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现代人文体育观就是随着人文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通过对人文体育观含义的理解,引发了如何加强现代人文体育观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怀志 《职大学报》2009,(3):109-110
孔子体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倡体育的教育家,他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和养生观,其提倡的勇武观和德、智、勇力的教育内容,礼乐观和射御的教学实践,寿夭观及其动静结合的中庸之道,时古代和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研读孔子的体育思想的经典著作,科学剖析、提炼贯穿其中的"礼""义""仁""中庸"的思想精髓,结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实践需要,优化融合,进而实践运用,以达丰富内涵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辨析了二者的关系,同时阐明了人文体育观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人文体育观、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引起了人们对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定位和体育与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从文化哲学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我国传统的体育观和现代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体育与健康,人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阐述了树立人文体育观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儒家身体观的基本组成和内容,总结出儒家身体观的社会属性推进了体育的礼仪化和普及化,拓展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弱化了体育竞技意识的影响.因此,从对现有学校体育思想的启示角度出发,利用儒家身体观思想指导学校体育发展能理性地看待当前学校体育的异化,从而达到有效地防御学校体育异化,满足人们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儒、道两家体育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27-128,38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一种伦理体育观,庄子体育思想是美学。两种体育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时而冲突时而互补,指导着中国古代体育循环式前进。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融贯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汲取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之精华综合而成,充分发扬自我、追求自由、崇扬个性的教育思想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科学地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体育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效地实施体育教学、评估、创新,从而深化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二元对立的倾向,分析了其给学校体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人是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育促进人类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和谐统一,学校体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认为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无需对立,构建身心和谐的体育观需要还原"身体"在体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体育美学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主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儒家孔子“仁学”为基础的“游于艺”、孟子“养气”说和以道家庄子“自然”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儒道两家最后都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体育美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融贯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汲取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之精华综合而成,充分发扬自我、追求自由、崇扬个性的教育思想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科学地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体育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效地实施体育教学、评估、创新,从而深化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对体育人文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反映在为体育人文价值提供了社会语境,从而提高社会对这一价值的广泛认同,进而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然而,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人文价值之间存在追求目标、判断标准及利益诉求上的差异。而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旨在通过对人们体育权利的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来源于习近平丰富的哲学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国际视野的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改革、体育价值、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长期坚持的指引方向与理论先导,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充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即整体到部分的科学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及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观、价值观、全面发展观等诸多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以理性思维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里约奥运会反映出的运动员的网络走红现象、赛事失利后的转归、女排精神的再定义、运动员自身魅力的折射以及运动项目争夺下的态度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力图通过国人奥运观念的转变历程证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旨在挖掘出竞技体育运动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人文情怀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文章同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在里约奥运会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得到完美体现,国人奥运现代化意识得到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归纳、分析,揭示出当前体育认识中存在的工具理性与价值性的冲突、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对立、体育的科学技术与体育文化精神相脱节等问题.认为:人文体育观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使人们意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人性意义,并使体育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体育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需要从人学的高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对人文体育观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探索当代中国体育魅力的文化内涵、特性及其对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文化特性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魅力的内涵特性,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构想。研究结论,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体育文化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中国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研究价值,认为在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向正确方向发展,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演变来各种思想间的矛盾和冲突,对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和演变加以梳理和整修,从理论层面上对其整合构建的过程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广东体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广东优秀的体育文化资源是广东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所取得的一系列优秀成果的结晶,是广东社会的重要标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广东优秀体育文化不仅推动了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其所蕴含的时代精华、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是培养优秀体育新人的优质资源.将广东优秀的体育文化资源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协同育人,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体育强省、实现广东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能为健康广东和幸福广东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宝贵基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但当中国人实现了几代人做过的奥运金牌和体育强国的梦 想的时候,一股理智的体育思潮开始在社会上蔓延,竞技体育、体育,他们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在竞 技体育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体育文化缺失的现状无遗被表现出来。我们应当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 育文化,并使西方体育文化在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体育人类学对人文价值理念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分享运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结合这一思想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倡导政府各部门携手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探索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体育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必然性及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现状的分析,认为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是贯彻体育素养培养政策、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然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体育意识缺乏、体育品德修养较低、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个性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因而从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品德修养、体育个性化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