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和梳理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文化传承研究中的"反侵略意识",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的本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是:当代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忧患意识,在文献中表达了"反文化侵略"的思维倾向。西方体育文化元素在中国的大地上的普及的实质并不是体育文化的单向扩张,在融入中国文化同时就被注入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核",体现了文化平等交融。中国传统体育元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是借助于西方竞技体育"内核"进行繁衍,而民族传统文化"内核"没有随之发扬。总之,中国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体育文化从本质,是一种自然的文化交融,体现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对待体育元素,各取所需,为己所用,构建着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2.
结合历史与现实,以西部为重点考察目标,以地域文化为切人点,从历史地理学和地域学两个角度去探讨和研究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同时结合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发展背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国内特点,以西部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结合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域体育文化概念,并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地域体育文化模式进行理论构建与设想,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地,而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却严重缺失。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传承发展、学校体育摆脱尴尬处境和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需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加强专项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体育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和总结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差异和共同趋势,在中西体育文化交融的今天.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推动力,并在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生态环境变迁、文化认同淡化等困境。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了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乡村振兴规划、强化学校传承、塑造国际品牌和多业态融合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谈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做好民族文化整理工作,是党的十七大精神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是决定学校体育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我国学校体育独具魅力的重要形式。提倡民俗体育走进学校,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促使两者相互促进以实现共同发展,为促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形成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梳理近代中国认知西方体育的历史过程,描绘奥林匹克在近代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轨迹,回顾在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总结中国太极拳、印度瑜伽、中国南疆民族体育品牌长廊繁荣发展的经验,借以论述新时期中国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和民族传统体育区域性组织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历程与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改革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和发展现代世界体育宝库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元素"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包含了中国思想、中国艺术、中国节日、中国服饰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应担负起传承中国元素的责任,同时传承中国元素,民族传统体育也加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对中国元素的体育诠释,分析中国元素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体现,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对中国元素的传承策略,为民族传统体育树立新的坐标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普通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应从把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增加体育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在职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技术和理论培训,提高其学历层次,全面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水平;创编适用于普通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突出民族性、知识性;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课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设置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培养目标的确定尤力重要。结合国家有关教育方针及高等教育 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资料分析、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得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划分为武术、传统 养生体育、民间民俗体育三个专业方向基本可行、其培养模式应为“由培养一专多能(“一专”指以掌握武术知 识、技能为主,“多能”指同时掌握传统养生体育、民间民俗体育方向的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逐渐向培养三个单一方向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过渡”。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健康指导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养生体育及民间民 俗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两块文化瑰宝,虽然它们现在有着明显区别的不同的社会活动模式,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呈交缚、分化、吸纳、共生的关系向前推进,通过对它们的历史渊源研究,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有着独特的内涵、表达形式、特点,它的"不伤不损、形神俱养、治未病"等精髓对发展体育健身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如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体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14.
在查阅大量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两个维度对相关研究文献加以梳理与综述,分析了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观点;构建了一套民族传统体育重点保护与发展项目识别指标体系,从立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协会、教育传承、节El传统、旅游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等七个方面提出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高校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高年级较少开展体育教学的状况,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观点,并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开展有关教学的必要性、教材的编制、课程的设置等几方面论述了应如何开展相关教学,同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新印发的体教融合政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其强调以"健康第一"理念加强顶层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教育、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战略发展。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认为:体教融合政策涉及到了国家发展的痛点、国家顶层设计理念、国家部门职能变革等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体教融合政策对学校体育的新定位、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新设计、体校发展的新方向、社会体育组织准入的新要求,将会引发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革;"体""教"要实现真正融合,就需翻越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三座大山",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出台相应的更详实的政策配套措施,重新定义不同组织、部门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为国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社会活动,国防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体育经济不断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国防体育建设所面临的诸多经济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正确对待国防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于新时期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和国防全面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舞龙运动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高度的重视.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龙舞表演产生的社会基础,现代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发展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传统龙舞表演的起源以及现代舞龙运动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进一步探讨了具有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的舞龙运动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目的:为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主要结论:高校体育观念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指向健康教育;高校健康教育的任务需要由体育教育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水平较低;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拓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