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墨家“三物逻辑”及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墨家逻辑通常也称为三物逻辑,三物则是指故、理、类这三个正确推理的重要条件。三物逻辑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系统中,充分体现了墨家逻辑中作为小故和大故的前提条件,对于结论得出的必然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墨家逻辑的合法性就是指墨家逻辑是否符合人们一般关于逻辑的规范、规定或约定.逻辑的定叉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是关于推理的学说.既然墨家自觉地在一般地研究推理问题,就可以说墨家在研究逻辑.至于研究的结果怎么样,这只是研究的角度扣程度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3.
沈有鼎认为,墨辩、因明和逻辑是能够互相解释的三大文化传统。在推论的研究上,西方逻辑体现为推理式,墨辩和因明则体现为论证式。推理本身只考虑形式有效,并不强调前提必须真实可靠。论证则特别强调前提的真实可靠,这就需要进一步论证大前提本身的真实性。而不论墨辩还是因明,这种对大前提真实性的论证都只能是归纳论证。对归纳本性的认识,从而也是正确把握墨辩和因明中推理形式特殊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是其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在关于"辩"的定义、规则等有关论述中揭示了四条基本逻辑规律的内容。在探寻墨家逻辑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并指出研究墨家逻辑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墨经>提出了故、理、类三个基本逻辑概念.这是推理或论证的三个基本成分,有了三者就必然推出新的命题."故"的舍义是原因和根据,又是<墨经>逻辑学中"立辞"的前提和依据."理"是规律、道理、法则."理"、"道"、"法"和"效"在墨家著作中可以互相解释."三表"和"止"是"效"式推论的明晰规范的论式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类同"和"类异"与侔式推论的内在规律.并认为"是而不然"应属于非形式逻辑范畴.是世界观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从语用与语用逻辑的视角来看,墨家辨学不仅是"求真"的工具,而且也是"求当"的工具,墨家辩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综合性、多样性统一的范畴,它覆盖了"语用逻辑"的"有效性"领域,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认识到(语义上的)真实性、(语用上的)恰当性与真诚性以及(语形学或形式上)正确性的关联性与统一性.因此,合理而又恰当地把握墨家辩学与现代语用学、语用逻辑(综合性的)有效性及其关联性策略,对于当代社会人际间的有效沟通与交际,对于重构和开拓墨家辩学的"语用逻辑"思想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明清之际先秦名辩学复兴以来,许多治墨学者按照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的观点,把"辞"解释为逻辑学中的判断(或命题),并把分散在《经》、《经说》和《小取》中的有关"尽"、"必"、"或"、"假"、"合"等解释为传统逻辑中的"全称判断"、"必然判断"、"特称判断"、"假言判断"、"直言判断",并据此论证《墨经》对判断的种类和形式已有研究。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有待商榷。本文主要阐述墨家关于"辞"的本质以及"辞"与"故"、"理"、"类"之间的关系,从而透射墨家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从墨家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墨家逻辑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墨子"三表法"到<墨辩>逻辑之间,呈现了墨家论辩思维的精纯化过程,也就是从一般包含具体内容且具特殊性的论证思维,到形式的且具普遍性的逻辑思维的过程;"三表法"体现了墨家思想的中心架构,而<墨辩>逻辑则包容于其中.墨子思想与<墨辩>逻辑之间具有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哲学反映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的更深层理解,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着眼于人的"类"生存和"类"延续,因此,人类中心必然成为生态哲学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0.
“逻辑”是卫星电视函授高等师范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逻辑”作为一门科学虽说也以思维为研究对象,但它不同于其他研究思维的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它不是研究思维的一切方面,而是只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为人类提供认识事物、论证思想的工具,因此它具有“抽象深奥、枯燥乏味”的特点.在各类形式的考试特别是社会自学考试中,“逻辑”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在卫星电视函授教学中,如何切合实际、卓有成效地使学员在“逻辑”的学习中既能学到应有的知识,又能在考试中顺利过关,这是每一位中文专业的函授学员和“逻辑”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自己五年的“逻辑”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逻辑”的教学质量谈点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一、理清线索,打实基础“逻辑”教材,内容分“判断”、“推理”、“逻辑规律”和“论证”五大块,外加“绪论”一部分;这几部分内容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我在讲授过程中,先按照“逻辑”以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一些简单的思维方法为研究对象这一定义把“逻辑”教学研究内容分为思维形式部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规律部分: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思维方法部分:包括定义、划分、实验和假说;以及对这部分综合运用的论证部分.这样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尤其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任务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浪潮。广大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三者的地位的表述各不相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包含关系说和并列关系说两大类型,这两种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不同观点归根到底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三化"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历史来考察亦或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审视都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4.
学生观的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尤其是如何看待“差生”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 ,在学生观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行为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师生关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人性化地乐观地看待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犹如一柄双刃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顺应着时代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武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新的传媒环境,武术传播是固守还是沦陷,一直存在争论,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容值计算公式C=PwU2(tanΦ1-tanΦ2)的两种推导方法的讨论,证明了在交流电路中,交流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等效的,而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选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会对求解问题的复杂程度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20.
古往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其独特完美艺术作品而文明于世。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创作是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探求与思索的过程。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内心情感的剖白。创作促使我们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与所需的形式法则加以艺术提炼和升华,使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化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使我们自己不断得以熔炼,最终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断完善着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