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种兵是遂行特殊任务的兵种,其军事训练要求相对较高,训练课目难度和负荷强度较大,训练损伤发生率也较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特种兵常见的军事训练课目的损伤部位、损伤关节和损伤类型进行分析,力图归纳总结不同训练课目训练损伤发生特点,为不课目训练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劳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性损伤。持续地超负荷训练往往造成组织结构微细损伤,微细损伤的积累是运动劳损的主要原因,运动性劳损的本质是组织的慢性炎症.在悭性炎症过程中,前列腺素(PGS)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运动性劳损的关键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降低其活性,从而减轻慢性炎症。本文还讨论了过度训练时肌腱、软骨和骨组织发生运动性劳损的特点以及解剖结构的异常与运动性劳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高校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 ,但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在足球活动中的损伤调查统计分析 ,在总发病率、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季节以及场地、器材、着装、预防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为今后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以及提高全民健身的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参加全军军事三项比赛的队员进行训练伤病调查,统计分析了400 m障碍、投弹、越野跑等训练科目发生训练伤的原因、特点及多发受伤部位和受伤性质。以期总结部队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中训练伤病发生的规律,为部队科学开展各项训练、比赛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
越野滑雪陆地训练中经常会发生下肢运动性损伤.训练实践证明,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马步站桩"法有助于下肢疲劳性骨折、膑骨损伤、韧带拉伤等运动性伤害的预防与治疗."马步站桩"法同时可以提高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损伤情况及其相关的病因学进行了分析。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患病率为7143% ; 损伤多发生于指、踝、膝等部位, 具有明显的运动专项特点和青少年损伤特点; 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有缺点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主要的损伤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探索人体适应的基本规律;从军事训练实践中找出训练中人体的最大承受能力(阈值);进而推论科学的训练计划和量化指标。从军事训练中人体的表征变化探索强度调控的生理指标与评判标准;从军事训练中人体能量需求、提出科学调控指标。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确定人体承受基点,在医学防护中找出行之有效的便捷方式。主要介绍了机体对军事训练不同强度适应的基本规律,力图使参训的主体一广大官兵客观地了解自我,以利于在训练中对不同强度的科目实施科学调控,防止过度训练和训练损伤,减少非战斗减员。  相似文献   

8.
剧烈运动时自由基的大量生成与清除能力下降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氧化酶在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能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抗氧化酶对不同运动训练的反应不同。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运动训练对抗氧化酶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脑缺氧与中枢疲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运动性脑缺氧发生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脑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从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运动性脑缺氧引发中枢疲劳机制,并提出运动性脑缺氧的适应及其生化变化,目的在于提高对运动性脑缺氧的认识,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更好地预防运动性脑缺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名短距离跑跳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务监督和伤病诊治,并作病例分析。发现,在118例损伤中,膝踝部损伤占46.61%。损伤还涉及肌腱及其附属组织、韧带、肌筋膜、软骨等结构。90%以上为轻度损伤,患病率无显著性性别异。85.45%的膝、踝部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膝、踝部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某侧肢体的损伤与不同专项技术特点中度相关,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加重。对技术动作与训练、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军体教学训练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探析损伤特点、原因及预防措施.对解放军体育学院部分学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符合一般运动损伤规律,与动作技术及人体生理解剖特点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具有自身特点。如能掌握军事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就能够减少受伤人数或次数,增进学员的身心健康,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促进军事体育训练组织管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军体运动队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并低于地方运动队,军体项目低于群体项目,主要表现在学历以函授生为基本构成,岗位培训不力;科研能力较弱,论文层次较低、发表论文不多;高级教练员学术带头作用不强,中级教练员偏少,年轻教练员自学不多等.建议军体运动队应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为军体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经典,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战争与体育保持着特殊的亲缘关系,竞技体育发展可依托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的丰富积淀为基础,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等方法,总结了《孙子》兵法中有关知胜、先胜和制胜等取胜思想,以期对竞技体育参赛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身体功能训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被许多发达国家运动队和军队采用.军事训练伤是日常军事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通过对近几年部队军事训练伤现状的分析,从运动训练的视角提出,运用FMS筛查测试、激活软组织、核心力量训练、动态拉伸等身体功能训练的方式,尽可能地预防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内21所高等院校的405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达72.52%;52.22%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28.67%的运动员在专项训练中受伤;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损伤率为59.70%;常见的运动创伤依次为膝关节损伤(损伤率为29.35%),踝关节损伤(损伤率为17.75%),腰部损伤(损伤率为15.36%);其损伤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够(占18.43%)和局部负荷过大(占15.02%)。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并结合观看艺术体操世界 锦标赛个人全能比赛录像,对我国4省60名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运动伤病基本情况、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发展与运动员伤痛相关关系以及运动员的三个部位关节的损伤 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教练员缺乏科学训练方法,为应对国际体联艺术体操 评分规则增加难度价值而急于求成,加大训练负荷,造成运动员的运动伤痛时有发 生。针对以上提出三项建议,包括增强教练员素质;实行科学化运动训练;重视基 础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建立训练一科研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根据我校152名女学员在军训期间损伤发生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军训损伤的发生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均有关。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军训损伤的发生,应因人而异,在加强体能和情绪两方面训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损伤后的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生物学的视角对一些军事训练伤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认为:身体功能性动作存在缺陷;对在运动过程中原动肌的工作方式和对抗肌的协调性与力量发展认识不足;以及对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神经肌肉控制和非衡状态下动静运动方式的快速转换训练认识不足,均是造成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