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2.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空时自适应处理是抑制地面杂波的有效方法,而空时二维滤波器的权值求取离不开杂波协方差矩阵的估计。从多通道SAR回波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FFT的多通道SAR原始数据频域模拟方法,并根据该方法模拟出的多通道数据对空时二维协方差矩阵进行了估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有效降低运算量的情况下保持了数据的真实性,良好地反映了多通道SAR的空时二维杂波特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采用MDCT/IMDCT实现时间-频率域的互换,以消除音频分帧引起的时间域混叠效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MDCT/IMDCT快速实现方案,基于N/8点FFT变换核,采用奇偶双路并行和蝶型单元技术,与现有快速算法相比,运算速度和吞吐能力均提高一倍,并且该方案既可以实现MDCT正变换,也可以实现相应的反变换。为了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在Altera FPGA开发板上完成了N=256点MDCT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案在运算速度和数据吞吐率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多核心的微机CPU迅速普及,基于GPU的通用计算逐渐成熟,微机上的并行计算已经成为当前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热门问题。这将对传统的串行计算产生极大的冲击。为此本文试图从矩阵乘法入手,探讨多线程并行计算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心类型DFT矩阵特征分解的MA-CDFRFT(Multiangle Centered 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算法在计算一组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DFRFT(Discret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时充分利用FFT运算来减小运算量。结合偶数点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运算的对称性原理,通过数学推导将MA-CDFRFT算法中的一维对称性扩展到频率和变换阶数的二维平面上。利用这个二维对称性原理,改进算法将原算法的主要计算量减小了一半左右。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聚类分析中处理数据量的急剧增加,面对大规模数据,传统K-Means聚类算法面临着巨大挑战.K-means聚类算法在面对海量数据时,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已成为K—means聚类算法的瓶颈;在传统的K均值算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大规模集群环境下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给出了计算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对传统算法在速度的上优势;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设计更好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并行聚类划分算法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导出,是数据库的一种专用命令,根据用户需求,将数据资源整合输出,其中需要涉及排序算法、检索算法等。普通系统资源整合算法在执行过程中,通常需要改变数据库资源存储结构,不利于系统平台的管理维护。文章设计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建立地址数组,存储数据资源地址,并在不改变数据库存储结构的前提下,仅通过不同数据资源地址位的改变,实现资源有效排序输出,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降低重复检索操作的计算复杂度,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搭建图书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算法仿真,呈现算法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SRAM等方案实现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易于受电压变化、热噪声等环境因素影响,存在可复现性较差的内在缺点,因此极大限制了其在密码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借助BCH码的精确纠错译码特性,设计了一种具有大纠错容量的模糊提取器,用于实现SRAM原始数据的重建。搭载本设计的SRAM PUF芯片在华虹宏力0.11μm CMOS平台制造,模糊提取器部分消耗面积为306 267μm2,搭载的本源BCH码具有127 bit的码长和27 bit的纠错能力,满足PUF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多维联机数据分析模型 (MOLDA)是笔者根据多个项目的需要而研究和设计的一个联机分析处理 (OLAP)系统模型。本文对通过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的实例 ,介绍基于MOLDA模型的联机分析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业务空间”的设计方法 ,内容包括“指标维”、“类别维”和“时间维”的设计 ,“多维数据立方体”的构造和“概念分层”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讨论了高速校园网及网站建设中的计算问题。这包括用户数量分析、各种信息的数据量计算、网络带宽的计算和服务器性能分析及并行计算,并探讨了一系列简要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一个实例分析,以便对上述计算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分裂基FFT算法的原理.编写了按时间抽选和按频率抽选的分裂基FFT程序.对分裂基算法与库利-图基算法的计算效率进行比较.根据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得出了分裂基FFT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性能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具有强大计算能力及高存储带宽的GPU设备.与擅长处理复杂性逻辑事务的CPU相比,GPGPU(general purpose graphic processing unit,通用图形处理器)更适合于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统一计算架构)的出现更加速了GPGPU应用面的扩张.基于GPGPU和CUDA技术对AES算法的实现进行加速,得到整体吞吐量6~7Gbit/s的速度.如果不考虑数据加载时间,对于1MB以上的输入规模,吞吐量可以达到20Gbit/s.  相似文献   

13.
多机器人系统中的跟随控制一直是研究热点,新兴的雾/边缘计算技术为机器人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提出无需全局定位信息的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案,在系统实现上引入雾计算技术,卸载机器人计算任务。雾计算节点提供无线网络接入,运行跟随控制程序。跟随控制方案中,利用领航者航速信息计算期望跟随轨迹;通过视觉测量方法得到实时跟踪误差;采用航速重放和PD型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轨迹跟踪控制。原型实验表明,雾节点提供的网络可以满足实时控制需求,跟随控制程序的卸载降低了机器人本地算力要求,并节约了25%的计算能耗。3次场试中,编队平均跟踪误差在0.05 m以内,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种微处理仪器.它可用于对船舶主推进轴的转矩、转速和功率的平均值的测量,以及进行基于轮机特性的标准化油耗的计算.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均可被转送至外接的计算机系统.在此微处理仪器中,有一套程序可用于监视在轮机特性区域的测量,并对轮机的负载进行记录.同时也提供了测量推进轴的转矩和转速的瞬时波动的方法.当测量数据产生严重失真时,则采用光谱分析和过滤的方法对真实信号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5.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PLSA)中通过将文档—单词关系转变成文档—主题—单词关系对文档进行排序、过滤、分类等操作,计算量巨大。文章设计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PLSA高效并行方案,对模型系统和训练数据处理以及并行算法加以优化,提出了一种大数据条件下PLSA并行算法,解决了以往数据规模太大难以计算的问题,算法较优化前训练速度有较大提升,具有扩展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线性变换应用于数字化仪制图,是一种实际需要。它是以假定数字化仪坐标系统和纸海图坐标系统都是二维线性空间为前提,由一组控制点在两种坐标系统中的坐标来确定线性变换关系的。控制网点的数字化仪坐标是采样得到的,采样误差会使线性变换矩阵的元素产生误差,从而在作业中对图上任意一点采样值,经过线性变换所得到的地图坐标也会产生误差。本文论述了线性变换关系的建立、精度分析、控制网点的选择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空间辐照干扰尤其是单粒子翻转(SEU)效应对神经网络芯片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它会导致存储在芯片SRAM存储器的权重参数随机发生比特位翻转,进而神经元的权重参数值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神经网络芯片输出的准确度。在分析现有的一些抗辐照干扰方法基础上,针对芯片硬件开销、恢复时间与处理速度的问题,利用软件仿真研究在不同比例权重参数出错的情况下神经网络的测试准确度,就结果准确度下降的情况,采用dropout算法构建新的网络框架,以一定概率屏蔽受到SEU影响的神经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受SEU干扰神经网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伽柏(Gabor)变换的瞬时频率估计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结合的微多普勒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建立多旋翼无人机旋翼回波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叶片数目、旋翼转速和初始相位等参数对微多普勒特征的影响,利用Gabor变换得到时频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瞬时频率极大值法提取微多普勒频率,并对瞬时频率采用FFT提取旋翼数和转动频率,从而获得叶片长度估计值。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较为准确地提取无人机的微多普勒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