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变化的历史沿革,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改革的必然性.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革的7点设想:1.调整课程结构,重新组织教材;2.充分挖掘体育运动自身的教育功能;3.教育的主体地位由教师转向学生;4.进一步加强终生体育教育;5.建立“一体化”学校体育新体系;6.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7.将运动竞赛渗透于学校体育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学校体育“社会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哲学基础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代的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结合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指出学校体育的“社会化”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当代教育的本质。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体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学校体育的“社会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针对社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和体育系实际,本研究讨论在体育系中增加专业方向的具体设想、阶段安排和课程调整模式。要加块学校改革的步伐,就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的眼光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各种体育人才。本课题旨在对体育系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方向、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国家建设对各类体育人才的要求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于强化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责任意识,发挥全面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容易受到后奥运时代低谷效应影响、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知不全、奥林匹克教育缺乏身体力行的实践、欠缺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质量评估等。基于此,提出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化后奥运时代战略协同关系;提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知度;强化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典范;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应明确农村体育教育目标,掌握改革方向,积极转变观念,加快农村学校体育体制建设,改革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训练方式,从观念、目标、体制、体育教学、师资队伍、课余训练等方面全面协调,稳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健康第一”的战略思想引导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体育改革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和成果,但就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恰恰是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体育教师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育正向健康体育方向发展。教师的体育价值观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即教师应树立服务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体育教育应服务与未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明、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评价人学理论,剖析了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迷思困境,深度澄清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最后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协同参与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动力源泉、价值导向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本质要求、内容多元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现实表征。在剖析学校体育教育评价迷思困境基础上,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正确把握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加快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主体共同治理,精准推进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方法工具研制创新,科学确定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学校体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又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目前农村学校体育师资、设备等都极大的落后于城市学校,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势必危及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四点建设性的意见,即端正态度增强认识;重视和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投资;严格控制师资流动,确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优厚待遇;改革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1.
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和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开局年的节点上,分析了"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从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针对中小学体育工作需要,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构筑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略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体育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需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13.
建立体育教学管理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面向 2 1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中 ,人们围绕着体育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但对体育教学管理评价的研究却不多见。从为什么要探讨体育教学管理评价入手 ,说明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选取了若干评价指标并分别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试图从行为学角度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运用心理学理论、学校体育理论、民族教育理论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特征以及引起这种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希望找出适合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力求为新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和21世纪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教学在整个基础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敏锐,乐于接受新事物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学阶段实行体育教学改革有着促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代多元体育文化发展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它适应人们的多元体育价值追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开发,它对学校、社区及社会的体育文化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教育观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以人为本”教育观出发,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观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并从学校体育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设计、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定向运动是具有极强的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竞技性的新兴体育项目,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适宜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把定向运动作为中学体育课改革和创新的突破口,剖析我国中学定向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推广与普及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豫东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远离城市、经济相对薄弱、发展很不均衡。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大环境看,农村学校体育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豫东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教学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广泛开展的瓶颈,而广泛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豫东南这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试图为同类型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与学校体育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务实。在总结国内外学校体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在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实验中的一些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校本体育的构想。校本体育不同于校本体育课程,它是一套校本体育实施系统。本课题首先对校本体育进行了界定,然后从校本体育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校本体育教材的研发与编纂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试图通过对校本体育机制的约束,营造学校自身的体育教育场,发挥学校体育和谐育人的效果。由于校本体育构建的主动权在校长,因此在实践中可以操作。同时,对校本体育有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