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评估PX项目中原材料的海上运输对海域的污染风险,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PX项目海域污染风险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从船舶、船员、外部环境和管理等4个因素出发,将风险评估分为5个等级,评估指标划分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由3位评估专家对评估指标进行打分,得出各二级指标统计值.以某运输PX项目原材料的船舶为例的验证表明,评估结果切合实际情况,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高速公路施工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尚未建立科学的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因此,基于公路施工风险因素的构成,从成本、工期、质量和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公路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了实例分析,从而为高速公路施工项目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实现对在航船舶的风险评估,建立船舶安全航行系统风险分级ANFIS模型.该方法分层列出4级影响船舶风险值的风险因素,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初步定义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典型在航船舶历史数据,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对船舶风险的客观评估.得到的数据对比图及误差图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典型数据充分加入,有效克服建模中的主观影响,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较客观地评估在航船舶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实现有效的海上风险预警,对影响国际海运通道安全最主要的非传统安全风险的时空分布模式进行探索。海上运输非传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海盗、海上恐怖主义和海上偷渡,对这3类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风险特征构建特征指标体系。基于国际海事组织全球航运信息集成系统(Global Integrated Shipping Information System, GISIS),应用K原型聚类模型,并以轮廓系数法进行模型校正,对2015—2020年全球海运通道非传统安全风险进行空间划分。试验结果表明:东马来西亚沿岸、苏禄海、苏拉威西海是马六甲海峡周边海域海上袭击的高风险区;非洲沿岸港口始终是偷渡的高风险区,拉丁美洲海上偷渡发生地逐渐南移,地中海沿岸港口海上偷渡频率显著上升。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区域内不同海上非传统安全风险的细致划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海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的海上事故应急流程绩效评价方法.根据模糊随机Petri网(Stochastic Petri Net,SPN)理论,结合主要存在的船体受损、人员伤亡、火灾爆炸和海洋污染等4种事故类型,确立各事故类型的应急流程,并分析各流程因素的逻辑关系,构建海上事故应急流程的模糊SPN模型.通过基于该模型的马尔科夫链得到各种状态下的稳态概率表达式.利用模糊集理论对各个因素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最终得到各种状态下稳态概率的变化情况.案例结果表明,当发生海上交通事故时,此模型能够体现各因素对整个应急流程绩效的影响,并能通过数值变化趋势反映不同状况下海上事故应急流程的关键环节,提高风险处置的效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港口水域风险评估结论一致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港口水域风险评估更加可靠,分析港口航行风险评价方法的一致性.以不同港口水域风险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推荐的一致性分析模型;根据不同方法的不同侧重点,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港口航行风险的各种评价方法的相似度进行计算、分类;通过两种模型的对比,得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和评价方法的一致性程度.实例证明,对评价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使港口水域风险评估体系更为完善,可为海事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刻画水上货物运输风险的动态性和因素关联性,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水上货物运输风险的演化规律。基于"人、机、环境、管理、货物"理论,建立水上货物运输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演化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构建风险演化模型。通过分析各风险因素间的量化因果关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实际案例的仿真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演化模型可揭示风险演化过程,显示系统风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现阶段海事网格化管理的风险评价局限于网格划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可靠性低的问题,以系统工程和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建立海事网格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对海事网格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界定各海事网格风险等级,再运用BPNN预测未来周期网格的风险等级;最后,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风险评估结果,确立海事网格风险预警等级.模型增加了海事网格风险预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为海事部门提供风险控制的信息支撑,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运用灰色模糊理论研究学校体育风险的评估问题.在分析学校体育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灰色模糊数学理论,将隶属度和灰度综合到评估过程中,给出学校体育风险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该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学校体育风险的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HTPN的口岸通关流程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口岸通关效率,以口岸通关流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分层赋时Petri网建模方法(HTPN)的口岸通关流程模型.模型中包含经验时间参数,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参数分布,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应用Witness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和口岸通关流程效率分析.仿真结果验证HTPN模型的正确性,可为现有流程的优化重组提供评估手段,给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继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剖析了各个指标的组成因素。并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对世界著名的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估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仰光河航道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仰光河航道的航道安全.将仰光河航道分成4个航段进行研究,考虑缅甸航运业的发展以及航道进出船舶的安全,对全部航道和每一段航道进行安全分析,基于航道情况、环境因素等,提出航道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综合评判方法可以定量表示全部航道和每一段航道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对港口门座式起重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验和安全等级评定,建立含权重因子的新型风险评价模型.该方法首先确立使门座式起重机失效的“人、机、环境、管理”等多种不确定影响因素和失效后果因素;然后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简化模糊综合运算过程,建立一种含权重因子的新型风险评价系统.运用该评价系统对实际案例进行评价,验证其可行性.根据风险结的存在,建议起重机风险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海事管理机构需要评价与量化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风险。采用可扩展的熵权物元方法建立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与开发航运公司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与不同的指标体系相适应,对不同类型的航运公司进行安全管理风险等级评价和排序。对497家航运公司进行实例分析,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合理调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船舶引航风险成因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控制或降低船舶引航风险,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船舶引航风险成因重要性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船舶引航风险成因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运用模糊函数对相对风险的构成因子综合计算,得出引航风险成因的最优关联因数,进行船舶引航风险成因的关联度排序.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得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海上通道安全,针对海上通道安全的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关联的特点,提出一种考虑耦合效应的海上通道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将二元语义应用到专家问卷的语言评价信息,并将2-可加模糊测度扩展到二元语义环境,完成对所有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案例分析结果为:在中欧海上通道风险因素中,对单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气象水文海况和海上犯罪威胁,对任意两个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后得出耦合效应最强的两组风险因素是气象水文海况和通航地理条件以及气象水文海况和通道船舶密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理论对城市电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时,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建立模糊评估隶属函数,二是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需确定其权重。介绍了隶属度函数确定的基本方法;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该方法将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进行改进,从根本上消除不一致数据,简化计算过程,得到权重向量。最后通过算例对区域供电能力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鉴于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供求均衡关系及规律对市场预测和风险规避有积极的作用,运用经济周期理论,根据一系列主要衡量指标,探究引起国际干散货市场供求波动的因素,如全球经济发展、石油价格波动、钢铁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法规、自然原因等.在此基础上得出市场发展的内部波动性和周期性规律.根据对航运市场规律的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干散货运输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