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姿势控制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专业体育院校18名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姿势控制训练组(实验组)9人,非姿势控制训练组(对照组)9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组控制异常动作,规定相应动作节奏,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相同训练量和强度的练习方法,受试者自选身体姿势。训练结束后选取相关项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测试结果,比较训练前后加速和滑行能力指标变化。结果:8周训练后,实验组30 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测试成绩均显著性提高(P<001),立定三级跳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30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实验组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8周姿势控制训练显著提升了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陆上姿势控制训练效果可较好迁移至冰上,对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成绩提高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在训68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1)我国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由身体围度因子、四肢长度因子和体脂因子构成,表现出:四肢长且粗壮,肌肉发达,体质含量少的特征;2)上臂紧张围、上肢长度和皮褶厚度3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3)制订的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单项或综合评价标准可以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选材以及训练监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Wingate测试对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12名散打运动员进行Wingate测试,探讨了最大功率的时间特征,同时发现散打运动员最大功率/体重,平均功率/体重存在运动水平差异,负荷后血乳值也存在运动水平的差异,但负荷后心率没有出现运动水平的差异,说明了Wingate测试对评价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0s负荷后血乳值达到较高的水平(优秀组:12.38mmol/L,一般组:10.18mmol/L),提示散打运动项目是一项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对12名女子散打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发现其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经期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生理和心理不良反应,但是大多数受试者月经周期和持续时间正常,而且只要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绝大多数受试者不会引起运动损伤.针对受试者经期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提出女子散打运动员经期训练的注意事项、方法和训练安排等,为女子散打运动员经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14名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稳定性训练理论引入散打项目力量训练实践中,结合散打项目专项技术特点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训练前后一次上步后手冲拳、一次上步后鞭腿、15s连续后手冲拳、15s连续后鞭腿、15s连续拳腿组合力量等核心力量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训练效果好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实验组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高显著,核心稳定性训练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是今后散打项目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方法,对以下肢为主的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8周分组训练,观察比较振动训练方法对本体感觉的作用效果。方法:受试对象选取相同专项、身高体重年龄相近、训练水平及年限接近的成年男性篮球运动员共27名,分为对照组、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组、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组等三组,测定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前后实际膝关节(右侧)角度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之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训练组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案与正常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膝关节位置觉呈显著性差异,且8周后采用次高频振动训练组比中低频振动训练组在本体感觉提高方面呈显著性差异,尤其在45°角度差异更明显。结论:1)两组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都使受试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关节位置觉)出现增强的效果。2)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比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提高的效果更显著,尤其在45°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不同强度的超等长跳深和负重为主的组合训练对女性排球运 动员下肢等肌肉群力量素质发展情况。对14名女性排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分别进行六周的组合训练和基础训练,最后测定两组力量指标并统计分析 。得出结果:两组实验后分别和实验前比较各肌群力量指标水平普遍升高,组间实 验后结果比较,组合训练组的握力收缩时间、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力量、收缩时间 和速度力量指数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此组合训练优于传统基础训练,尤其 对小腿肌肉力量发展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低氧暴露不同模拟高度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强度的影响,讨论散打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的有效负荷强度及其适宜的模拟高度。方法:以8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为运动器械并固定负荷,通过调整不同模拟高度观察急性低氧暴露时运动员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随高度递增乳酸-负荷曲线、心率-负荷曲线、RP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长期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训练组为20名男子专业运动员,对照组为20名男子大学生。两组均在功率自行车上完成递增负荷力竭运动。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NO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蛋白总量及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结果:组间比较,运动前后,训练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运动前后,对照组和训练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但训练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可通过增加Ser1177-eNOS磷酸化水平上调红细胞eNOS-NO系统功能,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并可提高其对急性大负荷运动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营造真实比赛的压力和干扰情境,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针对短道速滑项目的模拟训练系统。首先采用视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提取压力和干扰场景,然后构建模拟训练模块,并确定评价指标和通过标准,最后完成模拟训练系统的开发。运动员在模拟训练系统中可选择6种不同模块进行抗压力、抗干扰训练,在达到相关通过标准后,完成一次训练,并结合心理调节指导语,提升抗压力、抗干扰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模拟训练系统具有较强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可以有效诱发压力状态。本研究设计的基于VR技术的短道速滑模拟训练系统,帮助运动员在模拟训练中感受到压力和干扰,并形成比赛心理应对策略,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了前侧踹腿和后鞭腿技术测试。研究显示:前侧踹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后鞭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8周振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旨在了解数周振动训练对提高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探讨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为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20名青年男性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振动组10人,对照组10人。振动组采用振动训练台30 Hz频率、2 mm振幅对下肢进行为期8周的振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8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下蹲跳测试(CMJ)测试。结果显示,振动组与对照组8周训练前后CMJ成绩出现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骨骼肌含量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振动组与对照组组间CMJ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骼肌含量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8周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且效果比传统器械力量训练更为明显,但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两项研究探讨正念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运动员综合发展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269名运动员进行测量,对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并采用Bootstrap的方法对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2采用2(实验条件)×2(时间点)混合设计,将66名运动员随机分配到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人),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量。结果:在研究1中,运动员正念水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与运动竞赛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运动员-教练员关系显著正相关;运动竞赛焦虑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负相关;运动员-教练员关系与训练比赛满意感显著正相关;正念水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间接影响。在研究2中,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念训练组运动员的正念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均有显著提高,运动竞赛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作用Bootstrap分析结果与研究1一致。结论:正念既可以对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运动竞赛焦虑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间接作用于训练比赛满意感。  相似文献   

16.
探讨以稳定性为核心的悬吊训练(SET)对网球运动员身体位置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作用。主要采用实验法,将16名男子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体能训练,结果显示:实验前后目标组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各项测试指标对比成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统计数据变化不明显。结论:悬吊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男子网球运动员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建议在进行悬吊训练同时,增加柔韧性与多关节协同用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下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当中获得优胜的核心因素之一。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的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多参考项目运动规律及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关注躯干支柱准备、恢复和再生以及训练后的拉伸练习。  相似文献   

18.
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平台对散打一级运动员及健将级运动员优势与弱势侧踹腿动作力量和时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一级运动员优势侧踹腿和弱势侧踹腿在力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健将级运动员相比,力量与时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侧踹腿的动作力量对竞技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教练员加强运动员侧踹腿力量训练,特别针对弱势腿训练。为散打教练员提供侧踹腿技术教学和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提供定量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2003年全国散打冠军赛(郑州男子赛区)的各省队部分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格、身体成分、体型的特征.旨在了解运动员身体形态现状和某些规律性的特征,为散打运动科学性的选材、训练,合理的选择级别,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3周高住高训低练(HiHiLo)训练前、后与身体机能相关指标进行的分析,探讨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以期把HiHiLo训练方法运用到武术散打运动项目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为期三周的HiHiLo训练,即每天晚上在模拟海拔2 500 m~2 800 m(氧气浓度14.7%~15.4%)低氧环境中居住至少10 h,每周在模拟海拔2 500 m(氧气浓度15.4%)缺氧环境下进行3次低氧训练,其他时间进行正常生活和常氧环境下的常规专项训练。在HiHiLo前和HiHiLo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测试,并于实验前1 d、实验期间每周同一天及实验结束后第3 d清晨进行血象监测。结果:HiHiLo训练后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显著提高(P0.05),最大功率显著升高(P0.01),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1);HiHiLo训练前、后两条血乳酸—负荷曲线表现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训练后降低了同级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值,乳酸阈强度增加;HiHiLo训练后血氧饱和度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HiHiLo前、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变化。另外,HiHiLo可以提高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机体载氧能力直接相关的血液指标水平,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实验第2周。结论:为期3周的HiHiLo训练提高了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且在赛前机能状态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