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规则实施对排球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规则的实施,对排球比赛的主要规律没有大的改变,但是对排球技战术的运用和发展有较大影响.缩短了非比赛时间,使比赛的节奏加快,保持了连续性和流畅性,使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增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网上争夺更加激烈,进攻的节奏在不断加快.因此新规则的实施促进了运动员防守技能的提高和多样性的使用,缩小了攻防之间的差距,使比赛朝着更加激烈和精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规则的实施对排球训练和比赛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是并没有动摇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技术全面 ,突出特点 ,准确熟练 ,快速善变 ,发展高度 ,不断创新”的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仍然符合排球运动的自身规律 ,仍应是指导我国排球技、战术训练和比赛的行动指南 ,随着新规则的实行 ,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应增加“加强体能”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规则对排球一攻与防反的地位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排球新规则"每球得分制"下的一攻与防反在比赛中的地位进行调研分析,认为:1)一攻取得直接得分权,这使其在比赛中地位显著提高;2)防反是实质,防反能力在比赛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防反得分的贡献率日趋上升;4)优秀的防反能力是当今国内外排球列强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规则变化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规则的实施对排球技术、战术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几点建议,以使排球技术战术适应新规则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沙滩排球新规则对技战术训练的影响与导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沙雄排球新规则研究和国际、国内比赛的比较分折,探讨了新规则实施后沙滩排球技战术的发展特征及训练对策,以达到对沙滩排球技战术训练新的认识及理解之目的,以指导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1kg倍数新规则对女子举重竞赛的影响,探讨新规则对举重训练的重要导向,为我国女子举重比赛中战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举重训练提供客观指导。采取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2002年和2006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对运动员大强度试举的成功率要求提高;试举重量这一战术因素作用增加,战术运用的空间加大;新规则实施使比赛更加合理、激烈,裁判工作节奏加快。研究结论:大强度重量的试举成功率应作为女子举重训练的重要部分;深刻把握新规则内涵才能制定正确的战术手段,增加比赛取胜的机率;裁判的工作节奏随着规则的改变,其节奏更加紧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国际排联公布的近三年世界级三大赛事的技术统计数据,探讨了近年来女排比赛中,副攻和接应二传对球队竞技水平影响作用的发展动态。所获结论是:1)近三年来,副攻和接应队员对全队竞技水平的贡献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接应队员的贡献率已经与主攻队员并驾齐驱。这个趋势是现代排球运动理念的体现。2)在现代排球比赛中,场上各个位置对整个球队竞技水平影响的差异正逐渐缩小,这对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3)现代排球运动需要运动员技术全面、能够胜任多种位置,这有助于缩小各个位置在得分能力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看第十五届省运会高校部排球决赛 ,对每场比赛的记录表进行统计 ,对各参赛队教练进行面谈调查 ,分析实行新规则后江苏省高校排球运动的现状 ,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排球规则修改频繁,而每一次修改都对排球运动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第四届城市运动会排球比赛的数据统计,看实施新规则以来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新规则对竞技套路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在提高比赛可比性和竞争性的同时,对武术套路的训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2003年新规则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7年世界男排联赛中国队与世界前4强球队和亚洲主要对手的各项重要技术指标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上一届国家队参赛的各项技术指标,综合分析现阶段中国男排实力现状和差距,为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参考。结论:在非技术层面,中国男排队员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队员的高度有所增加,已经达到了世界强队水平;队员身体的充实度和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上相对欠缺。技术层面,中国男排进攻结构不合理性,进攻点过于单一;发球的力量和速度与世界强队差距明显;拦网能力较以前有明显改观;后排防守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成为制约中国男排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二传有效传球的比率和接发球到位率有下降趋势,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加强专项力量训练,优化进攻结构,丰富进攻点。提高后排防守能力,避免短板效应,重视小球串联等非常规技术训练,以增强发球攻击性作为整体实力提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中外女排扣球进攻技战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统计法,通过对28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比赛中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对相关数据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队是以快变战术为主,结合高度的扣球进攻打法;扣球进攻能力与外国队相比已略占优势.快攻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质量比外国队高;强攻扣球有所改进与突破;后排进攻扣球质与量还较低.建议中国女排队在扣球技战术打法上应更加丰富、多变;要发展高度、努力提高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常被忽视,但这一因素却对比赛有着重大影响.二传手作为排球赛场战术进攻的组织者,在比赛中起到核心和桥梁作用,更需要杰出的观察能力.文章从观察的方法、种类,观察能力的训练手段及基本要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地验证了体能训练对排球的体力素质和竞技成绩的影响。以23名男子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11名和参照组12名。体能训练包括跳跃,力量和协调性训练。每周进行3次,总共进行12周。结果发现:1)肌力、背部肌肉力量和腿部肌肉力量得到提高。2)爆发力测试项目方面,拦网跳、扣球跳、摸高跳、实心球向前传球、向后传球项目中都有明显提高。3)从训练后的灵活性测试指标上看,网下6m往返跑2次运动,重复横向跳跃,两脚左右交叉踏步,这三项均有明显地缩短和提高。4)协调性的运动扩大了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而也使柔韧性得到改善。5)经过体能训练后,拦网跳跃技术以及灵活性的提高可以改善每场比赛的拦网成功率。表明:体能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来说,既提高了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又证实了对排球动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女排世锦赛前四名中的中国队与美国、巴西、意大利队间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女排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环节薄弱;进攻点过于集中;拦防体系不够完善;关键比分上技术弱点放大化。建议:加强发球、接发球的训练;加强在一传、防守半到位情况下的战术进攻;完善拦防体系;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排球职业化改革发展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的排球职业化改革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职业化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认为,目前我国排球的职来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有赛制和俱乐部建设两大方面的问题.要使排球职业化改革走向深入,必须明确各俱乐部的产权关系,加强俱乐部的宏观管理,培养球市,加大后备排球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联赛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坐式排球特殊战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坐式排球是排球的又一分支,它是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设定的比赛项目。2000年我国把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坐式排球的技战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研究坐式排球训练实践发现,坐式排球特殊战术一般具有进攻打法趋于简单化、个人战术要求精细、立体进攻发展趋势明显、接发球阵型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把我国沙滩及室内排球运动员所测的心肺功能指标与国外优秀男子沙滩及室内排球运动员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国外沙滩及室内排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均好于国内运动员;国外沙滩与室内排球运动员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国内室内排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均好于沙滩排球运动员。建议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体系应重新设立;体能训练应该模拟比赛中的各项应用技术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