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个人层面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价值,基于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策略,即调研弱势群体数字素养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分类遴选数字素养与技能资源,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构建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项目体系,提高服务的持续性;加强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宣传推广,提升服务的参与度;培养数字服务人才,提升服务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众多公共图书馆在通过数字素养教育共同弥合全州数字鸿沟上已取得重大成效,其实践经验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响应《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相关部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文章基于网络调研面向昆士兰州公共图书馆获取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探析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环境营造与实践特点,尝试性提出国内公共图书馆参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的一些实践思考,即: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搭建数字素养教育综合平台,明确参与主体及其合作模式,全覆盖弱势地区与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程煜  姚国章  孙红蕾 《图书馆》2023,(8):99-105
文章针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数字转型、创新应用建设问题,建立了知识服务数字体系,以期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在方法上,文章以南京图书馆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创建以数据驱动为扩展能力的图书馆知识应用体系,引入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探讨知识服务数字技术转型方案、方式,创新应用路径。在实践探索上,以南京图书馆智库调研工作为突破口,与南京本地高新科技企业开展与新兴技术、数字产品相关主题研讨,探讨图书馆知识应用与数智社会发展需求间的内容建设、衔接方式等。最后,文章就调研案例中涉及的数字政府免审即享、元宇宙展厅、古籍扫描等知识应用展开功能开发讨论,为图书馆知识创新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国家宽带计划出台后,政府重视民众数字素养的提升,把公共图书馆作为数字素养教育的重要机构,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政府的倡导下,与公共图书馆相关的行业协会积极对数字素养教育开展研究,并以此指导公共图书馆。行业协会与商业公司合作,以资源、项目支持着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数字素养教育,以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专业组织对此予以声援和引导,同时政府应加大投入,引导全社会支持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延伸服务的五个方面——"知识服务"、"咨询知识库""、在线作业辅导""、信息素养教育"以及"个性化信息传递",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延伸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数字孪生技术发展迅猛,为社会经济生产与人文活动注入了新活力。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是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文章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及其面对的发展挑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从对外及对内两个方面探索并提出了以用户为主体的数字孪生化图书馆创新服务路径及管理机制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创新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与管理机制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现状,选取25所公共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框架,包含技术接入服务、数字素养服务、关键领域服务三大维度,分别对应公共图书馆面对接入沟、技能沟和知识沟时的举措。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在3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仍存在馆外技术接入服务不足、面向更多类型特殊群体的服务缺位,以及关键领域服务整体较弱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包容顶层设计、深化数字包容服务、多元主体共建数字包容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卜淼 《图书馆》2023,(5):34-40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等方法,介绍新加坡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背景,结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从政策规划和项目开展两方面系统梳理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的内容、特点和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对策,以期为图书馆参与国家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万瑛 《图书馆学刊》2024,(2):108-112
梳理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实践,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启示:深化数字包容理念,做好服务设计;加强与多方主体合作,细分服务群体;整合并揭示多元数字素养资源,做好资源供给;开展多元主题实践,丰富服务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提升馆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以均等化视角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辨析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对《2018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进行解读,通过网络调研,从服务受众的多元均等、全民素养教育及服务资源的可持续化3方面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现状。[结果/结论]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注重面向需求、加强弱势群体服务、重视全民素养教育、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提升馆员均等化服务能力等,从而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数字阅读服务是传统阅读服务的模式转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多元发展,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实目标。本文以数字阅读服务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为该领域的拓展研究提供客观的案例支撑和可操作的管理借鉴,为促进数字阅读服务采取积极可行的有效策略,以期不断推动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2.
江海潮 《图书馆论坛》2022,(10):121-130
文章从政策和法律、图书馆制度、信息素养教育活动3个方面对广州市区两级12个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政策与法律规定的内容,过半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制度规范,但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偏少;社会力量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补充力量;教育对象主要为青少年和老年人。文章建议:图书馆应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提升基层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能力和馆员信息素养专业水平,信息素养教育要与图书馆资源利用推介相结合,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化、在线化、全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 /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 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  相似文献   

14.
信息落差往往导致知识乃至财富上的差距,社会范围内的信息饥渴、信息焦虑问题的解决亟须深入推进国家层级上的信息公平和数字包容。文章以缓和公众信息获取的失衡为出发点,梳理国家宽带政策、公共图书馆和数字包容三者的内在联系,探讨公共图书馆在践行国家宽带政策和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定位。结合美国公共图书馆融入国家宽带政策、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以数字准备、数字就绪、数字参与三个环节分别呼应数字环境、数字能力和数字实践,构建数字生态系统运行架构,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建设数字生态系统的有益启示。图2。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5.
陈艳红  陈晶晶 《图书馆建设》2023,(6):141-147+167
数字包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维护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的重要路径。通过访问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官方网站,总结归纳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现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存在数字屏障消除不够、服务呈现缺乏亮点、资源供给存在差距、培训内容略显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的发展应注重制定具体的数字包容行动规划、凸显鲜明的数字包容服务特色、供给所需的数字包容信息资源、开发多元的数字包容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16.
梳理未成年人信息素养教育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探讨实践问题背后的制度、投入、协作等多维度根因,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服务体系的构建,帮助未成年人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龙英  靳长昊  陈琦 《图书馆》2023,(11):81-85
学习型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而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创新能有效推动学习型社会建立。国内图书馆在这方面作出了部分尝试,但模式创新程度尚不能满足当前学习型社会建立的需要。文章以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相关实践为例,详述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实践过程和社会服务流程,阐释其社会服务实践方式与服务效益,剖析其运营策略调整机理,总结出乡村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营销服务三种服务创新模式,并以此启迪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在协同专业智库过程中不断创新自身知识资源应用方式,强化决策支持能力、改善知识应用水平、改进服务模式,系一项有益尝试。文章以南京图书馆协同本地专业智库“南京数字经济科技学会知识服务专委会”决策咨询业务为例,观察图书馆协同专业智库相关知识资源建设、业务供给、成果转化、服务转型状况。同时依托南京图书馆大数据实验室作为载体,设计“软硬”兼备的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制定一系列适宜公共图书馆协同专业智库工作需要的服务功能。结合南京图书馆具体实践,讨论公共图书馆知识底座如何建设、如何实践业务创新等相关方略。分析挖掘具有共性价值的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方案,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合利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呈现出教育服务人员专业化、贴合公民实际健康需求、健康信息资源获取便捷、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注重教育结果评估等特点。借鉴其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应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健康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全流程评估等。表3。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保险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服务现状,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服务提供借鉴。通过调研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保险信息服务栏目,了解其服务的基本情况,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保险信息服务的形式、内容和服务保障,总结其服务特点为图书馆行业组织的指导与支持、图书馆的积极响应与主动服务两个方面,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引入健康保险信息服务提出三点建议:寻求多方力量支持与合作、丰富健康保险信息资源、开展健康保险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