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生理实验及数理统计法,以生理生化和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2008年北京武术比赛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进行科学监控,探讨和寻求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发生的机制,并通过相应的恢复手段加快疲劳的消除、延缓疲劳的发生以及促进机能水平的恢复,并对此提出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浅谈运动训练后的意念放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把气功为中的意守、入静等转为意念放松.并结合互相按摩对柔道运动员的消除疲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证明意念放松对柔道运动员消除疲劳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疲劳与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发生的部位、疲劳的判断和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探讨,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用心理学“自生法训练”方法,以心率,反应时、闪烁值为指标,在排球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课后的恢复阶段进行的实验测试作了论述。试图根据排球运动员的性格向性特征,揭示心理学恢复手段运用效果的个体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自生法训练”方法对排球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体能恢复效果是明显的,是主动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心理学恢复手段;“自生法训练”方法对性格向性为外向型和内向型者恢复效果显著,对中间型者恢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恢复手段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体操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体操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6.
借助中医理论、循环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理论,探讨了足部按摩的特殊功效,结合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过程中运动员产生疲劳的机理,阐明了利用足部按摩手段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进而为丰富运动员疲劳恢复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适应能力,创造更有益的成绩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产生机理、外部表现、检测手段以及恢复措施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从而希望得到更快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各项素质得到锻炼、改善和提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模拟HiLo训练法,辅以高压氧(hyper baric 0xygen,HBO)作为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的训练、恢复手段,对耐力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不仅能迅速消除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避免疲劳的积累,还能充分调动机体的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是耐力运动员的一种有效辅助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与运动疲劳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的研究显示:高压氧能提高脑和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清酶和肝酶谱活性的恢复,从而调整和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由此表明:高压氧作为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手段能增加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气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早在春秋战国初期,我国人民就用气功养生治腐。气功是炼气,又是练意志。通过炼气和练意,调动人体自身的“内气”,而练功者所发出的某种能量称“外气”。目前临床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20多种疾病,通过气功的锻炼都能得到一定的疗效。据报导,气功能减轻运动疲劳,对赛前心理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将气功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从国内气功体育应用的基础研究、国外现代科技与气功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这两个方面作了综述。特别对练习气功提高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对消除训练和比赛后疲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对改善赛前状态及提高训练和比赛中集中注意力与准确判断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概括地阐述了气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后提出,要科学地运用气功为体育运动实践服务,必须考虑在研究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可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且选用先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射箭运动员定量负荷疲劳程度若干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射箭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模拟比赛练习后若干生理指标的测试进行分析,探索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及使用重心稳定度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可行性,为针对性选择疲劳恢复手段和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疲劳为主,视觉和神经系统疲劳为次是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用重心稳定度作为疲劳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的基础上,依据体操项目特点,分析了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恢复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手段.这对于完善体操的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健康有着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策略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5名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赛前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选择焦虑、心理疲劳以及心境指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较实验前降低,表现在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运动员心境状态更加稳定,表现为TMD、紧张、愤怒、疲劳和抑郁明显降低;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对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产生疲劳后的运动征象进行了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生理学角度对篮球运动员生产疲劳后采用的恢复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在体育训练中的作用。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 ,人们尤其关注中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把我国运动员以及实验室用到的中药补益药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目前在中药进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先后将12名国内一线速度滑冰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匀速跑组,变速跑、递减跑组,在全国2010年速滑联赛哈尔滨站赛后测试恢复过程不同时间点血乳酸变化、即刻与次日主观体力感觉两方面对三个有氧跑恢复手段进行了对比测试,以期找到有效的促进速滑运动员体能恢复的陆地恢复性训练手段。结果显示,速滑运动血乳酸峰值出现在5-10min,且与运动距离密切相关;匀速跑组血乳酸值下降最快,主观体力感觉最好。结论:匀速跑恢复训练是三种陆地恢复手段中效果最佳的方式,能有效促进速滑运动员疲劳的清除,可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介绍普通高校田径代表队训练中所采用的恢复手段和方法,并对运动员在疲劳时期的运动成绩、平时的训练成绩、恢复后的运动成绩,及最好成绩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恢复训练后的运动成绩比疲劳时期的成绩好,达到甚至超过以往最好水平。说明恢复训练能有效克服疲劳,加速恢复过程.有利于运动水平及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疲劳至于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并深入探讨了疲劳的深浅度对提高训练质量的作用 ,揭示出疲劳与超量恢复 ,以及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方法:以6名男子健身气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核心力量追踪训练干预的实验研究。测试内容包括核心区等长肌力、核心区稳定能力、人体平衡能力、身体柔韧性四个方面。比较不同训练干预阶段数据,了解其变化特点。结论:在健身气功竞赛法中适当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对提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