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试论太极拳的技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击是拳术的本质特征。章以太极拳的历史和清代以来的论以及阴阳五行学、《孙子兵法》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探讨太极拳技击思想的核心内容.指出了它们对太极拳技击思想的影响,为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不但体现了太极五行、阴阳辩证等古代哲学思想,更集健身、竞技、趣味、娱乐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拳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5所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拳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用中医学理论谈太极拳与老年保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抵抗外邪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使大自然给予的有益物质能更多地吸收,周...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种拳术套路时,往往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拳谱中的术式名称。拳谱对于拳家和学拳者的重要性,与曲谱或画谱对于音乐家、画家以及习艺者的重要作用是并无二致的。传统拳术套路的术式名称,基本上可归纳为模拟类和动作类两大类。模拟类是一些仿效动植物、自然界,或人物、典故等形象化的名称,例如:太极拳的“白鹤亮  相似文献   

5.
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太极拳节目“行云流水”的舞台造型、拳术套路、场景布局、服装音乐等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观、处世观、和谐观以及古朴典雅的审美观等文化内涵,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太极拳的人文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内涵厚重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拳种.太极拳是关乎“人”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所阐释的,“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着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推己及人”、“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浅谈     
一、太极拳命名的由来"太极"中的"太"是形容大;"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太极"二字,最初见于"周易"一书,在易经里把天地称为"太极"(或称"太初"、"太一"等).宋朝周敦颐画了一幅太极图,用以解释宇宙、自然发展规律及其变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圆形的,恰似太极图的一环套一环.在这些环形动作中,含蓄了很多变化,如虚实、动静、刚柔、进退等.太极拳要求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用意不用力,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变化莫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对人的身心健康的良好效果和练习时的安全性早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但是有关盲人习练太极拳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北京市盲校中专部的四十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证明盲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会太极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极拳的强优势因素分析,以及分析福建的地理优势,发现在福建建立海峡两岸太极拳交流平台的可行性.构想出平台的复合构架系统模式,其中特别阐述了太极拳的功能中心,平台运作的枢纽核心,以及平台功能运行的流程模式,最后提出了"复合式的太极拳活动"模式是平台活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概说     
一、太极拳命名的由来“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到清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  相似文献   

11.
峨眉派拳术十八种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派拳术,历史悠久,内容浩繁,形式多样,风格奇趣,与少林拳、武当派拳术迥然不一。 峨眉派拳术是一个大的技术流派,包括许多各具特色的拳种。那种只用三两个拳种就算“峨眉派拳术体系”的说法,是不足凭信的。据目前所了解的四川拳术,已有近四百种之多,其中,属产生于本地的峨眉派拳术有二百几十种。这些拳术的共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归纳、理论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与动作相协调四个方面对太极拳运动的呼吸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总结出太极拳练习中各阶段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提高太极拳的健身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腰腿功是太极拳运动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在教学训练中合理建立腰腿功的练习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而且对医疗保健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练好太极拳 ,必须关注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 ,二是重套路轻基本 ,三是重实践轻理论。“松、稳、慢、匀”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 ,也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和体会 ,强调的是在“松”和“慢”字上下功夫 ,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和关键。一是要“松” ,没有“松”练拳的心就静不下来 ;没有“松”动作就难以做到沉稳 ,轻灵 ;没有“松”动作就难以做到缓慢 ,均匀而柔和。只有使精神与周身内外都放松 ,才能提高练拳效果 ,使身体气血周流 ,从而达到健身益寿的目的。二是要“慢” ,慢练容易使大脑入静 ,呼吸深长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项关于太极拳的比较文化研究纲要.中国文化是一种系统论的文化,而太极拳的系统方法论特征又特別明显.笔者试图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去概括和描述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并通过这个案的分析去探讨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及其发展可能.文章通过宏观的种系发育,逻辑的演化层次,微观的个体发育,內含的方法论结构,外显的民族文化特征等五个方面综合地对太极拳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探讨考察,力图给太极拳在现代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武术运动内容广泛,包括的项目很多,如太极拳、南拳、长拳、剑、刀、枪、棍术等。仅就拳术而言,有多种多样的拳种。这些拳,就其功能和作用来说,即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由于武术的各个项目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因此,它们各有其最适合于普及的年龄范畴。如太极拳和长拳,前者得到中年、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而长拳更适合在青少年中普及。但长拳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普及的程度却很低,因此要使长拳能得到较大普及,必须使人们认识长拳的实际功能即它对提高青少年体力、智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不能排斥其表演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族体育、太极拳、传统武术类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三大话题,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散打、武术教学、武术套路、少数民族体育、气功和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在武术套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表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在拳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少林拳、长拳等方面;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素材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间武术以及优秀拳种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非热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太极拳演练过程中的基本技法,旨在找出太极拳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性文化之间存在着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推广发展太极拳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虽属武术派系,而武术基本功原是从古代导引发展而成。太极拳名家向恒然曾说:“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之意,这是采用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而命名的。我在从事太极拳教学30余载中,深深领悟古代导引、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体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求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的核心问题,在于“恒动论”,它指导着太极拳,达到上下内外完整协调的周身运动。  相似文献   

20.
“义和拳(义合拳)”一名,始见于清乾隆间,出自王伦等人。初期义和拳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传白莲教、诵八字真诀(即“诵咒”)、习练拳术.在义和拳萌发的百余年中,义和拳拳众习练的八卦拳、七星红拳、梅花拳、红拳、少林拳、金钟罩等多种拳术和功法,尽来自民间传统武技.这些武技始终循着各自的技术体系发展,没有在它们的基础上演化出一个“义和拳”拳术.“义和拳”是以“义气和合”为标准汇集不同师承、不同拳种的传习者组成的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