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跳远助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远运动项目的助跑是跳远技术的主要阶段之一。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获得的水平位移速度是跳得更远的主要动力来源 ,它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成绩的优劣。科学研究表明 :跳远成绩的 70 %以上取决于助跑速度。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比蒙 ,鲍威尔 ,刘易斯等的运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1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从力学公式S =VOSin2a/g可以看出 ,影响跳远成绩S的主要因素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腾起初速度又主要取决于腾起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合成值 ,而腾起角度以这两种速度的对比关系来确定。根据抛体规律 ,抛起角成 4 5度时 ,距离最远。跳远实…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若干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部分指标与世界选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变化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踏板瞬间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腾起角度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11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外6名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助跑速度低,腾起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偏小。“跑不快,跳不起”仍是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共性。运动员助跑的绝对速度能力低,起跳腿的专项力量素质差,是制约我国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跳远助跑最后几步速度的快慢,是对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国外学者曾提出,短距离速度训练是所有跳跃项目达到优异成绩的基础——这是一条“定理”。苏联学者研究表明,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对腾起初速和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跳远成陵和助跑速度密切相关,男运动员相关系数为0.943,女运动员为0.875。跳远中,助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及有关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应加强向上起跳的意识.从而加大腾起的垂直分速度.提高跳远成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选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准备起跳相对提前,步长变化大,导致速度下降早损失大,进而影响到踏板速度、腾起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等.另外,起跳腿技术不合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幅度均小.这一系列对获取大的腾起垂直速度极为不利,与平时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不无关系,是影响我国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跳远属于斜抛运动,根据斜抛运动远度公式S=V2sin2a/g可知,跳远的成绩与腾起初速度(V)和腾起角度有关于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绝对速度,同时适当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改进助跑最后几步的节奏,二是增大着板面和离地角,减少扇角,提高腾起角。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远远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具有较好的弹性,而且起跳瞬间的着地角度、离地瞬间的蹬伸角度都比较理想。但是,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扇面角度不够理想。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的水平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腾起角度与腾起初速度不十分匹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助跑和起跳技术方面,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慢,速度利用率不合理,起跳能力较差,腾起角相对较小。与国外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针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对较弱的环节,在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平跑速度,寻求速度利用率与起跳能力的完美结合,以促进我国跳远技术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从起跳角度、摆体阻力、摆动半径、直体仰天倒悬等技术对腾起的影响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跳高运动训练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 ,对我国曾打破过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们的训练思路进行探讨。分析认为 :我国的跳高运动项目要重振雄风 ,必须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 ,打破陈旧的思想框框 ,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有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依照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年龄分段和全国少年分龄标准,探讨了我国少年女子(13~15岁)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米及2个5米分段速度与成绩的关系,建立了我国少年女子跳远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  相似文献   

14.
速度型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级跳远已经出现了速度型技术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是现在和未来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一技术 ,探讨其运动特点 ,并对近年来使用该运动技术所得到的成绩时的远度和比例进行研究 ,对该运动技术的训练框架作出科学的设计 ,认为进行三级跳远的训练应从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 ,尽量减少前两跳中水平速度的损失 ,以及改进和加强弱腿的跳远技术和能力等三个方面来设计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4名二级以上运动员跳深纵跳、跳深跳远、跳高和跳远起跳进行测试,力求阐明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便为今后在跳高、跳远训练中采用合适的跳跃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反应力量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本文以20名男子跳远专项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下落高度的单腿跳深的测力台实验。将采集、处理后的数据与跳远成绩进行的相关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员的适宜下落高度(R=0.742,P0.05)、适宜下落高度的F/体重/AB(R=0.788,P0.01)与跳远成绩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7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总决赛(乌鲁木齐站)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三个不同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第一跳中摆动腿膝角在着地瞬间到最大缓冲都在减小,离地瞬间,摆动腿膝角又有一定的增大;第一跳着地与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过大,第三跳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偏大,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偏小;第二跳起跳腿离地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都偏小;摆动腿的最大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的增加呈正相关,与水平速度的损失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如果在加快助跑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速度利用率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跳远成绩的提高,得出结论,跳远中在高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结合的同时,控制好最后两步步长的合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跳远助跑技术与跳远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的快慢是直接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跳远技术的好坏主要是看运动员能否在最高助跑速度情况下顺利完成起跳。同时在实践中,人们也认识到短跑速度在助跑中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和完善跳远助跑技术,并对取得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对初级水平的跳远运动员短跑与助跑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观察探索了初级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短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该项运动的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级跳远技术由最初的自由式跳法发展到高跳型、由高跳型发展为平跳型 ,而现在又出现由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为此 ,首次提出速度型技术这一概念 ,这一技术目前还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毫无疑问 ,速度型技术是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