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如今的时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为我国汉语言文学进步提供了极为先进且科学的媒介交流平台。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产物——网络语言泛化,逐渐对汉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形来说,网络语言在新媒体潮流的变更中已经开始衍生出利弊相交的现实风格,不免让人开始思考其研究文化的主要目的性与价值性、可观性。本篇论文的撰写就是要根据社会现实情况,总结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利弊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碰撞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种必然存在。不同于美国华裔男性作家强调相异文化主体间的硬性冲突,华裔女性文学则对不同文化表现出一种接受吸纳,兼收并蓄,融合共生的期望。这是华裔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和时代潮流共同孕育的一种文化、族裔新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十分自觉的文学观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学观主要是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阐发的,也部分地体现在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和对经典作品解读的言论中。王安忆的文论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情感、人物、故事、语言、形式、作家的生活体验、女性文学、文学批评方法等诸多方面。她的文学观既有对传统文学观的认同,也有对传统文学观的突破与颠覆,有她对自己体认的文学理念的自觉坚守。  相似文献   

4.
早期中国球迷出现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属于中产阶级球迷群。这一时期的足球属于自然足球,观众为城市富有阶层,观球风气大致与观剧类似。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足球大体隶属于苏联的体育体制,球员温文尔雅,观众和和气气。这一阶段足球大体属于道德时代的足球。1994年至当下属于普世性的商业足球时代,观众群体的表现也有多维度的特性。苏联体制时代的足球属于善的足球,观球是一种社会福利,而非商业需求。1994年以后的中国足球属于一种恶的足球,高度的商业化使得球迷的心智时常抵达极限临界点。中国的文化觉醒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球迷的心理大体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足球从此告别了道德时代,步入一种法制足球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谈及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诸多问题:分析鲁迅、沈从文、巴尔扎克、塞万提斯、马尔克斯等大家的广义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实例;实证鲁迅“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主张之正确;这与马、恩的民族文学形成世界文学的论述有相同之处;“乡土文学”走向世界是时代潮流的使然。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主义盛行的中国 ,文学不断随着潮流调整它的船头。每个文学思潮都留下一种主张或一种主义 ,都对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新写实小说已经完成了承接文学潮流的使命 ,但它却留给我们一个永不过时的人生课题 ,这就是关于人的生存意识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一八四○年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过渡时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潮流,表现出它的政治性、战斗性和极大的变革性.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革新是贯穿始终的线索,文学的主流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以使用白话、描写现实、模拟域外、注重小说为追求形式,以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为理论指导.为了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变革过程,我们就把它分为三个时期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的文学观与文学为人生和艺术的文学现有很大差别,他更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同时,他又是个有很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作品中融入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这使他的作品介于严肃和通俗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研究楚辞,既是延续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又是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这多元复合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选择"屈原作品篇第"这一会议主题,不是逆时代潮流而动,而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使文学研究重新回归到文本上来。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媒介时代,随着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和社交方式的兴起,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文体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写作和接受习惯。文章结合微博本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探讨了微博这一媒介手段的文学形态,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和爆发力。  相似文献   

11.
探索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及其与抒情传统的关系,不能不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对文学史的论述。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更是必须取资、必须认真钻研的重要对象。《文心雕龙》研究虽已汗牛充栋,却鲜见对刘勰文学叙事观点的发掘和论析者。从叙述学角度看《文心雕龙》,其前半部即文体论对各种文体规范、代表作品和发展演变轨迹之描述评论,实包含着不少与叙事和叙事传统有关的内容,可以见出这位严格立足于文学史实际、力图对文学写作实践作出抽象概括的理论家对叙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书后半部即所谓创作论论述了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却没有集中阐论叙事问题的篇章,其所论以传统诗文理论为主。这也并非偶然,实际上反映了截至南朝齐梁时代文人们的主流文学观,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深厚和强大。《文心雕龙》所表述的文学叙事观虽然相当朦胧粗浅,但联系整个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叙事文学和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则应该看到,以刘勰为代表的这种文学叙事观,不能不说是根深而流远。  相似文献   

12.
综观林焕平的文学创作,与他所倡导的文艺理论观一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传承,更是历史使命的召唤。其集中体现在文学创作的两方面,一是服务现实的时代性;二是文学的审美性,体察人生,歌颂真善美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 ,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在现代性的策动下进行的。现代性表现为一种反思、批判的现代意识精神。由于对现代性的不同的接受和外国文艺思潮的多种影响 ,在不同代表人物那里 ,文学观念的现代化也表现得多种多样。有批判封建王朝 ,改以“国民”为主导的政教型文学观 ;有一反政教型传统、视文学为满足人生欲望的一种解脱、提出并区分“自律”和“他律”的游戏说的纯文学观 ;有引进“审美”、在审美中描绘人生的文学观 ;有主张发挥文学的斗争精神 ,又视文学功能为“不用之用”的文学观 ;有将文学的娱乐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休闲文学观。这些文学观念 ,都谈“人生” ,实则具有不同的含义 ,显示了现代性的不同取向和不同方面 ,并给文学研究带进了一大批新的现代学术话语 ,成为我国现代文论传统的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仍被我们所使用。  相似文献   

14.
境遇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其哲学的特殊载体。本文从境遇剧中体现出的萨特自由观的四个方面,即自由的本质、出现根源、实现途径及必然结果,全面分析了萨特的自由观。同时,指出了萨特自由观中蕴含的不自由因素,为辩证研究自由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胡适在五四时期参与的文学论争主要有两类:新文学建设论争和文化政治论争.新文学建设论争中,胡适以学者的态度、试验的精神倡导"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创作、理论虽不乏幼稚和欠缺,但推进了整个新文学运动发展,胡适本人也因此暴得大名;在以"问题与主义"之争和"整理国故"论争为代表的文化政治论争中,继续秉持学者作风的胡适却成为新文化的"叛逆".此间胡适论争角色变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思想、学术的倒退,而是时政潮流选择的变化,文学和文学论争的标准常常是在文学之外的.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封建文化最具典型的产物,它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学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里的文化思潮。遑论前朝各代,就清代文学发展嬗变的轨迹而观,与清代开科取士,尤其举荐博学鸿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是科举考试推动了清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博学鸿词科考试制度的完善,给清代文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以下试就博学鸿词科考试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略作梳理,以辨证其源流。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早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在正统中国现代文学史主题中,无论是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与民族救亡,30年代的文学与阶级斗争,还是40年代的文学与抗战,她仍然只是被作为一个"另类"安置。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是一个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上看都滋生悲剧的时代。而张爱玲正是以她融贯古今中外的悲剧作品和风格而屹立文艺之园。从现代悲剧观入手,可以发现张爱玲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悲剧的继承发扬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悲剧文学的丰富发展,也是对世界性现代悲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文学理论界发生了研究范式的巨大转变,其中一大转变即是从作品论转向文本论。此转变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早期文本观的出现,主要以形式主义的文本观为代表;60年代伊瑟尔接受理论体系中起着过渡作用的中期文本观;60年代以后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新文本观,以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经过这三个阶段"文本"这一范畴被逐渐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并与作者的"父权式"控制逐步分离,最终成为一个极具颠覆性、革命性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9.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从伦理学角度作以新的探索。指出这一本质观能够促进社会的最大化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以及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文学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它关乎如何认识民族文学成熟独立的历史起点,也是文学史家把握文学自觉的多元动态进程、进行历史分期的理论基础。近30年来,围绕这一"鲁迅问题"的论争,这一命题则始终被视为只有单一内涵的"文学史问题"。因此,论争陷入了"各种观点自圆其说,不同观点相互对立"的僵局。要打破目前的学术僵局,让看似各自对立的不同观点,"各居其位,各是其是",必须转换学术思路:首先,从"文学史"回到"文学史哲学",在全面把握先秦以来文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前提假设"所蕴含的复杂内涵作一番学理反思和逻辑洗炼,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论参照系;然后,再由"文学史哲学"回到"文学史",对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内涵和特点做出准确界定,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