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模式的同时,还要注意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研究和实践,在充分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形成全方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难以转化的瓶颈,经济投入不足是制约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多元化,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自上而下建立不同层次的师资培训网络,与主题班、团会及德育融为一体、全员参与、家校联系.是开展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对长春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制度、加强专业培养与训练、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西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主要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剖析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揭示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是双语教育的实施者,因此中小学教师对双语的语言态度直接影响中小学学生的语言态度。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进行语言态度调查,以期为新疆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实施多年,其成效理应得到评估和反思;通过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效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中缅边境地区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个民族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双语教育成效加以考察,可以窥知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得失,而目前关于此地的这类研究尚属空白。我们认为,开展中缅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效的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了筛选,借助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研究结论:建立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管理制度"、"体质健康"、"过程评价"、"师资状况"、"基础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归一化处理后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16,0.210,0.199,0.198,0.176;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确定了二级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了指标最终权重,并建立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状况评价方程;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程可直接用于对地区或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访问、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学体育现状,结果表明: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基本正常;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专职人数不足学历、职称总体情况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促进学校工作开展,提出了应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体育师资队体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政府资源配置功能,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和开展扶岔援教等方面的对笼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现有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化系统理论,立足于人生存的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的整体环境,详细探讨了一种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旨在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有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场地缺乏、体育课内容单一、班级人数多、上课组织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早操、课间操、课余锻炼、课余竞赛、课余训练等工作没有开展好;体育教师得待遇不平等;学生家长体育意识薄弱、对体育活动有偏见;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从而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下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SCL-90量表对吉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内正常人SCL-90常模相比较,吉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40—49岁年龄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多数测试因子上显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低学历中小学教师不健康心理症状表现更突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测查,发现体育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建议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校园霸凌作为当代中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缩影,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霸凌现象发生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极易受暴力影视作品、父母语言行为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恃强凌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是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要原因。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中小学以学校体育为抓手,通过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健全人格道德等方式有效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性别偏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然还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影响,不正确的性别意识观念一直影响着女大学生的人格构建和心理的健康。将性别教育研究成果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结合,分析性别教育中的特点,提出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性别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形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河南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相比,7项因子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且心理健康程度与其性别、入队训练年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来源地等因素相关,应重点针对男队员、“老”队员、家庭来自农村的队员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农村中小学教师诸多不适应的现状已经显现,农村教师的教育培养工作也面临着较大困难。文章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及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学校进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我中心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对全院3609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心理障碍者或不健康者占10.2%,其中心理已经出现异常的学生占到2.3%,反映出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由"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43%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x以我省1985年、2005年学生体质调研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围绕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比较分析了我省1985年、2005年大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揭示了当前我省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状况,为今后体育卫生工作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十几年内,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身心残障学生体育教育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后,一直处于稳步的发展中。特别是在"融合教育"的理念影响下,台湾特殊体育教育在普通中小学中逐步过渡到融合式适应体育模式。目前,融合式适应体育教育已经深入到基层中小学教育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在教学上已初步形成2种课程模式、3种主要适应体育教学方法、5种不同参与层次的融合式体育教学模式和多种实用的融合式体育教学策略,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我国越来越注重“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之时,人们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水平,如何将有限的体育课堂效果延伸到课外,甚至让其进行终身体育锻炼,SPARK自我管理课程在欧美广为盛行并已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旨在借鉴SPARK中的自我管理课程内容并加以更新,将其运用于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中,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路径分析等方法验证自我管理课程对于我国小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实际影响,并且探讨其在我国推广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的体育教育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实施自我管理课程后,学生体育运动主观极性、自我管理水平、三维健康观中的身心健康均有所提高,而社会适应能力却无显著的正相关,针对上述结果本文特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