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于合作教学模式背景下的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如何“构建学生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指出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出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全员参与、差异参与、感情参与、行为参与、思维参与等多维性的学生主体参与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体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学要实现创新,必须搭建起主体参与的平台。体育教学创新的基础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互动是实现体育教学创新的关键。体育教学创新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乐学”。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学分制下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大学部分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主体参与评价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阶段评估主体的构成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了着重研究。指出了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模式单一化、评价主体一元化的弊端;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市场经济的视角阐述了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以心理学理论和大量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论证了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活动的可行性,同时对学生主体参与高校体育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需要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应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思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学角度,借助符号互动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探讨体育课程在传授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及技能进行了重构和生成,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是实际发挥作用的功能性主体,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结构。通过教学实验和实践,以非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为媒介,探讨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研究表明,在非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运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基本技术的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发展依托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梳理是解决学校体育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审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多元主体协同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系统性的梳理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探寻学校体育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发现,政府是学校体育发展中多主体协同的重要主导,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合作的资源质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学校体育发展的稳定策略需要把握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组织协同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建议:以制度治理为基础,强化学校体育治理的精细化;以政策制度为导向,推进资源整合工作的高效性;以自身竞争力为前提,形成品牌竞争优势;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避免学生教育内卷化;以学校体育发展效益为标准,实现管办评分离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牢抓低年级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规范学生社会行为,因此,以小学低年级群体为例,对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策略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与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困境,提出创设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游戏情境的组织策略,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个人真实体验的方式,使小学生在参与到真实活动中后,可以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个人的快乐。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以此培养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中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并鼓励低年级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个性展示,将引导小学生思维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工作,落实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情感层面认知。  相似文献   

10.
摘要: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越发紧张的现实矛盾,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普遍低下的现状,基于创新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分析了多元参与机制的现实需求,参与困境及其创新路径,研究认为: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供给结构失衡以及决策机制不足、供给主体单一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迫切需要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参与困境主要包括公共体育服务市场机制不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公民参与不充分。创新路径包括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纽带作用;创新政社合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创新公民参与机制,推进公民的个体参与。这对于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竞合供给模式,满足公众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主要运用实验法对"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健美操技术技能;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篮球实践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篮球实践课运用"双语教学"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三轮教学实验得出:篮球实践课采用双语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有利于学生对篮球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水平;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游戏和体育游戏之间关系的论述,引出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得出游戏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文献和专家咨询法,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应以其性质分为五大类,采取统一要求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实施方法,不仅更能体现整体育人效应和专业特点,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和科研能力,使培养的体育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院系专业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要更新和充实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体育课教学中应用"运动处方"教学的方法,把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总目标.并通过实验试图验证"运动处方"教学应用于体育课的可行性及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特点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科学、客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控制与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良好的积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生命危机,思考了可利用瑜伽体系的终极目标,来帮助大学生实现身体体能和精神的高度和谐,将瑜伽引入大学体育课教程,能配合学校的其他教育方式或方法有效地缓解和克服学生的部分心里危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吉林省高校体育各级学历学生现状,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体育教育在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性。终身体育的培养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改进高职体育教育,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对培养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